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MaY°玫
    哀伤这词被用多了总显着娇情,但这书里的惆怅气息晕染得那么刚刚好。少女时期的爱得浓烈而不可,中年时终是一切逝去已成惘然。『二十年没有多长,不够我们脱胎换骨,只够我们世故些、困顿些、幻灭些。』02-04
  • su
    《哀伤书》比《哀歌》强太多了。不过《哀歌》的文字超好,记得有一句写海,“一片片云的白肉浮在蓝汤里”,这种句子此前此后都没有人写过。10-30
  • H3O | 花毛一体
    《哀歌》是诗化的爱情故事,正是「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怀一种愁」的样子。《哀伤书》就是完全港式的,现实感很强(无法不想象与作者本人是否有共同之处)的小说了。个人以为可以先当作两篇来读,再当作一篇来读,感觉还挺不一样的。09-17
  • 红皇后
    两段放在一起是绝配。让人既看到爱情,也看到人生。我们一生会经历一次创世纪般的爱情,然后再由时间为生命披上一层一层的外衣,直至看不到人生的底色,但是我们内心是知晓的。即使生命哀伤,我们依然会寻找爱情。09-16
  • 糖罐子
    3.5.“我的人生是破船,在七情六欲的海上,漂泊,漂浮”,上篇是迎向黑暗深处的不确定性,下篇是随波逐流,然而无论如何都是“船”的姿态。相对于传奇故事,钟晓阳更擅于写简单的几乎没有故事的故事,然后映衬内心的百转千回,或者说那种自然而然的矫情。11-26
  • 烂书。浪费时间,不知所云08-20
  • 晓林子悦
    《哀歌》是情稠的爱语,《哀伤纪》是琐屑的记忆。两部小说陈设相似,布色却大相径庭,人生每个阶段的心境不同,就连写作也有繁秾花艳与初老清寂的分别。09-08
  • 十年熬成肥婆
    "二十年没有多长,不够我们脱胎换骨,只够我们世故些、困顿些、幻灭些。"08-16
  • 叠字锦
    对钟晓阳的喜爱源于情怀。优渥的家境,少女的细腻,《停车暂借问》带着匠气的感人。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后半段中年人阅历足丰,下笔却再也没了当年的肆意。所幸,世事的锤炼使作家诗化了生活,所幸,一代又一代如她当年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将她视为情怀,映射香江褪色的绮丽与爱玲的余韵。10-27
  • emily
    人近中年,每日困于楼宇之间,似乎早已忘记青春的模样,爱情的滋味。翻阅小说,恍然有种青春的爱情的感动。08-23
  • 筠隐
    钟晓阳重出的作品,我偏爱《哀伤纪》。这更像是我们普通人的故事。上篇《哀歌》像一封长长的少时情书,泼泼洒洒壮怀激烈,满纸荒唐却金句迭出。下篇《哀伤书》则最大限度降低了小说本该有的对抗性因素,像是对平凡人生的妥协:“原来人永远有更低的低处可去,到最后什么都可舍。”这喟叹与《哀歌》的情感叙事形成了鲜明对比,却更富有撼动人心的悲剧性力量。09-04
  • 粟冰箱
    《哀歌》里的“我”只有“你”,之间还隔了一片海。《哀伤书》里的“我”却有小汶、蒋明经、占、死亡以及二十年的困顿与幻灭。就像严歌苓写过《灰舞鞋》,时隔多年又写了《芳华》一样,年少时的刻骨铭心,都被岁月蚀得千疮百孔,所剩无几。《哀歌》虽然落俗,却还能打动我——那些闪闪发光的情意。《哀伤书》却有些松散了,写这样的中年,夹杂一些年少回忆,笔法终究钝涩,倒觉得水平比年轻时离张爱玲更远。多年不写才华也会生锈啊。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