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中国转向内在
举报
书名
中国转向内在
作者
【美】刘子健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214270030
出版年
2023-4-20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数
216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豆瓣评论
clairezhu
还不错,就是有点枯燥,像论文。
08-12
漂流野犬万岁
非常好看好读。唐宋变革关注多,南北宋差异大,把宋代视为近世类比欧洲,中国宋代之后为什么没有发生欧洲那样的情况?第四章保守主义分子的故事,第五章讨论皇权相权关系,一种是此消彼长,另一种是国家总体权力扩大,皇权也扩大。着眼学术与政治纠葛,不讨论哲学思想也算是个明智的选择吧。
08-06
鲨鱼
国家体制与个人思想的内在转向
06-30
夕颜
汉学家的唐宋变革理论,为何从南宋开始儒学思想开始转向封闭、保守,其实就是打也打不过,诞生了新儒学这种装点门面,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派别、此后一直到西方叩开大门,新儒学仍然死而不僵。
09-07
大中祥符九年
颇有趣。30页“反驳”了数十年后F大H教授论某某的文章,有些意思;Z老师不将原文译出,是保留原味吗?不知全貌,则付阙如。
09-07
高乔人的驴
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为何两宋之交成为中国文化的转捩点,从外向转向内向?本书试图从很多方面给出答案,也基本理出了最核心的解释:内忧外患带来统治者和整个社会的高度紧张,进而权力结构从分享转为集权,社会也从之前相对宽松、开放转而成为压制、撕裂。所以,与其说是中国转向内向,不如说是中国转向专制,而这后果就是中国文明逐渐变得固步自封、万马齐喑,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陷入更大的危机中。如今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转向内向的趋势再次显现,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这本书可以给到我们答案。
09-29
null
儒家最后倒向了唯心主义——最初是觉得,只要修身重道,那么万民就会拜服,天下自然太平,过度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最后干脆闭上眼不看了,一心就是修身重道念儒经,天下自然太平。不过作者也是个弱智,分析了半天得出个什么结论呢——现代中国人也只能服务于国家,没有别的选择,值得同情——真是沙币。
09-04
小唐快跑
王安石改革是之前历史课本里学过,所以作者站在比较高的角度去分析总结还能跟上。这一本从北宋南宋比较着眼,对于宋史不熟的小白有点跟不上趟,只能知道最后明确的结论(当然结论对我等小白还是印象深刻的)。另外,翻译者也是宋史大咖,如果能实现直接摘史料中文原文而不是用翻译的文字,阅读感觉会更好。总体感觉没有王安石那本惊艳(请原谅山猪嚼不了细糠)。
09-18
Kanki
“现代国家体系接掌了那个政治—文化的混合体,组织严密;而他们存在于体系之外,分散而无组织,除了服务,别无选择。在痛苦中,他们同样应当受到同情。”
09-19
望天的考拉
一切的根源,都来自极权统治最上面那个人,ta需要所有人转向内在自省,对社会现实远离且漠不关心,社群的原子化,思想统一于所谓绝对的正统,而朱熹将儒学宗教化以后,再加上来自内部与外部的不安全感,一切就都这样自然的发生了。历史就是这样,对现实的困惑,去历史里找,未来会如何,答案早就给你了。
08-01
vetter
说刘子健是思想型学者,点到为止。此诚然也。我也是借虞云国的书才理解到转向内在的逻辑。
07-02
韧勉
刘子健指出日本唐宋变革论给宋代贴上中国近代初期的标签,让宋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听起来相当“摩登”,然而这种观点的漏洞在于宋代之后,既没有持续的近代化进程接踵而至,以后也没有出现近代化的发展。近代化的外表之下,却自相矛盾地生长出顽固的传统。那些可以被描述为近代特征的东西,凝结为一种顽固的文化类型,它们继续发展,但不是扩展成为新的思想和技术,而是不断地自我完善。相反,当时势艰难时,宋代士大夫强调节俭,重申儒家对于父系家族集团的重视,以此来促进人际互助。族规家范重新强调祖先崇拜的礼仪和儒家关于家庭的实际责任,其理由正和数百年前这些观念被首度表述出来时相仿佛,那时处于贵族社会中的人们渴望通过建立人际纽带寻求安全感。宋代尤其南宋是顾后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强化,为其时代精神。依此论断本书无愧为宋史入门的必读经典
05-27
糖罐子
在权力上,对内专制,对外孱弱,对知识分子来说,不言国事,转向修身,最后余论戳破了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矛盾。中年对变革和变革中人物命运的起伏讨论也让人很有启发。
05-27
佐治淮海居士
海外中国研究从书在学界和出版界享有盛誉,现在又出了精选版可谓优中选优。而此书在海外汉学界影响甚巨,可谓宋史巅峰之作。更为精彩的是此书译者也是宋史研究的大家赵冬梅老师,她的大宋之变,法度和人心都是佳作。这种强强联手本身就是好书的保证,所以无需介绍,收来拜读就是了。其实这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可以值得好好收藏,有几本能再版就已非常幸运。
07-20
腹饱心安
用现在的眼光看写得太浅了,但大概当时还是横空出世的
07-24
丢二
描绘了11到12世纪间程朱理学的崛起过程,但我觉得没有讲清楚为何整个社会氛围会趋向保守和封闭(战败和屈辱也可以导致奋发自强),更没提及为何经济上的所谓“萌芽”无法胜过这个政治-文化混合体。
06-27
扭腰客
“政治凌驾于经济、文化之上,专制皇权膨胀为绝对独裁,一些倾向保守的知识分子转向儒学,以道德重建为救亡图存之道”——听起来是不是有一些似曾相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05-05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