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刺槐物语
    读完后的第二天,欲穿过松柏树林却忽听得飞机轰鸣,我站在原地不住地颤栗发抖。书中所描写的空袭猛烈地朝我的现实撞击过来,我的大脑感到一阵晕眩。无处可逃,甚至连悲鸣都做不到。战争将生与死模糊,直面会嗅到注满铁锈的血腥味,有人称作勇气。我记住了车臣和沙利,以及那群惊慌失措的燕子。04-25
  • 巧克力热可可
    只有我会写燕子。因为我就是一只燕子。不是联邦的勇士,不是伊斯兰武装分子,而只是一只终于没能回到故乡屋檐下的燕子。11-01
  • 给公主泡茶
    三年前读了这本书 我记得描写里有尸体满天飞的场景 沼泽 燕子来了也不是春天02-27
  • Sandra
    故土被战争摧毁后,我就变成了一只不准时的燕子,记忆是碎片的,生活是编织的....03-11
  • nonentity
    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总让人觉得是纪实小说,很轻易把描写的一切情形当做事实,也许这就是切实发生过的事情,让我产生深深的共情。我理解了圣战、雇佣军,宗教纷争,政治紊乱,经济萧条,使战斗成为一种习惯和职业。俄罗斯从苏联继承的荣光也完全褪去,看到了这个民族的真相。再或者这是整个人类的写照,只是程度不同。“官方的事件报道:一个谎言堆砌到另一个谎言上,不仅不顾其真实性,而且根本不管其二手资料与一手资料是否相符。”“看到历史没有任何别的观点,除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的观点。”“为了让一个人成为没有灵魂的杀人武器,就必须贬低、践踏他的人的尊严。”“伪善和谎言,假仁假义的和平,口是心非的战争。”“现在有什么希望呢?明天最好不要来临。”08-26
  • goat herder
    在《一只燕子不成春》中,背井离乡的车臣人和与故乡难以割舍的血肉深情,在导弹的轰鸣声,在生死边缘的挣扎中,被细致地摹写出来。而《突袭沙利》则记录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一次战役经过。主人公塔梅尔兰是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学生,第二次车臣战争前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沙利。由此,他的命运及其亲朋好友的命运不由他们自己掌握,而是与独立的车臣伊奇凯利亚共和国和统一的俄罗斯联邦紧密地连在一起萨都拉耶夫并没有对战争做出道德上的判断,他只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领读者重新回到了战争的日常中;他也没有控诉战争,对最终是谁赢得战争胜利也并不关心。虽然战争都会分出胜负,但对那些将儿子送上战场并失去他们的母亲来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一样的——无论谁赢谁负,他们的儿子都再也不会回到他们身边了。01-04
  • 故乡,生养你父母的地方,永远是力量的源泉03-24
  • 昔风
    “看待历史没有任何别的观点,除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的观点。”03-22
  • 朱圆通
    书挺好,但是轻型纸的味道,尤其是放了很多年的轻型纸的味道,实在太难闻了!!!简直是生化污染!!!04-24
  • Leonardo
    几乎像鸟儿轻拂过海面般优美、顺化地读完了《一只燕子不成春》,然而后半部的《突袭沙利》就太像上个世纪的作品了。07-31
  • shazhouyue
    被苏联抱养的车臣知识分子在后苏联时代的拧巴。02-25
  • 荆红冰灵
    突击沙利写得很不错,主角以一种向心理医生倾诉心事的方式告白自己的心事,但似乎一直只能够在自己的民族与认同的文化间挣扎,最后达成以犹大共情的方式结束了这一切,在战争中他未曾坚定,反复的思考与反思使他十分痛苦,但对于故乡的热爱也使他不得不加入这场必输的战役。同名的与这篇比较确实差很多,可惜当时只读了同名篇导致对他印象不佳,在课堂上也没有好好交流11-09
  • 蜻蜓竹上舞
    在一只燕子不成春中,开始时燕子年年来,一片和平快乐。而战争爆发后燕子成群惊慌失措乱飞,对比太强烈了。在突袭一文中,这种对反战情绪更明显,最后两页描写了漫天尸体飞落的景象,让我很难受,有种身临其境的悲伤。作者描写真的很真实很细腻,很难想象在这个年纪出生的人还会经历这些。11-19
  • 苏斯洛夫
    一个车臣人的典型俄罗斯文学作品,《一只燕子不成春》的抒情感伤,《突袭沙利》的残酷哀伤,那些人那些事就像这个民族的一道道伤痕,从蒙古人的征服,到斯大林的放逐,再到俄国人的战争,苦难何时终结。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