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Nicolae Ceauses
    能感同身受,但是与其不同,除了社交距离外还有更大的影响09-14
  • 托伯莫里
    基本上是以前理论的复读,不少章节严重受形式、篇幅限制,可以看一下6、14、20章。11-16
  • 6小姐
    阿甘本关于新冠疫情的短篇和采访合集,内容有些有重复的地方。在阿甘本眼中,所谓抗疫政策不过是一种新的治理方式的实验罢了,以“人民的自由”为目的,要求“人民放弃自由”的规范是错误的。 不知不觉疫情已经两年多,在欧洲每天疯狂增长的背景下,看这本书第一感觉甚至有点“反智”,有点“阴谋论”,甚至有点“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感觉。但是有意思的是,哲学家的观点往往在时代下都是不被人接受的,或者说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还是要警惕,要多反思。12-29
  • xxtmz_saint
    「阿甘本论疫情」(没有太多新颖的洞见、权当英语阅读材料)。“我们不后悔这个世界的结束。我们并不怀念那些被时间的巨浪从历史的海岸上抹去的人类和神性的概念。但我们同样坚定地拒绝政府提出的无声无息的(?)赤裸生命和‘健康宗教’。我们不是在等待一个新的神或一种‘新人’。我们宁可在此时此刻,在我们周围的废墟中,寻求一种更谦卑、更简单的生命形式。我们知道这样的生活不是幻想,因为我们有关于它的记忆和经验--即使在我们的内部和外部,反对的力量总是把它推回到遗忘之中。”09-08
  • v_fiddeler_v
    回头再看,简直警世预言。他反对的不是科学,而是行政权力与科学信仰的媾和,以及以biosecurity之名犯下的暴政之罪。09-19
  • 马东锡
    挺好的 字字诛心啊 face一节以前没有想到过 人的政治性与face的关系?12-24
  • 散木
    对号入座的阅读没什么意思,阿甘本两年前的预言要是照单全收,和相信街头算命大师也没什么本质区别。在这种日子里,不管是凶兆吉兆,都和管方发布、站队摆立场、数字数据一样,让人心神不宁。比较意外的是他把社交距离看作大流行首恶,而其后果(人际关系的虚拟化、怔治参与的减少)似乎没有在周围引起太多抱怨,国情不同可想而知。大流行对空间感知的影响,公共空间的废除与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再探索,值得进一步探究。05-04
  • maomaoding
    迟到了半年的疫情封城必备读物10-15
  • 煤炭师专学报
    前两年我写过一篇关于阿甘本疫情期间发表文章的小论文 觉得自己没有想好就没有投稿 现在这个时间看过去 自己到底写了啥……04-20
  • 年方十八发如雪
    在上海大禁闭的这段时间,陆续阅读阿甘本在两年前写下的文章。或许置身于欧洲的他,对瘟疫的思考是非常悲观乃至有点偏激,但放在“为安全而安全”的东方国家语境中,几乎每个批判都击中要害。一种致力于保障赤裸生命的政治范式,已经侵入我们的生活。当然,这书注定也出不了简中版。04-17
  • 盗火者Howell
    这本感觉有失水准。不是说不同意他说的,主要感觉是他愤怒的情绪大过于论证,可是处在pandemic我们又如何能做到不愤怒呢。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