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Chandler
    ”死于撒马尔罕“的故事,让我在地铁里倒吸一口冷气,回来讲给某听,也被吓到了。这部是读过的外国小说里,讲虚无讲得很顺畅的一本,看了译后记,会多少了解一点作者的写作心境,毕竟是痛失所爱的人。那种平行时空的感觉,结合《彗星来的那一夜》来看,想想还是挺恐怖的。02-05
  • 余额宝
    法国作家Philipe Forest从量子物理学理论中产生的小说,一只可生可死的薛定谔之猫,正如孔子说在黑夜里逮一只黑猫,世上最难的事莫过于此。智慧让我们不去纠结不存在的事物,在平行的时空里无数的分身,在垃圾桶里相遇的灵魂,在黑夜里穿梭时空的猫。06-24
  • IlSuo
    看见了看不见的猫 我觉得这像个寓言03-22
  • 飞翔的鸽群
    作者用小说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东方思想中的虚空的世界。结合了自己痛失爱女的人生经历,死还是生的问题不仅仅是个单纯的物理问题,也是每个人早晚会面对的失去亲人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用脑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用心去感受的过程。这本书2014年刚刚出版时在书店见过,但没看进去。等自己的孩子逐渐长大,自己对东方思想有了更多认识之后才能体会到作者在纸页背后的心酸与感悟。这不仅仅是文字和公式的游戏。或者说当一个人用自己的生命与全部情感去描述一个公式时,你会尝到眼泪的味道。11-22
  • Watery
    没看懂。失意时就会想到世界另一角落,贫苦与富有的人们是怎样生活和工作,但是却和自己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只是偶尔的只言片语的祝福与不可名状的羡慕。现在的是平行宇宙的世界,第一层宇宙的自己在另外无穷个宇宙中做着自己不敢或梦寐以求的事情。10-24
  • eahai
    所有的疯狂都有理性的存在,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04-28
  • 飘过321
    “人们失去心之所爱。因为一次还不够,一生当中必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毕竟重复是唯一有效的教学法。将存在当作是一段漫长而可怕的学习,为遁入虚无做准备。”09-29
  • fire
    description.02-26
  • S-A
    这批书选的真是…明明这么有趣的名字怎么可以写的这么晦涩,想看哲学学科类书籍的请看这里,不送11-24
  • 馬臠
    如果不辣麼旁徵博引必然四星第一部第四部很有趣表達翻譯也到位12-12
  • 停云
    福雷一直在写同一本书。07-02
  • 糖渍柠檬
    有点儿话痨。“我们可以在夜晚找一只猫。尤其如果知道那里并没有猫。我们很清楚找的不是它,而是其他东西。这其他东西也同样找不到。”08-19
  • 聿子狸。
    是我状态不对嘛,看晕了…09-04
  • 哈哈哈
    第一次并不是真正的第一次。12-31
  • qianyu
    这真的是小说么,完全都是哲学和科学好么= =08-20
  • 暖暖。
    一个文学家,从量子物理学中剥离出一个形而上的哲学问题,将其化作一个意象,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解构。世界微尘里,一切被解构的事物中都有禅意。好几处电影空镜头般的场景建构神似杜拉斯《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法国人写书是否都有这种琐碎啰嗦的气质,阴郁、细腻、喋喋不休。像是阴天的下午,手捧一杯热茶凝视窗外空旷的灰色街道,人生与自己只隔了一扇落地窗,却又恍惚得像另一个平行世界。03-30
  • 布丁!
    这本书吃亏在什么地方呢,文科生一看书名:噢这是一本物理书,啪丢下,理科生一看内容:噢这是一本散文书,啪丢下。只有我,可怜兮兮地抱着想看一本科普读物的心阅读了一个失去女儿的老父亲的哀伤。12-10
  • shen木木
    我读了薛定谔之猫。什么也没读懂。不过没关系,我明白了别的事情。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