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此生多勉强
    在晚风中眺望彼岸,是喜欢到想要全文摘抄的程度。02-20
  • 尹小猴
    写的是最冷的冬天,心里却是暖暖的,暖意涌上心头,最难得的是,那种暖意不矫揉造作、不强行升华。01-12
  • 安聿
    印象最深的是写父亲的那篇文章,父亲死后用家乡的树木做成了棺材,她写道:“它用它的死亡,来拥抱他的死亡。”10-29
  • 柚子咧
    以文字收拢时代速度的缰绳。迟子建老师的文字真的太美了。11-29
  • 寂寂
    作为女作家,情感细腻是她们的优点,特别能让她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不为人注意的细节,挖掘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哲理,但有时因为太过于面面俱到,文章在叙述上容易沦为碎碎念,这本书给4星是因为有的地方还是琐碎了点11-27
  • 半辰
    好文太多了!平心静气读了读,文人气息扑面而来,不少文章写于90年代,很有年代感,让人能沉静得下来。第一个篇章讲家人和故乡,能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而后对生活细节、城市、书籍的散文,充满观察力和思考力,诗情画意。12-22
  • 可赛吟cos
    适合在冬天裹着被子看~12-10
  • 8月10
    9分给童年部分,也就是大概前两个部分,7分给后半部分,矫揉造作的意味未免浓了一些01-24
  • 夕争
    2022-13#喜欢最后几篇书人书事03-07
  • 卫陌夜
    不了解北国的风土人情,却读出了共鸣02-08
  • 胖虫
    那一代人的生命是从土壤里冒出来的 04-01
  • Serah
    2013年读迟子建散文集,为她笔下的那片北方疆土、白山黑水的故乡所吸引,也喜欢她文字里的朴实温厚、灵气动人,甚至为此而背上行囊,在某个暑假去亲身探访了那文字的源头。时隔多年再相见,在年终岁末拢着一炉火,走进那飞雪的大地、泥泞的早春,依然觉得如此的应景应心,只是比起说理抒情的部分,更欣赏她对人、事、景的白描。阅读有了取舍,眼光也在提升,并不再一味叫好了。后来比照两本书的目录才发现许多文章是重合的,想必真正的“经典”自会经得起时间淘洗,也期待文学的生命常青。02-17
  • 颜染
    北方那片冻土确实是作家永远的家,书中凡是写到家,不管是春天冬天,还是山水月亮树花都非常迷人非常棒,同为北方人的我都可以感同身受同时可惜自己没有那么敏感的体会到那片土地的美。但是书中其余的内容就真的水平差好多哦。完全没得比。09-19
  • kivo
    真实的写作,即使一开始有隔阂,最后还是会感动人的!09-13
  • 中信出版文艺生
    打更的人穿行在哪一条巷子,我并不知晓。但这寂寥而空灵的梆声,与教堂的钟声一样,让我身心顿时为之一爽。是啊,这禅意深厚的梆声让我明白,所有的盛典和荣耀,不过是一季的盛花,会转瞬间化为流水。那些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包括我自己,不过是这世界的过客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在脱离了灯火璀璨、人语喧嚣的环境后,惧怕一个人走夜路。佛家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七苦之说,其实说到底,就是入戏太深,忘了来这世界走一遭,其实终归只是路过。世上有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我想应该是有的,不过这种永恒的存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一层不变的模样。永恒必然是流动和变换的,就像千万年来,死去的人如恒河沙数,但生命却依然存在于世间一样。怕鬼的人怕的不是那莫须有的鬼,而是那个在白日里被内心藏了又05-20
  • 满纸烟岚
    最喜欢《一个作家应该谢谢什么》这篇,透过个人的痛,看到众生之痛,或许这就是作家的使命。04-22
  • 专业行走
    1、迟子建的书,是第一次阅读。散文集,最是考验一个作家的水平。极北的环境中,所幸有这样一个情感细腻的女作家。2、书有五部分。第一部分主题是家和亲人。第二部分主题是古都和北方的景色。第三部分主题是岁月和时光。第四部分主题是文学。第五部分主题是作家们。当然,这是我的划分方式,别人不一定读出这样的韵味。3、散文是需要读出声音来的,如果不饱含深情地朗诵,再好的文字也没有韵味。所以,在晨读的时候,我选择了几段,轻轻地吟诵。4、喜欢这本书中间是一句话:文学不能拯救世界,但它能给人的心灵世界注入泉水,让人活得安宁;而安宁可以带来宗教般的情怀,让世上少些作孽的人。这句话,在书的第157页。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