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蓬客
    症结在于,自我牺牲的责任伦理与个人发展的权利概念直接抵触,自康德的体系以降,女性的发展被看作是不同的,因而看作是不足的。 但那恰恰是女性的优点,还是那句话,如果这个世界真的需要人来统治,我希望她是一位完全意义上的女性。12-09
  • 独轮车嘟嘟嘟
    男性通过分离获得成长,女性借助人际网络确证成熟。而在单一的男性视角下,女性的这种成熟是不被认可的。路径:男性的权利伦理与女性的责任伦理相互借鉴12-03
  • misnkey
    书的前几章清楚展现了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读起来还是很新奇的。后面关于责任感的部分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表述越来越模糊。作者虽然极力想摆脱男女性别导致思维差异的叙述,但访谈的内容还是能明显感觉这种差异就是和性别有很强的相关性,我觉得这也是受成书年代所限,假如今天再做这样的访谈,或许会有更支持作者最开始观点的证明。04-21
  • ngisatsuj
    性别被社会建构,又反过来建构社会。从之前的“都是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到接受“异性的思维方式真的差异巨大”,并看清背后的逻辑……不能否认,哪怕作为一个去社交化的冷淡份子,我的世界也不可避免地以关系为主导,而关系普遍是相当脆弱的,所以受挫是必然的。拥有关怀的能力,是女性的铠甲,也是软肋。挺让人难过的。04-17
  • CAMILA
    译本不咋地,正义伦理和关怀伦理的核心都没翻出来,有空看原版,读这本最大的收获是觉得我真的好男性思维,女性的“不同的声音”对关怀责任的认识在我身上那是基本没有。。。。。。11-22
  • 苦琴酒
    差点错过了一整个世界。05-17
  • 安第斯山脉
    有点生涩,但提出的女性的关怀理论是很新颖的角度。01-12
  • 闲云
    作者在书中围绕着大学生研究、流产决定研究以及权利与责任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访谈,研究了女性关于自我概念、道德概念、权利概念的不同理解,指出过去在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以男性为中心的发展秩序建构,不但忽略了女性的声音,而且把女性的不同定义为“偏离”,导致女性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对着道德观念和自我体验的割裂。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提出了“关怀伦理学”的核心观点,描述了女性道德观发展的三种视角和面对危机带来的发展转折,提出把两性视角包括进来扩展对发展的理解。这本书不太好读,因为常常需要不断联系上下文去体会其中某些词的涵义。而且一直跟随作者的思路,仿佛打了一场推翻过去认知的战争。02-28
  • 西西弗斯的石头
    看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很有必要看这本书,完全展现了女性对道德的不同理解。书中关于女人和男人思维特点的描述也很细致。02-21
  • Πλειάδες
    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关于妇女自我认同和道德发展的分析,从女性方面补充了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男性的"我"在分离中被定义,女性的"我"在关系中被定义。女性成长于和发展于依恋他人、与他人亲密结合的背景之下,其自我意识更多地围绕着能够建立、进而维系的亲密关系来组织,因此以往女性在人类心理学发展标准中的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对女性体验的忽略所致。01-10
  • 桑榆一叙
    发掘女性的声音和道德发展,两性谈论道德的方式、看待自我与关系存在两种方式,男性与公平伦理联结,女性与关怀伦理联结,不伤害别人,但是女性面临的困扰即是在“自私”与“责任”之间的问题,走向成熟即是融合两种伦理。 “妇女通过亲密关系和关怀定义自己的认同”09-29
  • 路米內
    被奉为关怀伦理学的开山作之一,关怀伦理从90年代起已是英美女性主义伦理中引起很大反响、很重要的一支,对正义论的批评非常有力;但很吊诡,这套理论在自由主义成为显学的国内几乎没见什么反响(莫非深埋了厌女症)。就本书来说,是实打实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而非道德哲学(也被认为是一种转向),有闪光点的论说在于1)要建立一种有女人在的心理发展理论和成熟观,2)从流产决定的访谈,这种女性独有的经验揭示了独立自主的“理性(男)人”的虚构。“根本没有不造成伤害的选择”——这话意外打动人。但是,推论上的可疑还是难逃第二波女权的结构性问题。情境性和“他者”(对应“关系性”)波伏娃早就提过,但女性气质或性别差异到底值得高扬与否,是个关键的、本书中几乎没有论及的问题。拾起对“另一种声音”的倾听很重要,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