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德国的历史观
举报
书名
德国的历史观
作者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544713160
出版年
2014-2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页数
464
定价
58
装帧
平装
标签
历史
地理
豆瓣评论
方琢月
本书在导言部分即表明:起源于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与德国走向纳粹有密切关系。看起来好像是作者预设了立场。但读过一些历史主义的文本后,我感觉确实就是这么回事。历史主义是在德国对英法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反动中形成的,其核心观念是认为社会、民族、国家和人的本质都存在于其历史中,因此自然科学的抽象和分类的方法不适用于人类世界。历史事物无法被抽象,而是必须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所以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或者社会组织。所有历史事物都是个别的,从历史人物到国家民族都是个别的,不能用技术性的观念去衡量或者管理,不存在普世价值。历史主义逐渐发展成一种意识形态,为德国的历史和政治合法性提供支持。二战后历史主义遭到广泛批判而衰落,但仍对当代哲学历史学有影响。其实在某国,历史主义的观念也正在死灰复燃。
02-28
Eliot
欲言促而止,冷靜下來又沒什麼可以說了。1.特殊道路2.歷史主義本事僅僅是歷史學的範疇嗎,歷史學派對自然法學派的思想層面的顛覆影響太深;歷史觀和現在大學裡的歷史學的關係近還是同一種獨特的政治哲學關係近?3.上世紀的重要學者全部參與到了歷史觀的討論中,戰後沒有理論自覺的取向是不是讓一些更重要的遺產從歷史學家手上變到了其他人手上?以至於迅速的英美社會科學化遺棄了很多重要理論建設?4.讀完這本書會對另外一些東西有理解,可是是不是有些人是不理解這種理解的?5.他終究還是個自由派,而且還是個美國人,只不過他在德國成長過,學術訓練也還挺扎實 此書大概可信。6.怎麼商務又出了新版。
10-21
Huiii
读完后再回来细读一遍引言,回味无穷。工整而顺畅的史学史著作,同时也不离德意志十九、二十世纪的社会政治发展脉络。作者的自由主义与自然法立场非常鲜明,因此行文中总有一些隐隐的“阴阳怪气”之感:那种试图更主观地施以批判却又不得不退回到一种客观评述的自我矛盾,或许恰恰显出史学家的可爱之处,甚至侧面印证了兰克一脉的历史主义所阐发的,历史有限性与绝对价值之间难解的矛盾。做历史是件很幸福的事儿,历史观的本质还是一种人生观,你得以在人类文明的大舞台上寻找自身的映照和表达,而德意志历史主义的前提——民族与文明共同体的连续性与特殊性,和国家理性的道德价值,实在是太好的反观中国以及我们的世界观的一面透镜。
10-18
朱利安
洞察力超强,相比之下,国内很多关于19世纪德国史学史的研究都在不断重复和演绎其中的几个论断。值得反复去读。
10-16
Friend_Laurie
坦诚来说,这本书读得很累,唯心主义,历史主义以及Vestehen这几个关键词就足够让我晕头转向…但是这本书依旧是值得一看的,即使我也不认同作者以唯心主义遗产被抛弃作为纳粹势头兴起的原因之一(因为我觉得当时的Bildungsklasse并没有影响到下层和大众,而纳粹煽动的是被萧条影响最大的中产阶级,两者成分并不吻合…)
11-18
宇凡
补一补德国历史主义的知识。作者努力想证明历史研究作为一种方法和历史作为一种进程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一点对于古典历史主义者如兰克和洪堡相对清晰一些,但是对于新康德主义者,作者恐怕也只能在韦伯身上多看到一点,但其中的衔接,作者写得就有些跳动了。不过遗憾的是,相较于历史学方法的演进更新,不容易看不出来历史进程看法的变化,多少感到在一战之前,韦伯和兰克对德国看法甚至差别不大。
01-21
ABC
对德国史学史的批判。
11-17
厚朴
这本书是老师的最爱,在准备约阿斯对于特洛尔奇评论的资料时就翻阅过,只不过为了考研就被老师制止下去不要再看历史主义的内容。写李凯尔特、韦伯、狄尔泰那章绝对是社会学学生需要认真阅读的,精神科学与文化事实再到理想类型,这种社会化过程是理解德国学者的重中之重,理想类型关注的不是经验的抽象达致实在地位。我们通过“社会学”式的研究仅仅能提供的是“我们能够做什么”,概念作为文化科学逻辑链接最重要的一环,从狄尔泰到韦伯得到了深化,特洛尔奇批判韦伯“绝望的实证主义者”也是从这结合处展开。再到方法论实践,我们所利用“移情”而不是纯粹“直观”来理解行动的理性化过程,而这一过程必定是历史的。虽战争带来了思想断裂,后续现象学与诠释学接续了这一认识传统,带给植根于悲观之中的历史信念。
02-07
阿尔德里壬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纳粹种族屠杀的行为与德国的历史观念(及哲学传统)之间是否有着某种程度上确定性的关系?作者“深深服膺于启蒙运动人权和理性的价值观”,对“德国的历史观进行批判性的审视”。作者从赫尔德文化维度的民族主义开始梳理,洪堡,兰克,狄尔泰,文德尔班,韦伯,梅尼克...德国几代历史学人带着唯心主义的烙印,乐观面对相对性危机,陷入迷惘与阵痛,最终在战争与灾难中反思抑或是坚守从康德(笛卡尔)肇始,不依于某种“非理性”的“信仰”或是唯心哲学传统带有的“神秘”色彩,人们再难找到伦理与行为的基石。德国人试图相信泛化了的黑格尔传统下“历史进程”本身的目的与意义,却终似幻梦一场。赫尔德的“诗”,韦伯的“类型学”,海德格的“此在”,施特劳斯的“古典自然”抑或是进入科学主义的梦乡?在路上...
07-13
米粉侠
等我长大了再看一遍……
10-31
clemenceau
德意志民族特殊论出生-发展-顶峰-消解的过程
12-12
译林出版社
#伊格尔斯# 11月26日,这位思想史和国际比较史学权威在纽约溘然长逝,享年92岁。伊格尔斯1926年出生于德国汉堡,作为一名犹太人,1936年和家人逃离德国来到美国。他的这本《德国的历史观》真正追溯了德国自由主义的悲剧性历史……
12-11
雷诺阿的小玫瑰
这本书实在太干了,干到每看五页就要走个神。。。还得好好消化下。
06-03
Hypnos
阅读的时候我尝试忽略书中人观点的交互,然后就感觉书里讨论所有的历史主义观点可能都是在基于一些恒定原则的概念游戏:首先必须有一个概念或者一种和概念相关是永恒的,它提供了一切发展的动力。个体、国家、社会、自由、权力 政治、道德、目的善等概念单独或互相组合构成概念体系中的一环。这就很无聊,如果把现实抽起,把“未来”抽起,对于历史学而言就不剩下什么了。不过对于另一批人来说,恰好是一个好的契机,他们可以填充新的“现实”与“未来”,为了他们在当下的体系,继续摆弄着概念游戏。那些总是喊着做思想、做体系的人就是这样的,而现在出来喊着做思想和体系的人可真不少。。。
10-17
songtong2010
2017第15部,可打四星半的一部杰作,半颗星是由于作者预设立场。整部书中,细致梳理了德国哲学到历史学之间的转化与异同,这部分价值巨大。同时将近代德国著名学者贯穿考察,确实眼界开阔。不过最大的问题在于,作者坚持认为历史主义取向,导致了纳粹威权诞生,从而讲分析模式引入了与英美不同,则为歧路,战后转向,则为正轨的预设立场中。实际就在亚洲人眼中,英国的扩张主义,选大于德国,东亚与南亚的殖民战争,恰恰是对内对外政策截然分离的表征。这点德国历史主义看的很准。因为政治军事的失败,导致对自己国家传统的反思,实质上还是政治主导的学术转向。作者盛赞的历史社会学,如今已经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质疑。去年出版的《历史学家宣言》就是明证。(我是很期待这本书译介)毕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作品,加之固有的意识形态问题,需要注意
03-18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