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席幕瞳
    诗歌部分略过没看,或者说看了两三首,没有感觉所以放弃。后面三篇附录小说与玻璃球大师的克乃西特故事相得益彰,我个人觉得后三位大师都是玻璃球大师克乃西特的虚构转世。他们共同在探讨人与灵、现实世界与灵性世界、自由与责任、超越与解脱。09-15
  • 三思不苟
    我觉得这本书的立场和《月亮与六便士》是两个极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应该找到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这两端当中的平衡点,每个人的平衡点都不一样。对于不要去改变世界和拯救世界的小人物来说,无论平衡点在哪,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没有对或错。12-15
  • TOU-A
    我们的心必须听从生命的召唤   时刻准备辞旧迎新   毫不哀伤地勇敢奉献自己   为了另一项全新职责   每一种开端都蕴含魔术力量   它将保护我们,帮助我们生存 04-30
  • B.C.C.Lattice
    冗长空洞 尤其是作为核心概念的“玻璃球游戏” 无法自圆其说 成为一个故弄玄虚的字眼 而卡斯塔里的种种描述想象也显得天真幼稚 无论放在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文学中 卡斯塔里都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一个想象中的社会形态或异世界 如果没有真正的思想性价值注入其中 只能显得既无义又无趣 12-27
  • 荒原狼
    花了两周多的时间读完《玻璃球游戏》,故事描述得是战后世界存在着一个卡斯塔里的理想王国,精英教育下培养出的玻璃球游戏大师克乃西特在人生历程中同普林尼奥和约可布斯神父交往中逐渐了解了理想王国同世俗社会纽带的疏离倾向,在舍弃地位和职责之后进入到世俗社会,却意外溺死的理想主义者的一生。结尾我在思考,在试图挽救卡斯塔里傾颓的道路上事业未竟,对他也许是一种幸运,毕竟在卡斯塔里平步青云,踌躇满志;而面对这个陌生贪婪自私的世俗社会,一个理想主义者也许会失望,最终深感自身渺小如蚍蜉撼树,精神的乌托邦终究为历史的风沙所湮没。08-17
  • 秃头酱
    在读时:欲看怕繁难,不看心难耐。欲看不看间,妾身千万难。刚开始看怎么有种要去相亲的错觉。。。读过后:。。。。。。棒,非常棒,本身就是道大餐还附送水果甜点,要真的研究不知有几千言可写,即使是这样却总觉得欠点火候(差了那么一把火)02-16
  • 牛肝菌杀手
    黑塞幼童玩耍般搭建起东方风格的空中精神楼阁,糅杂自身经历(失败的婚姻、战时时经历、对下一代的关心……)对宗教、政治、历史及知识分子(人)终极追求的阐述,始终在热烈地投入生活和餍足地出走生活之间摇摆晃动。黑塞为自己的生命构筑了多种其他可能性,但无论做出哪一种选择,无论是克乃西特、约瑟甫、达萨还是黑塞,那种“不相信幸福的原罪”都将反复提醒他们仍然是受困于玻璃球内壁上缓慢爬动的窒息昆虫。无法反抗,无法选择,只能等待。12-21
  • 花不语
    黑塞凭着前半辈子的牛逼成了无数人的“心灵导师”,然后靠着自黑走上了又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站在自己肩膀上的巨人12-25
  • 懷德
    正文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高冷的上层精神组织。附录的三篇寓言更为犀利。07-21
  • 罐头鱼
    精神世界是一条艰难行走的道路06-28
  • 防守型前锋
    《悉达多》加《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的升级版06-19
  • xxreed
    前面几十万字的格言警句,最后一页突然游泳淹死了……游泳…淹死了……你逗我呢!!我还期待着看看怎么教育孩子呢,你就这样虎头蛇尾!另,黑塞的啰嗦无人能及。黑塞作为我男神的阶段过去了,突然有些伤感。。。02-29
  • 时间飞船
    这是黑塞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书里读的最不顺畅的一本了。读完克乃西特遗稿自传三篇,才恍然明白黑塞的书内核讲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内心的觉醒。"任何命运不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一个人若知道自己是谁,便可知道该如何生活。------什么是玻璃球游戏?想象,文字组合,或者是对生活的创造。01-07
  • Jason
    建立起一个精致无比的象牙塔,最后又慢慢亲手把它打碎,一种很独特的旅程,就是这个象牙塔太过虚幻,语言也太过平铺直叙了08-30
  • 支离疏
    这是一本枯燥而伟大的黑塞小说,典型的德式严密逻辑结构与宏大的隐喻配合得相得益彰,黑塞高密度地提及中国哲学和佛教,成功地用严肃深沉的论述和心理分析达到了东方哲学里觉悟的境界。方式很枯燥,过程很伟大。末尾的三篇传记臻于化境。07-13
  • 小闹钟
    黑塞时代总结篇。一个幸运的人可以一直从由世俗世界的供养而来的负熵维持自己干净美好的自在的精神状态。然而在如今熔炼一切的世界里,这种耗散结构难以持续,出现危机只是时间问题。这种危机便是:被自己存在源泉所反噬。06-30
  • 托马斯杨
    《玻璃球游戏》作为黑塞的晚年作品,更像是一部集大成论著,更富哲学味,不像是普通意义上的“小说”。黑塞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卡斯塔里在此世界汇集了精神方面的精华:音乐、科学、艺术与哲学,这里的“居民”不需要考虑任何与生计相关的东西,一切依靠政府给养,精英们把思想精华汇集成一种叫做“玻璃球游戏”的事物,听上去这像是一个综合体,综合了最纯粹最高级的精神层面。克乃西特作为这个世界的宠儿,得天独厚与自身修行,最后成了游戏大师,但是剧情急转,他抛弃了尊位,甘愿投身最初级的小学教师。这本书成于西方文明大巨变的战争时期,神性世界到理性世界的最后转身,当战争造成毁灭,人们开始思考世俗与精神的矛盾,信仰崩溃与世事爆发,对“执念”之类造成的最后冲击,在书中多有映射:尤其对“历史”的观点论述、克与同学的长篇对话等处。01-11
  • 如来
    黑塞是个很有境界的作家,但他并不特别擅长写故事,尤其本书,因为写的太长,越看文风越像流水账,营造了一个很宏达的世界,相伴的也写了很大篇幅的废话,然而读完给人的感受却根本比不上精简的多的悉达多和荒原狼。05-26
  • 悠悠球
    看完这本书后还不知道这玻璃球游戏是怎么玩的。。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