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21世纪的日本家庭
举报
书名
21世纪的日本家庭
作者
落合惠美子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520182874
出版年
2021-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数
308
定价
89.00
装帧
平装
标签
社会学
豆瓣评论
摄提格
面对“个人化”社会,试图维持已经萎缩的战后家庭体制,结果只能是徒劳
01-08
西啸
结构论经典,堪称完美,但不惊艳,虽然不足以解答我自己的“主妇之惑”,但出版界也应该多看看落合,而不是仅仅盯着上野,某种程度上,落合也许更加适合急需冷静缜密的中国社会
04-11
银子
在“被压缩的现代化”的影响下,“从(传统的)家获得解放”和“从(现代)家庭获得解放”/“现代的传统化”/“在白天召开的家长会”/“如果我们看穿一个事实,那就是现代家庭只不过是历史上家庭的众多类型中的一个而已…”/“将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明确区分开来的男性们,一边在斗争,一边把对待女性的那一部分作为私人领域,不知廉耻、毫无障碍地按照旧的体制在行事。……但对于女性而言,我们所感到的孤立无援正是这些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从一日三餐到床榻之事,它们无处不在,在现实生活中一切都显得孤立无援。”/不知道为什么读这本书的时候会一直想到《冰菓》。
04-09
徒然鸟
【纸】极好的作品,怪不得能出到第四版。前半部因为是80年代的研究可能显得略陈旧,但也提出了“我们认为的典型的传统家庭其实是现代家庭”这样惊人的观点。后半加上近年的分析,再扩大到日本整体的政治构架与福利体系,进一步延伸到观念的变化(倒退),处处是引人深思的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没有被约定以“进步”,每一次进步都不见得是必然,而倒退也不见得是必不然。当学者的视野越来越窄声音越来越小,政策制定的参与人越来越同质,民众的境况越来越只能顾得眼前,那么未来长期的困境就变成了必然。
08-05
啦啦啦
从历史的视角来定位家庭是一种开阔的视野,作者认为在1955—1975年日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家庭结构,而形成这一结构有支撑的人口学条件。战后体制的特征是(1)女性的主妇化;(2)再生产平等主义:(3)人口学的过渡世代成为日本家庭和社会的中间力量。简单来说就是从多子家庭向少子(两个)家庭的转变,以正规就业和终身雇佣制为主的男性就业,政策层面对主妇的承认以及人口红利的共同作用,使家庭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依旧保持稳定的结构。然而随着战后体制对萎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家庭不再是压缩的现代性之下的避风港,而转变为一种每个人都苦哈哈的困局,原因在于制度和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观念也已经改变,但家庭的模式仍然没有变化。
12-03
姜弥小早
说句旁的,插画真的很可爱
05-27
海参参
没有对照过原版,但至少目前版本的表达给阅读造成了障碍(甚至存在反复读了数遍也读不通的句子
01-20
炸鸡康复中心
“家庭的战后体制“有三个特征,女性的主妇化、人口的再生产平等主义、处于人口转变期的世代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现代家庭的真面目是压榨家庭中的女性,却美其名曰为夫妇之爱、亲子之爱。
12-02
莫里斯
思秋期,母原病,失去了传统的家庭支持系统,育儿隔绝,养老隔绝,个体化社会趋势似乎无法扭转,以后的方向要靠社区抱团育儿和养老了?
01-28
方生方死
這本的圖表難讀過文字只能直接看作者分析。習以為常的概念其實是一直變化至今的,家庭,孩子,連帶著愛也是。這本書內容的豐富性和論證中視域的切換真的相當精彩,一例是談母原病和分離焦慮,一例是談女性主婦化程度究竟如何變化。作者應該是有意識地懸置了文化特殊性這一偷懶的結論方式,人口學(歷史變遷)和比較分析(發達與後發達國家,東亞與西方)及少部分經濟學切入之處都更進一步了!對出生率最迫切的是國家不是個體,如果無法以個人為單位去思考如何讓每個人都能自在地生活,那些到頭來還是剝削女性的措施只是減緩了家庭的解體,卻不可能阻止那一天到來。(的確呀 女性自救就會亡國的前提是這國本來也沒把你當人(仍然覺得個體做選擇並不容易
02-02
柏拉图下港口
这书与其说是解答了问题,不如说是提出了问题,对我们理解生育规律、家庭关系在后工业时代的变化极有帮助,且能直接联系今天的中国。虽然很快就翻完,但留下了很多思考,也和朋友进行了高质量的讨论: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根本上转变方向,让政策和制度去适应人口趋势,而不是把人口趋势当成“危机”来干预?经济生产模式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决定程度是否远超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否可能在根本上重塑我们对全球分工、人口流动和国界等范畴的理解?到底为什么会出现未富先老?中国和日韩以及欧美的人口变化趋势有何异同?一旦加入人口因素,整个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系统的理论思考马上又增添了许多不确定的成分,而家庭社会学和人口社会学又长期受到社会理论的忽视,必须保持关注此类话题!
03-16
喜爱CHEMISTRY
很出色的一本书,现在看也完全不过时,有理论有例子,有深度又会讲述的日本社会学丛书相对稀有,看一本少一本。
03-26
赫恩曼尼
该书初版于上世纪90年代,从“家庭的战后体制”这一概念出发,从日本家庭形态的变化、家庭内部女性主妇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夫妻关系的时代之变、后代养育的选择与挑战、养育老人的困境等诸多层面,全面细致地梳理了日本战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其背后的人口学原因。它不仅是一部扎实的日本家庭变革之书,还是一部珍贵翔实的社会学记录。它打破了“家庭危机论”的灰色调,以极具人文关怀的笔触向读者传达了这样一种声音:从家庭到个人的转变,从标准形式到多样化的转变,意味着家庭不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或者说,家庭仅仅是人生的一个体验而已。这一点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11-19
邱小姐的梳妆台
134合读。从历史人口学的角度以近代家庭的变化为眼描摹女性的「位置」,1975年为止女性劳动力率的迅速下降,「男性稼ぎ主モデル」和性别分工确立的背后,是日本战后产业升级过程中曾经在第一产业中从事农耕和家庭自营的女性,在丈夫们投入二三产业此类「生产市场」后,只能退居到家庭「再生产」领域,一并将家庭劳动彻换为「主妇劳动」后完成影子模式的定型。并且随着「个人化」的进程,小家庭的薄弱关系网使得育儿/护理只能由家庭中的女性一力承担。ps刚看到一个书评说落合老师是因阿利艾斯的《儿童的诞生》(因此也是家庭亲密圈的切入点,产业变化上也差不多,农业社会都是劳动力…)而所感…
11-29
维参
一场丰盛的社会学盛宴,以人口学为基础,撬动了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儿童和教育、现代性、老龄化、女性主义等方面,细致地展现了宏观视角和社会结构如何浸入个人生活,几乎可以用作教科书。
08-11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