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虚无时代
举报
书名
虚无时代
作者
彼得·沃森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532787043
出版年
2021-4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数
656
定价
88
装帧
平装
标签
社会
哲学
纪实
豆瓣评论
龙川白
读完此书,感觉自己被从意义的真空中适当地解放了出来,虚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绝望,我比过去更坚定了一种勇气,那就是在被相对主义消解掉的当下继续追逐神圣价值的勇气。哪怕是为了功利意义上更好地生存,我们也不应该回避承担和捍卫一种共同体意义上的道德秩序,在被祛魅了的现代社会,我们也许还是能够相信文明在线性进步,且必将创设一种更好的未来,那种值得寻找好生活的生活,感觉不断唤醒了自己从小到大对写作的信仰,我将永不放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一个更加丰盈的世界,一个更好的世界!
08-29
叶左
到目前为止今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味道极其鲜美但老道的大杂烩。虽然是大杂烩,但是每种味道都特别鲜明,仔细辨别能尝到每种食材的味道,每种味道合起来又有不同的味道。即便所有可能的科学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此时我们仍然会感到,对于有关生活的问题,人们尚未初窥门径。这本书必须单独写一篇读后感了!
08-02
星尘
一本极具启迪性的思想集,看的很认真,但好多没看懂也是真的。谈谈我浅薄的看法,本书的核心在于开篇的序,序里面交代了后文的脉络:祛魅与复魅,科学与宗教。所谓的虚无时代,大概是说一种“旧信仰崩塌,而新信仰迟迟未能建立的”缺失感,现代社会的我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了。整本书从尼采“上帝已死”的论调谈起,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其后130年间,许多小说家,诗人,哲学家,科学家等的思想的观点,在祛魅与复魅间反复横跳。我觉得,祛魅也好,复魅也罢,最重要的是个人要拥有信仰,生活需要被救赎,我们也需要相信一个上帝。这个上帝不一定是耶稣,它甚至可以是一只兔子。最后,作者是个神仙,但译者也真的好棒!
07-23
Eva
在尼采宣告“上帝已死”之后的130年间,人们究竟如何生活?彼得·沃森铺下一张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大网,为读者条理分明阐述这130年间思想心理哲学等方面是如何推进发展。这张大网像是宇宙沙漠,里面智慧结晶像碎钻石,熠熠生辉。每章节理论的探讨都能单独成书。贫穷和富裕的人对生活和幸福的定义截然不同。但人们还能在绵延的理论知识长河中搜寻适合自身发展进步的信条。书中观点不全然妥当,有些有益于后人探索发现,有些则需要辩证看待。存在先于本质。人们在业已开启的人生道路上不断修正前进方向。幸福是相对的,人们不该安于现状而是求索进步。作者在引出前人观点和论述时加以种草作品。知识大网只是理论的中心,它发散开来的延伸阅读足以让读者在专业海洋中无限遨游。借用乌杰尼奥·蒙塔莱的诗来点评本书:我只是指路的微光。本书常读常新~
07-27
喵叔
“世界祛魅以后……”什么是“祛魅”?是去除了宗教的神秘面纱,是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之后宗教面临着崩溃。于是,一百多年以来,许许多多的人在思考:世界的意义是什么?有人挖掘其内涵,有人认为“现象即是本质”;有人相信科学的力量,有人在努力修补破损的宗教体系。于是,哲学家、艺术家、诗人、作家,百家争鸣。于是,作者把各种各样的思想串连起来,整理成了这样一本关于“虚无”的历史。虽说只是整理思想,但可以看出,作者的知识量大到恐怖。老实说整本书我啃了一个多月,全部看下来,我真正理解的没多少。但我仍然大受震撼,一方面对作者的博学感到惊讶,另一方面对书中介绍丰富的思想感到新奇。尤其是在看到熟悉的名字和看过的作品,总会有一种拨云见日之感。那些曾经读得磕磕绊绊的作品,现在如果再拿起来重读,也会顺利许多吧!
08-12
薛定谔的鸽
读刊完全体。对时代“感觉结构”的一次捕捉。一向都认为“大问题”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宏大叙事的问题往往在“叙事”而非“宏大”。
07-09
tysky
“二手著作”,评分过高可能是因为可读性强。
07-12
吴焚舟
蛮好看的,近代思想史——围绕上帝之死展开。文学哲学科学全部涵盖。
06-27
普通朋友
作者的阅读面令人叹为观止,更深谙从第一页就抓住读者的写法。题目极其吸引人,可惜许多地方浅尝辄止,比比(笔笔)皆是华丽,唯独缺了一点深刻,这也是我一度想扣一星的原因,但毕竟作者如此博学,而且有些内容很有意思(比如涂尔干和普鲁斯特的比较)。
07-07
维舟
对现代人精神危机很好梳理,虽然大量借助二手文献(像这样一个主题可能势所难免),但彼得·沃森文笔了得,擅长深入浅出地勾勒思想变迁。所谓“虚无”,是理性质疑精神发展出来的“去中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占据着现代社会的中心,由此可以把握并理解这一百多年来的种种思潮。书中没怎么提到中国,但它其实对我们的自我反思也极具价值:中国不是一神教文明,唯一和“上帝”类似的“天”也早已隐退,也更早强调日常生活实践,但中国当下又大张旗鼓反对各领域的虚无——在中国语境下,这有不同意味,但又有类似的挑战。
06-29
rottenstein
用浮世绘的方式整理了作者很多年的读书笔记。冗长而杂乱。不推荐没有文史基础的人阅读。
06-27
目童森森
好像有很多内容,看完发现好像什么也没说,都是引用些零零碎碎,还不如去读每位作家艺术家原作和作品深入解析。总而言之,看了个寂寞。
07-20
徐谌辉
这本书读起来好累………大量哲学家们的观点论述和评论,从尼采开始……。而核心论述的不过是宗教的消亡。在我看来,宗教和上帝其实并不能合二为一,人们不认可宗教不代表不认可上帝更不代表着信仰的缺乏。而整本书对于宗教也过于局限,在世界上,宗教种类又何其繁多。在我看来,现在因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互联网的过度利用,人们总以为获得了大量信息,开始自以为的用上帝视角观察这个世界。而这也是不幸的开始,因为这个视角前总有一块擦不干净的玻璃在阻挡。而最可怕的则是,这块以前其实未曾出现的玻璃阻挡了自我发现这条路。或许,这才是虚无时代里面最可怕的事情,也或许,这是作者认为上帝从生活中消失后,人们大概率会被欲望吞噬的恐惧。
06-28
Huiii
虽说是二手资料和观点的堆叠,但也足称得上是宏大博伟的一部书,过去一百余年文化领域所有叫得上名字的人物和思潮几乎都被纳入了探讨范畴,于是读到喜欢与熟悉的如纪德、马克斯韦伯、萨特等等时有deja vu似的快感,而稍不熟悉的却又挑战或印证了心中所思的部分亦醍醐灌顶。我一直觉得,在我们所谓的后上帝时代的现代社会中,寻找生命意义的多元尝试实际是让我们与“上帝”更加接近了。如作者在结尾处所说,这种追寻仍然是一部分人的特权,但我们却得以更敏感于生活的细碎处、重复处、流动处而获得不需要“超验”也能充满意义的生命体验本身。关键在于留心于自身,在于反思,在于开放自己。我们不再执着于线性的或完整的所谓幸福或意义,而是投入到一个个片段的实践中,正如我们许多人早已在做的那样。那么我们可以称自己已经拥有大体幸福的人生。
07-22
惟伤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什么是值得过的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幸好对未知的探寻是人类的本能。这部近七百页的著作描绘了在宗教信仰坍塌后的西方世界,一百多年以来,诸多优秀的头脑如何在各自的精神领域探寻。读彼得•沃森的书,总是能了解到更多不熟悉的领域,他善于总结不同观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结。
06-21
AOI
不打折扣地说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作品,很佩服作者跨领域的知识积累和敏锐的问题意识,难得这样过度专业化的时代还有这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终极问题的严肃追问也很吸引人。
06-10
soloye
读完后全然是感动,这本身也是沃森说的宏大与崇高,超越与迷人。沃森用600余页的篇幅梳理尼采以来的“思想动态”,记录了人类追求意义和满足的历程。他认为,世界和人并没有因为上帝的退隐而真正变得虚无(尽管虚无始终萦绕在人类的头顶之上),但我们有权利和责任为世界命名。我们有希望找到力量,尽管缺失、倒退和困局仍然存在。没有哪首诗能挡下一辆坦克,但让生命绚丽夺目的希求能让一个人在情感和人格上不断抵达完美。我们要找到更充分的人性,“更远离野兽状态”,这当然是特权,但这特权也是每一个人理应获取的选择,现代的意义在此。
07-10
呱呱天使
六百多页很畅快地读下来了。叹服作者跨学科知识的广博程度和精简的概括力。在祛魅后的世界中如何生活,作者倾向于赞同一种艺术的进路,叙事的策略。无论是诗歌还是科学理论,都可以说是一种绚丽壮观的命名术,前者通过丰富的语汇精微地拓展了人类的经验,后者解放我们的观念,提供理解世界的统一性的概念。人类渴望超出自身的宏大整体,渴望着“本质性”“统一性”的解释,渴望为一切行为找到归根结底的原因,或者目的。而我们只能通过主观去体验,却注定被抛入一个客观的的世界中,这当中的巨大罅隙,既形成了荒诞,也带来了种种替补性方案,而宗教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尼采宣布上帝死后,精神分析现象学等等大受欢迎并不是巧合,因为仅仅是理性科学是远远不够的。最后就是,"世界并未完成",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命名吧。
06-24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