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虎头
    看着费劲,不是历史介绍,只是一个散文漫谈,没有历史背景和地理知识,看着云山雾绕,看了几章就放弃了,07-14
  • 一枝花一只鸡
    叙事有点混乱,很散,我看完了还是对哈布斯堡家族史一头雾水。大概就像其它评论提及的,这本书本来就是历史随笔,适合已经有基础的人阅读吧。09-12
  • Maximus
    以民族主义为底色的十九世纪的自由主义的最终结果就是二十世纪的一战二战这种滔天巨祸,因此很多作者一样的浪漫主义者就转而重新试图在蛤堡这样的多民族帝国里寻找一些幻想中更美好的色彩,然而那种意识形态没有带来更大的灾难究竟是技术不允许还是真的本身更加温良恭俭让呢?09-09
  • mohicaniano
    有些常识硬伤,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原著的问题,比如:因河流经瑞典、安托瓦内特被拿破仑谋害、斯特凡.茨威格不是犹太人..........整体还是能一读,对于想大概了解哈布斯堡历史的。08-29
  • 生锈的佩剑
    如作者语,“对于英国而言,奥匈帝国无外乎是个遍布兵营、拥有贵族血统却庸俗的市侩之地。”,与贾德森正相反,温德尔沿袭了“异化”哈布斯堡的传统,抛开辛辣讽刺,个人觉得有意思的部分是本书试图用边疆史的视野展现帝国社会的独特生态和民族建构的生动案例,作者尤其强调中东欧酷烈地缘环境对奥地利的整体性影响,在哈布斯堡统治的数百年间,殖民、奴役、驱逐与迫害一直是这个多民族社会的重要建构动力,而1914~1991极端年代种种暴行与思想毒素似乎也在其中找到源头(对查理六世和约瑟夫二世各种讥评也就罢辽,说卡尔大公无名小卒、犹太人对帝国怨念最深是认真的么?还有奥匈什么时候是被俄国灭的?)总的来说写法有些散乱,观点尚可参考。06-30
  • 楚恻
    西蒙·温德尔必进我的黑名单,一本这本,另外一本《日耳曼尼亚》,看似牛逼,其实文字都是写给自己的,做为日记藏着自己看没什么问题,但是做为出版物,不及格,一开始我以为是我的学识不够,储备后来看,阅读体验也非常糟糕,拿这本来说,写作没有逻辑可以,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非常的随意,你能感觉到是走到哪里写到哪里,而思路也是,今天这里看到了一幅画,明天哪里想到了一首歌,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判断也不负责任,只负责下结论,却没有例证,这样的“大师”,哪怕你脑子里全是知识,也没有办法做输出,所以这样的书,最适合的地方,是抽屉最里面,写完以后自娱自乐,自我感动10-21
  • 南堇安
    缕得不是很清,但作为游记还是不错的。10-23
  • 夭八
    的确是个文化地理的私人史 虽然看着有点乱 不过其实应该比正经写一部王室史有趣多了04-28
  • 彩色粽子
    我更喜欢另一本《日耳曼尼亚》11-09
  • 笑牵衣
    “帝国的命运到此结束,它曾经的子民迎来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被后世证明更为糟糕的新世界。”02-01
  • ∂/∂v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感觉写的很好啊,翻译精准保留(英国人的)阴阳怪气。对一战和奥匈帝国的解体以及哈布斯堡君主国内部一直以来的矛盾有了新的思考。(而且部分历史印证了我eu4的玩法有多明智!)06-17
  • Sotang
    閱於2019年3月18日 03-18
  • 鱼的九思
    虽不冗长,却也无趣。01-28
  • 九品社会行走
    副标题A Personal History的意思其实是说这是一本个人历史评述,所以不是在讲历史是什么,而是在评论历史,这对读者的要求比较高,对中欧纷繁复杂的状况要有一定把握,反正我自己对很多部分是一头雾水的。但并不影响对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整体状况的把握。解答了我的很多不解,比如为何德国的Pilsen啤酒有着一个捷克名?捷克斯洛伐克为什么会分裂?南斯拉夫又是什么?历史主义建筑为什么在帝国末期如此繁盛?不足之处是,本书的插图过少,作为一本以地理和时间架构为基础的文化史评述,地图和书中相关重要物件的图像信息缺失对理解造成一定障碍。04-28
  • 九儿゛
    为何神圣罗马帝国松散的统治模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却彻底终止于德意志统一之前?12-12
  • mirahima
    就仿佛每到一处,当地曾经的历史影像就慢慢浮现出来,当前的样子缓缓淡出,人就站在时光交错之处,自有一种苍凉感和沉淀感。温德尔的写作手法令人回味。02-25
  • Life is tough
    我知道作者对哈布斯堡王朝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您说话能别拐那么多弯么,看着太累。还有,翻译也不怎么样,是不是没校对过?精装书除了沉,实在没什么好处哈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