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连灯蟹
    对城市规划的意义甚于对建筑设计。如果仅将其作为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无疑忽视了当时尚未成为一级学科的城乡规划学。但作为一个没做过规划的新规划人,也只能从只言片语中理解,难免挂一漏万。02-16
  • 散装西伯利亚
    感觉学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05-13
  • 韩煤煤
    看的第一本所谓的建筑学入门书,他有个神观点,建筑不等于盖房子。就是所谓的人类的精神达到了超脱物质的层次,很高逼格。少有的靠理论打天下的建筑师,有点钦佩的。节目里听到高晓松说他小时候突然对圆明园感兴趣了就去找了吴良镛问故事,还是非民间版本,再次感叹一下成长环境的重要性。01-06
  • 神仙胶囊
    读完第一部分觉得挺 场面话的城市设计前瞻?02-03
  • momo
    这本书应该算是吴良镛先生对于广义建筑学的一个初步提纲。他试着从宏观的角度,对于建筑学的文化、地区、技术、政策、教育、职业、艺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但讨论的东西一旦变多,就会变得泛泛而谈。从出版时间上来说,这本书算作非常重要的书籍,能够脱离建筑学本身来思考跨学科、跨文化、跨越地区的新建筑理念。由于出版时间过久,这本书的诸多观点就成为了现在行业内的共识,也就是说,如果从事这个行业时间较久的话,翻阅本书就会觉得没有太多价值。但如果是建筑学新生,这本书表述通俗,是一个很好的启蒙书籍。08-26
  • 旷世奇才
    30年前在中国写的,虽然写的很散,但是讽刺的是提到的有些东西即使或者说尤其放到今天看还是有些意义,也许应该缩印一下做成个小册子。 里面有几张图还挺有意思08-07
  • Lil Lu
    拖来拖去,终于读完。先生还是很有远见的,提出的问题现在依然有。讨论的话题广而泛,确实每个方面还能引申出好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深挖。希望建筑教育能有大幅度进步吧,这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01-25
  • 美少女
    之前看没感觉,到写论文看觉得太宽泛,每个点都是可以拿来单独研究很久的课题。怪不得叫“广义”建筑学。12-27
  • 和和
    成书三十余年后拜读,更能体会其理论的预见性。11-09
  • 嘞馬德钱没勒
    为论文读教科书hhh。我的关注点在前四章。20世纪初的国际主义形式(吴老还用了全球化、世界性、现代性等词语)建筑顺应全球化浪潮以及后发国家的模仿,导致建筑的同一化。建筑学界通过构建地区(地域)性这个他者来对抗国际主义形式建筑,在传统营建方法与新技术之间同样在对抗,还有对于国际主义形式所代表的欧洲中心论的挑战元素。后发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也融在在这个概念中,比如吴老强调的文化霸权问题。并且吴老认为建筑的现代性不光在文化霸权,还在技术异化,在民族主义的加持下,试图将欧洲的地区论亚洲化或者中国化。认同日本多技术结构模式在建筑中的应用。01-09
  • keswickblue
    大约一星期左右读完,有点儿90年代中国版《建筑十书》的感觉,写书的教授自然就不是普通人…能写出这样的框架那就是非同一般。最感触的其实是前面讲居住环境和建筑人类学, 整体的视野和概念其实是这个学科下来一以贯穿的一些东西。05-21
  • 黑石主人
    广泛但不够鲜明,还是更喜欢思想像一棵树矗立在田地的那种作品。04-02
  • 啾啾啾
    准确地说应该是《广义建筑学概论》吴先生从十个方面来阐释广义的概念,有地区文化聚居经济政策教育方法艺术业务等,每个方面都是个大框架,但给建筑一个全面的诠释。02-25
  • luckylimio
    体系结构还是挺有帮助的。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