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还有不少片子没看所以粗略翻完。巴迪欧对电影几乎没有任何创建内部独立的统一概念的野心,他更多只是运用外在的哲学概念楔入作品。哪怕是在几篇集中的理论论述中,他采取的依然是事件、断裂、不纯性等对电影不具备直接限制的视点(其中有丰富的阿尔都塞痕迹),由此在一种足够开放的甚至近乎直观经验的条件下让作品完成真理生产,进而保证其非美学理论的非区隔性。因此他从电影中开掘的希望也并非某种纯粹的感知解放,而是一种朝向外部的潜能:电影被电影自身打败,既是一种“为柏拉图准备”的艺术,又有着“大众哲学”的可能——如此不同于先前对巴迪欧强调“内在性”的印象。BTW由于不同时期篇章衍生的一个话题大概是巴迪欧与手册的关系?对戈达尔大概是真爱吧?(英译本对比后:翻译是真的烂啊!!!扣半星!!!)06-01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