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凡尔礼
    娱乐是这个浮躁世界的特征之一。05-07
  • 阿术
    波兹曼提出的观点是伟大的,媒介是隐喻,技术也不是中性的,它们都在往自己的方向走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认识论,改变了整个文化结构。然而,波兹曼保守的思想有时候却令人反感。09-21
  • notU.P
    全书可以压缩到2000字。反复论证一个小点东拉西扯了太多例子。观点过于爆炸并有失偏颇。完全把大众当做彻底的“整体”,忽略个体对严肃思想的需求,忽略生命本身对向上存在渴望。12-27
  • 江凌
    一个小设想,我觉得人类最终会在极权的压制下沉溺在娱乐之中然后最终被人工智能所征服。09-14
  • Kidulty
    末日语调,想法定论多于论证;85年的观点还不错,而废笔偏多。可以理解此书为何久为best seller。不过提出问题就是破除禁忌,有意。几个启发小结:1】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技术革新不存在中性应用。元媒介决定认识世界的方式,更影响其内容。2】阅读过程能够促进理性思维,请自我反思是否有以下读者能力:知识、注意力、分析批判、举一反三,与文本保持距离,以富有逻辑的批评方式不断完整自我。3】从阐释年代到娱乐业时代,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4】Capitalism doesn’t produce what you need, it produces what you want. 5】那自然有两种文化精神枯萎:奥威尔式与赫胥黎式的对比阐释。04-18
  • 鸡粪
    总感觉这样的书读前读后就够了,中间的大都可以跳过。09-16
  • 从此心安
    书是很好的书,写就在20年前尤其可见质量与意义,可惜在20年后,这本书的观点对我已经不新鲜了。而且,作者显然忽视了如今文化和教育的受用者除了精英知识分子,还有的是底层蝼蚁。07-01
  • 一浪
    有没有一种可能,上帝的设置就是只让少数人思考,并决定大多数人的思想。12-16
  • 音乐虫子
    确实很有见地很有道理,尤其是里面一些一般性的观点。不过这种社会科学总让人觉得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09-24
  • 鸟飞
    是重读了,依然有收获。就像人类驯化了植物,却被农耕困在固定的土地上。当我们驯服了声色俱全的娱乐,是不是也被娱乐夺走了思想的空间呢?通过钟表,时间不再叵测,永恒消失了;通过文字,过去不再模糊,时间连贯了,永恒成为可能。而电视这样媒介,信息不再抽象,它成了鲜活的图像,它有真实的听感,甚至在需要调动感情时,它会适时地响起背景音乐,告诉你注意了,这里我们要开始煽情了,请准备好手帕。我们本以为我们会在信息的沙漠里死于干涸,结果我们沉溺在信息的海洋中,只是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信息成了迅速变换的消遣,意义被消解了,它们被制造出来,是希望迅速被忘记。一切都是直击情感中枢的实用主义,不同的节目就是不同的情感开关。在银幕面前,咱们成了彻彻底底的靶子,你看,电影院门一关,大家坐在里面一动不动,不就像一个大监狱吗?03-02
  • 十二能
    我看的这个版本翻译腔真的很重,看不下去12-29
  • 欢乐欲与少年期
    要做思考的芦苇,不做快乐的猪。06-25
  • shininglove
    第一次读《娱乐至死》时,花体字综艺还未大规模引进,明星写真允许毛孔瑕疵,新闻联播没有降维快手化,语无伦次的公众号不见雏形。短短几年过去了,信息被包装成娱乐的势头愈加迅猛,严肃话语被消解,人们像金鱼一样健忘,放眼望去,混沌中共沉沦,尼尔·波兹曼这个天才预言家,依旧是那么振聋发聩。09-04
  • 骑士的隐修地
    很多人都搞错了,以为作者在批评新媒介的娱乐内容摧毁了印刷术的理性时代。但这本书批评的不是电视(或电脑、智能手机),而是批评那些尝试用这些新媒介来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教育、政治、宗教等。这些需要逻辑、深刻思考、记忆的领域不应该被娱乐化和碎片化,因为这样做是对它们最大的危害。而将新媒介用作娱乐(这是它们擅长的领域)并不会危害大众思想。06-05
  • 黎蓓谛
    我们生活在奥威尔和赫胥黎两人预言的奇妙混合体之中,同时被我们憎恨和热爱的东西所毁。04-10
  • Ariel
    太片面也太偏激了,自己说向往印刷术垄断时的冷静理性,书里好多结论却像拍脑袋做出来的(标题其实“隐喻”了这种倾向—耸人听闻—明明是作者反对的,有点可笑)。作者给我的感觉像民初不肯剪辫子的遗老,怀念除了读书大众没得选的年代,选择多了就变成了世风日下。印刷术真的死了么?(明明借电子的魂回来了)。电视又哪里是终点?作者看到了变化,殊不知我们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说,代沟什么的真可怕~12-08
  • Michael
    这本书很好解释了为何无论别人怎么推荐我都不看《罗辑思维》的原因。人们以为一种媒介的产生必然是某种传统媒介的延伸,从某种角度上看的确是的,但无论电视还是当今的互联网,改变的却不仅仅是媒介,更多的是改变了人们看待现实和大脑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些改变固然有好的方面,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你会发现,受新型媒介影响,很多人虽然信息量很多,但缺乏对信息理解的深度和逻辑;他们消遣方式和兴趣繁杂,但受娱乐至上影响,最终避免不了沦为一个庸人;他们表面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主民生,但在娱乐主义的外表下,却仍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些所谓的谈资罢了。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笑及为什么不再思考。06-02
  • 钢铁怪人
    很有启发,阐释了现在信息社会的许多问题。我觉得现在社会是应该学会鉴别信息的时代,对于爱读书,会独立思考的人并不难,但对于大众确实应该警醒了。07-06
  • fight2010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个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05-24
  • 不饿霸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