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Ichi
    Moretti 6星,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为我的方案提供了合法性;Casanova的就是从wolrd republic of letters节选的,我还以为是之后的文章;Andrew Jones, Thornber 5星;Stephen Owen, Mufti, Zhang Yingjin 4星;Emily Apter系统论那篇实在看不明白,唯一收获是发现她似乎了解“western modernism in China”。其余都是水文,Damrosch自己写的最水,逐渐觉得他比较适合教通识课10-30
  • 櫻井アヤキ
    准备东大文书看来装逼的。翻译非常不好,1.2行一个标点都没有的情况很多。。。不过看完确实会思考文学和文化资本的联系。虽然我认为这只能用来解释,而不能用来引导文学,虽然文学确实有全球化的倾向但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是趋同于表现本真的人性的结果,而不是对文化资本的趋炎附势。不过这些东西都很微妙地影响着文学,影响着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创作者的思考。里面有一些关于翻译文学是一种对原文的加工和改写,以及被受体文化接受的书本和译本才会出现在市场上这个想法,也是有意思并且有启发的。但是这本书还是大部分不好读,且使用太多的名词尝试使用过分复杂的定义。总体来说,可以不读。02-17
  • 谷子
    上学期一本短时间打开了视野的书,蛮好的11-12
  • 三千院若璃
    寫反饋時偷懶的參考書,英文本讀完等於沒讀原來不是英文不好(雖然也確實不好)而是那篇文章確實沒說啥……前半本大抵等於Damrosch編的那本World Literature in Theory。比較文學學科的理論探討可以用來開發本科生的思維且意義非凡,但持續討論下去就是一種可以作為文化史現象——從學科折射出世界人文趨向——考察而沒有實際價值。比較文學的文化轉向在我看來大可看作是比較文學學科被文化裹挾著前行從而成為當代文化的參照系。11-29
  • ysbzc
    “世界文学”是“西方世界”的文学。不同人对歌德“世界文学”概念有不同的解读,不同人对“世界文学”也更有不同的解读。12-21
  • Eldorado
    以语文学功底做翻译研究,做好翻译研究再来谈“世界文学”,应该比用地缘政治,经济学隐喻来类比得出理论范式更凸显“文学本位”吧。这是一个绝不可能穷尽的研究对象,因而必定逻辑和范式在先,所有的工夫都体现在视角的选取和文本的串联上,但是只要知道这个世界永远有“化外的异端”存在,且我们有关注它的必要和理解它的渴望,这就是“世界文学”概念存在的最大意义了吧。10-24
  • 对达姆罗什关于超经典,反经典,以及影子经典理论印象深刻,其关于世界文学授课方式也深得我心。此外,世界文学与中国的有关文章也挺好玩的。宇文所安是个有趣的中文名。12-21
  • 海生花
    世界文学学科(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的奠基之作。解决了我部分疑问。07-21
  • 砚一
    世界文学的三个基本对象:1翻译文学,2民族文学,3公共世界文学空间。伴随着的是对原有世界经典体系的再反思以及政治经济差异带来的中心与边缘问题之争。而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则经历了五个阶段:1梁启超,王国维,鲁迅等人睁眼看世界的尝试,2郑振铎等人建立一种具有普遍人类共性的世界文学的尝试,3一战后,文学学科体制建立与从普遍性到民族性的转向,4冷战时期,苏联和亚非拉文学关系的密切联系,5致力于走出去的世界文学。三年前,张隆溪和达姆罗什在师大开了第一届世界文学大会,当时提问最多的是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关系,以及世界文学何去何从,现在世界文学轮廓日益清晰,刘洪涛以各种版本的世界文学史梳理为线索,如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等等进行世界文学建立的实际尝试也是极好的。01-02
  • 把噗
    好书。北岛为世界读者写作毋宁说是语言在大陆的僵死所致,请看港台汉语使用状况12-13
  • 逸飞
    看了下google reads,那群生活在西半球的歪果仁对中日韩文学了解得实在是太多了…… 看完这本书才真正找到了一点宏观比较的感觉。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