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初晓
    从美苏博弈到苏联解体,世界新格局形成,避免了一场潜在的战争的爆发。其实,双方领导人都意识到核战争一旦爆发,没有任何赢家,这也是为何1985年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的原因,当然,最终还是苏联内部的问题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冷战终结。书中细节描写不错,尤其是对双方领导人的内心刻画,很精彩。07-17
  • 亢龙无悔
    很不错的内容,值得一看04-19
  • lili
    爬梳资料。这种历史大厚书,欣赏无能01-04
  • 生活意义是什么
    灵活的制度和僵硬的制度,官僚上来的毕竟还是无法和我朝功勋上来的太宗相比,力挽狂澜。11-21
  • 牛霸田
    对这样一个大题目而言,内容显得过于琐细而启发性不足。但还是有收获,对两德统一之际美英法的谨慎、不安甚至是恐惧心态有了新认识。没落大国对外援的“乞求”也让人看得不是滋味儿。01-25
  • maclane
    非常精彩,也有些许遗憾太偏重于外交方便,经济方面的阐述太过单薄03-07
  • 番茄蛋汤
    太琐碎了,读得人昏昏欲睡,笔力不行啊,完全看不下去。02-12
  • 常德胜
    书名干脆改叫《铁娘子和戈尔比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吧(笑)03-19
  • 未亚
    强人政治和精英视角下的冷战史。欠缺的不仅是国内视角,还有全球舆论和经济形势的部分。作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当下世界面貌的重大历史环节,冷战应该可以写得很可感,但目前读完只是觉得遥不可及。可能我是个屁民,终究还是难以代入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等巨佬。04-04
  • 鱼的九思
    草草翻过。非常琐碎,只见罗列,不见观点。06-23
  • 火星人来地球
    1981年1月里根上台,核战的阴影仍笼罩着彼此。苏联领导层老化,四年之间,里根经历了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以及契尔年科四位老人。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其发动的和平攻势缓和了里根之前的强硬态度。在1985年前后,里根对苏联的态度有一个根本性的逆转,而这种逆转是首脑互动、频繁的峰会外交以及对达成核武器限制条约的急迫愿望所促进的。戈尔巴乔夫在国内改革未能见效的同时逐步放弃了苏联的意识形态,导致其与美国的谈判中只能节节退让,最终丧失了谈判声誉,失去了超级大国的地位。布什在1989年上台后,尽管与戈尔巴乔夫的首脑外交保持了进展,但这时美国一方已经不愿做出任何让步以及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了。戈尔巴乔夫外交上的退让仅在后期遭到部分官僚的反对(失败又短暂的的政变行动),可见苏联内部已丧失了凝聚力。06-04
  • 无限弃绝
    戈尔巴乔夫与里根撒切尔老布什不得不说的故事06-26
  • 背景板群演
    翻译问题太多,而且不知道有些细节是作者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比如东芝事件,是五轴机床,苏联人用它来制造潜艇螺旋桨,书里直接说成是东芝出口潜艇螺旋桨。还有例如“戈尔巴乔夫带领着苏联的哀悼者出席了恩里科·贝林格的葬礼。”发了下楞才明白是“来自苏联的哀悼者”。本书别名《里根传》08-14
  • 伲凹
    《冷战的终结》记录了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之间惊人的关系,这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在非常时期不顾一切地合作,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伙伴,至此我们才开始了解到这个个人外交成功的伟大故事之一。当然本书也展示了这群小而精干的政治家如何决心在他们的监督下结束冷战。06-23
  • 烧酒想要当女侠
    草草翻阅,一部精英视角的冷战史,可这书说了半天根本没分析政策背后也没结论(我觉得冷战对世界和平有贡献不能算结论,起码需要告诉读者冷战到底是如何终结的原因是什么,美国真的取胜了吗,并与前人对话)只是按时间顺序把史料铺陈了一遍,线索也不太清晰(可能我看太快了根本没找到线索)白白糟蹋史料。06-03
  • ylking
    冷战如何以及缘何终结是现当代历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书作者罗伯特·瑟维斯通过对最新解密的美苏政治外交档案的研究,以“四巨头”(里根、戈尔巴乔夫、舒尔茨、谢瓦尔德纳泽)围绕军备削减展开的博弈谈判为主线,试图给出世界从两极对垒走向和平的全貌。必须承认,作者对史料的呈现不可谓不详尽,但其对史料的组织运用和叙事能力实在让人难以恭维。史料堆砌以及大事从简、小事就繁的叙事方式暂且不论,重外交政策、轻国内形势分析更是让偏弱的论述摇摇欲坠。诚然,作者在前言中坦诚,冷战终结的原因至今仍是学术界一个悬而未决的课题,但遗憾的是,作者在本书中并没有利用手握的资料让那段历史得以拨云见雾,即便是比以前更加清晰一点。06-27
  • disguiser
    瞄了几章电子版,写的有点跳跃,整体上着墨于苏联和美国双方在各国间的窜访与高级别峰会互动,对两国国内形势着墨过于浅淡,作者整体上认为冷战为和平做出了贡献,但是把戈氏无形中写成了“救世主”还是比较令人不快的,整体结构安排还行,就是写来写去就是一堆文山会海,而最后连作者对这些文山会海的影响的分析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明显的对主要当事人的拉踩,考虑到作者是有名的右派史学家,那么这也是行文中不可避免的流露吧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