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天国之秋
反馈
书名
天国之秋
作者
裴士锋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509752647
出版年
2014-11-1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数
580
定价
69.0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历史
太平天国
豆瓣评论
h
我个人觉得美国汉学家里裴士锋的作品最佳,另外老哥几个加老姐们的书,一来是翻译的问题,二来主要是写得真不是特别好。好的视角固然重要,好的叙事史学固然更可读,但是非母语写作,加之史料的解读角度,读起来真吃力。裴士锋则不会。
02-16
七七|烂柯人bot
打五星不是说这本书如何集太平天国研究之大成,只是说他很好地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即从英美(特别是英)的角度来看十九世纪中国这场暴乱上如何有了国际势力的角力,从而体现出当时的中国已被纳入世界体系。
12-02
南萧亭
以西方视角为主的多视角观察,限于史料来源,对洪仁玕的评价可能过高了些(虽然结尾处对洪仁玕和卜鲁斯放在一起批评,但行文分明同情洪而对卜不以为然)。那个时代中西两方的沟通是此书重要的主题之一,而从全球的角度分析英国态度的变化是最大的亮点。
06-03
全身远害
写给洋人的普及读物,故无意作更深层次的分析。作者文笔很好,是个合格的“说书人”,对西方各国在处理与太平天国关系时的首鼠两端着墨颇多。在清廷与天国之间,作者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一方的认同,而是站在人道主义这一所谓“普世价值”的立场,对中国的整体苦难报以不偏不倚的同情,亦是老外看中国的典型视角。
06-26
成知默
2015年第57本:全球视野与语境下的太平天国之乱,将晚清内战纳入当时的国际格局之下,在重构清廷尤其是曾国藩湘军与太平天国的长期对峙、连年苦战外,更以大量笔墨揭示英法两国对华态度的转变、对华内战的干预对这场战争的影响,两条叙事轴线交织,从内外两个维度解析太平天国的溃败,不足之处在于对太平天国瓦解的内因即其自身的混乱无序、治国无章着墨甚少。
04-28
艾弗砷
侧重的是1960年代英国对华政策对晚清这场内战的影响,裴士峰选择这个时间段,也是因为这时懂英文的洪仁玕已经来到南京,写这个时段他能运用更多英文史料。1958年天津条约后,从上海到汉口,长江沿岸已有五处开埠,长江的战局极可能损害到英国的贸易。英国曾因换约问题和公使被杀事件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惩罚”过清廷,但也未因此承认太平军的交战国地位。英国的态度戏剧性地左右了中国的战事,一是1861年让陈玉成和李秀成联军无法通过围魏救赵直取汉口(已成为租借地)而解安庆之围,致使失掉安庆重镇,战局扭转;二是美国内战爆发后,支持南方邦联的英国在棉产业等支柱产业上损失惨重,促使它在贸易中心上海选边站,1862年在太平军逼近上海时改变中立态度,介入战争,支持清廷,并协助清军收复宁波和杭州。
01-31
延期席缪可爱浪
一本没有结论的书。尽管在运用西方纸媒和档案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对于中国国内的方面依然是相对疏漏的,作者来过大陆工作,但依然喜好使用台版书可见美国学界对大陆整体史观仍有所芥蒂。
10-17
神威
休憩12nd,历史的细节汇总,对我有价值的部分是传教士的心态,他们并非全盘接受了洪秀全版基督教,而是试图让一个基督教式政权占领中国后调整教义,不过一是洪秀全昏聩,二是西方政府态度与宗教利益不一致,也算得天之幸。曾国藩原来是个辣手人屠,比国荃狠毒多了,和我印象正相反。说实话这本书一点也不好看,谁把它拿走吧,二十块,啧啧
01-29
Tradition
文笔和翻译都不错,但史料和史观绝对有问题,外人写太平天国的几本书真是不怎么样
01-31
安德烈大叔
全球史视野下的太平天国战争,胜在视野的客观。对战争的态度:1、清政府:大逆反贼;西方史:中国内战;TG:人民革命。相对而言西方史视野较为公正。2、太平天国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死亡最多的内战,不完全统计,夺走的性命达到惊人的8700万。3、战争对江南地区尤其是安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安徽几乎荒无人烟,却成为上海和湖南的发迹史。十年内,上海由开埠时期的数万人口暴增到200万,从江南掠夺的战利品浩浩荡荡运回湖南,甚至堵住了长江航线,完成湖南近代发迹的原始资本积累。4、内战期间英国有许多机会征服全中国,但却放弃,私认为英国对中国的态度并不是殖民主义而是纯粹的商业掠夺考虑。5、湘军和太平军对于江南人民而言都是恶魔,后期洪秀全精神失常,李秀成成为天国的实质核心,洪仁轩只能算个传教士,纸面功绩多。
11-17
维舟
其实并不算多深入,只是相较于国内学者来说,作者表现出西方史学范式下的两个优长:一是把中国放在全球格局中,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讨论;二是注重史学书写本身的叙述与修辞,史学也是一种写作
12-11
danyboy
不错。重点梳理太平天国时期英美政府对华态度的影响,以及传教士,浪人的行为。作者对中国当时的满汉及民间人士的政治军事宗教观念比较熟悉,能够深入当时的情境来观察太平天国的影响。作者主要详叙清、天国和外国人三方势力的复杂关系,较少透露意图,但在后记中明确说出他的观点,即西方的干预打乱了中国本土的反满和现代改革的历史进程。这一观点澄清了清代的闭关锁国并非完全封闭,但却高估了天国的改革理想,低估了中国士大夫集团的力量,也低估了西方在攫取利益与帮助中国“进步”两端之间平衡的难度。
09-03
aka
诚如作者所言,洋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既非西方人认为的那么至关重要,也非中国人认为的那么可有可无,历史总是充满了碰巧与不巧,信任总是有风险的。作者及译者文笔极佳,全书阅读快感很强,在历史文献类作品中实数难得。
03-29
nothing传叔
此书优点缺点都已讲尽了,就吐槽3点:1、总是说,要有好故事,要会讲故事,那为什么不去看故事会?2、所谓国际视野只是事后诸葛亮,各方角逐谋利互相影响,不能强行逻辑关联。3、写个太平天国也不忘记黑马克思,还有人以这两句引语为乐,似乎这样就显得比马克思高明了。4、序言第一句就不通,后面一路磕磕绊绊,那些夸翻译流畅的真看书了吗?5、说被颠覆了认知的,以前大概从没关心过太平天国。6、满纸叛军相称,实在咕咕哒惹人生厌。。。
12-19
猪头妖怪
全书上下处处显露出作者对太平天国明显的同情,有时或许也是太过明显了。即便如此,也难免令读者为假如太平天国获胜,如今的中国又会有怎样一番际遇而浮想联翩啊。
02-06
江海一蓑翁
与国内相关著作侧重太平天国的革命性和阶级性、史景迁的《太平天国》侧重天国教义跟基督教教义异同对比分析皆不同,这本书侧重于分析国际关系对于太平天国兴衰的影响,其视角和记述具备很强的独特性。在具体分析时,作者也区别于国内要么强调革命性、要么强调残暴和荒谬的两个极端,对太平天国的优劣之处做了理性、克制和相对公允的评价。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的文笔极佳,史诗般的记述和蒙太奇般的叙事手法让这本书即便对普通读者来说,也充满吸引力。
12-06
白鹇
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方面不出史学界定论,创新点在于新材料的运用,大量采用传教士、外交官的回忆、报告等,的确是很新颖的视角。可以提醒我们做中国近代史千万不要忽略教会史料。作者耶鲁毕业,继承了史景迁重视细节的传统,画面感很好,阅读快感极强。
11-26
笑望江湖
优缺点都十分明显的好书,优点:1.文笔超流畅,引人入胜程度完全是顶级惊险小说级的,拿起来就放不下;2.史料收集丰富,展现太平天国后期的大环境异常开阔,完全是大历史的全球视角;3.立场非常客观,对太平军的正反面介绍公正,对英国和满清政府的黑暗面阐述大胆,绝不偏袒任何一方,对战争的残酷性描述很震撼,各种屠杀血腥令人发指。缺点:1.对英美媒体和政府的描述篇幅过多,颠三倒四啰啰嗦嗦,而且看到最后发现这对实际战局影响非常小,作者是美国人,太高估西方对太平天国起义的实际作用;2.对太平军和湘军作战的描述比较简略,可能因为作者不懂军事,对中国当时战争技术细节不了解,只能靠抄袭西方人物书信遮掩,这点远不如唐浩明的《曾国藩》三部曲扎实详细;3.对当时官场与曾国藩勾心斗角的描述非常肤浅,明显看出作者没下足功夫。
04-09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