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巴伐利亞酒神
    一份事无巨细的调查报告,如手术刀般剖析人性,无动机杀人之下隐藏的秘密,一层层抽丝剥茧……这是比小说还精彩的真实故事,四条人命换来的,是45美元的冷血。11-21
  • 惘然
    在我看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曾在电影《卡波特》中扮演作家的奥斯卡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猝然离世,警察在他家搜出大量毒品……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个伟大的演员,就像这一头衔也不能让他脱离一个瘾君子一样。当然,或者他都不在乎了,因为赞美与诅咒都不能令他起死回生……而这一切都是与《冷血》一样的故事。《冷血》看似一个独特的灭门个案,但其实这样的事情分分钟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冷血》是一部小说,更像一个诅咒,每个接触它的人都不得善终,杜鲁门·卡波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又或者我们…… 02-10
  • 冉笛
    巨细无遗地描绘出两个凶手心路历程。一个愚昧麻木极端自我,对他人遭受的痛苦或者可能引起的人性反应缺少起码的同理心;一个敏感忧郁如同受伤的流浪动物,对与自我相关之外的其他人类丧失所有感情,其冷血懦弱残忍表现:在恶人面前积累恶意,在善人面前释放恶意。作为报道文学很优秀,但作为严肃文学作品仍然缺少了对人及社会深层的洞察力,有些地方略显冗长拖沓。08-17
  • Fabio法布
    太好看了,愤怒、悲悯、感动、猎奇欲交织在一起。卡波特笔下的佩里-史密斯是那么的有血有肉,除了是杀人犯外,他也是一个敏感、体恤、懦弱、自卑的普通人,他本可以接受一直以来渴盼的良好教育,度过有尊严的一生,却成为了昏聩狱友的牺牲品。可惜人只能活一世,在这一世中他走了后门。05-05
  • 凌荔之北
    以一桩凶杀惨案为核心,重现了非常多的丰满角色,也进行了人性的审问。社会和家庭造就了满不在乎的杀戮,对象却是毫无关联的善良家庭。就像佩里说的,克拉特一家的死是为其他人还的债。迪克是自大和贪婪,佩里是压抑和扭曲。他们在恶人面前积累恶意,在善良人面前释放恶意。人性从来都不公平。更关键的是,佩里将自己的命运统统归咎于社会家庭和教育,并拼命幻想良好环境下的成功自我聊以自慰。然而安德鲁拥有佩里渴望的一切,却依然被处以绞刑。真是一点希望都不留的结局啊。作为纪实文学,却写得扣人心弦细节丰富,呈现着小说的魅力,并且由于真实的故事背景而带给读者更大的冲击感。07-19
  • 刘康康
    与约翰·道格拉斯的《心理神探》可以说是互为镜像地全方位展现了这类缺乏动机杀人犯的内心世界。按照道格拉斯的定义,这本书中的佩里是类似于理查德·斯佩克那类大屠杀型杀手,而不是连环杀手。作者卡波特对佩里给予了非常复杂的感情,不过艺术家的感性让我觉得作者更多感受到了佩里灵魂中敏感、诗意、脆弱、多愁善感的一面,却并没有很深刻地理解到他灵魂里冷酷、残忍的一面。01-17
  • 上山打恼虎
    本来想看这本书,是因为曾经看过一个案子,几个十六七岁的男性惯犯潜进一对年轻夫妇的家中,把他们各自折磨了六七个小时以后杀死;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利害关系,那几个人这么做只是因为听说那个年轻妻子“长得有点漂亮”。虽然不是每个作恶的人都是百分百的邪恶,但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确是有彻底的,恐怖的,天生的邪恶存在的。02-04
  • 阿巴厮
    手术刀一样,令人战栗。01-09
  • 江凌
    很好,但是我并不喜欢,过于详尽的细节描写虽然体现出作者的心血,却并不能吸引我的阅读。04-22
  • 还有8分钟
    让我想起了菲茨杰拉德写过的那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03-24
  • 北京黑眼圈
    没有立场,所以无处不在。没有感情的写作方法,写出了最多的感情。06-20
  • piggy S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被一些人用最恶毒的语言中伤,但是当我们死去,棺木即将合上,他们却总是把百合花塞进我们的手中。04-19
  • 大眼狗
    所有的结局都在意料之中,所有的发生却在意料之外。01-24
  • 恶鸟
    读得真累,不知道所谓的叙述的美感在哪里10-15
  • 名残り
    虽然纯粹纪实,但远非零度写作,卡波特对佩里复杂的情怀是字里行间的克制,是波澜不惊的,而又静水流深。如果是我耗费六年时间对这样一个人抽丝剥茧直到他的故去,便也不能想象自己日后还能写别的东西了。12-12
  • 影随茵动
    虽然在行文中非常克制和冷静,但是当卡波特选择了以施暴者的角度叙述时,立场与态度已然非常鲜明了。增补作者背景后,不难理解对佩里着墨厚重的所在。其实这作品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解析犯罪者的心里可能成因,而是这种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的文体在无需过分渲染的前提下却极度还原了真实的人性。11-06
  • 袁长庚
    近乎完美的调查写作,你很难想象这项工作是靠一己之力完成的。卡波蒂几乎记录了所有细节。关于暴力、伤害和命运。06-08
  • 肖浑
    六年写一篇特稿,深入两个罪犯的人生和内心世界,一开始就告诉你谁是凶手,却仍能将悬疑保持到最后。既非控诉,也非同情,而是了解,这才是最需要最可贵的。译笔太流畅,加一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