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倾城之恋(2019版)
举报
书名
倾城之恋(2019版)
作者
张爱玲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530218624
出版年
2019-3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页数
336
定价
49.5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文学
小说
爱情
豆瓣评论
花屿读书郎
“ 世上的好人永远比真人多。”
05-02
兀鹘
感叹,还是厉害,之前就读过她的一篇《封锁》,其实是一个很《南方高速》的故事,但被她写得多了哀艳。一开始读《第一炉香》的时候被吓到了,红粉骷髅,触手生凉,冒着阴森森鬼气,想起来的是李少红那版的红楼。张对人间情爱的洞察真是一把冷冷的刀,斩得也太利落了,不得不佩服。其实我个人不太愿意看这种故事,太冷,让人觉得世上的人事彻彻底底地没意思,发怵。但说实话,趋从张爱玲式美学的人很多,写到她这种水平的,几乎可以算是没有,比喻可以学,叙事可以学,技术可以学,但不过都是找了把相似的刀而已,刀法是学不了的,王安忆的那部《长恨歌 》跟她比起来真的在各方面都显得啰嗦了不少,更何况张对汉语的感觉是对的,这么写也带着对汉语的自信在,语感好的作者不多……
05-18
饺奴
今年重看,感觉好像才开始懂她。明白了张爱玲写的从来不是过去,还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女人,过着她笔下的生活。女人的生存战争和婚姻爱恋,看张爱玲一个人写,就够了。《封锁》绝佳,《连环套》竟然有点三言二拍的味道。《倾城之恋》《金锁记》《第一炉香》也是妙绝。
05-05
鲨鱼指挥官
发现她最爱清醒的沉沦和机关算尽的悲剧。也发现自己最喜欢这样的她。
07-02
宋宋的白银时代
我第一次觉得张爱玲非常厉害的时候是因为读她写的《红玫瑰白玫瑰》,24岁就很懂人性,深谙男女之事,心智相当成熟。后来陆续看了一些她的中长篇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以外没有圆满结局,深情的女性总是低到尘埃里,且没有一个女性是独立自主的。原来张爱玲是跟鲁迅一类人,都是批判现实。只不过鲁迅更多地揭露社会现实,而张爱玲是通过婚姻与爱情辛辣地讽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落后及其对人的迫害。
08-02
阿吱吱吱吱挚
太冷了,就不能给点温情吗
09-30
豆友65469478
小时候读张爱玲眼里看见的是全是情爱 现在呢感叹张对人情世故了解的通透 刻画的几分狠毒几分阴冷 张爱玲承袭了红楼梦这一派 写的是旧式的故事旧式的人 作家笔下的人物心里总得有几分扭曲 不能直率不能坦荡更不能见了光 都是可怜人 为这儿点私心私欲活的狼狈 倾城之恋里的情话真妙 句句戳我心尖 金锁记是经典名篇了 病态的社会里又怎么会有健全的人 连环套里的霓喜像个商品 从十四岁起不断易主 男人靠不住 但是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然不在了 自己的女儿或许又是这样的循环 张女士真是个人精啊 我实在觉得一般的男士完全入不了她的眼 更不是可以较量的对手 这样的才华过世俗生活怕是要糟蹋了 但身为女儿身才华又不及美貌值钱 任你再聪明再有手段也需要年轻美貌的加持 张女士看的那么透深 人生也不是你想选就有得选
12-29
粟冰箱
借着新经典赠书重温。以前总感觉流苏跟柳原结局是好的,但总差着什么,令人有点怅然,有点抓挠不到。但这次深深觉得流苏已经很幸运了,毕竟如我们一样的大多数人,连“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都不曾得到。
09-25
美牙
虽然有虱子 但好在还有华丽的袍子遮盖 更多的人 只是破烂的袍子上自然生长出来的虱子 曲折细碎 绝处逢生 生不快意 才是真实人生
10-13
沈闰生
张爱玲早期的才华,像蹒跚学步的小孩,还不懂得收放自如,随时以扑倒的姿势向前撞,一不留神就和人撞个满怀。看得出《茉莉香片》和《心经》有强烈的心理学表达,是在人和外景之间嵌入一层雾沉沉的玻璃,就和自然有隔阂;《第二炉香》也是。最难得《第一炉香》,雏凤发声已将男女的周旋与拒迎写得如此老辣,不声不响就溺毙一个传奇在月色织就的夜河。
04-28
维城乱马
读张爱玲的小说我仿佛回到了最初接触小说的少年时代,对所有内容啧啧称奇且深信不疑:这对话、表情、动作、神态,甚至心理活动,若非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抑或亲身经历,哪能写得如此细致和真切?
02-21
阿尔伯特卡埃罗
重读张爱玲,读得特别仔细。已经28岁了,和白流苏一般年纪,倒觉得白流苏们并没有学生时代想得那么可悲。那时候也真傲慢,还不能明白,任何年代、任何地方、无关性别,生活总是不易的。张爱玲笔下的女人起码知道为自己打算,求仁得仁,她们还是有生命力的,轮不到我同情。
06-15
一朵云
微信读书的好处就是可以做很多笔记看完也可以立即写书评,补标。触目惊心的世间百态,深入刻骨的悲凉荒唐,凌厉如匕首细腻如发丝,思思绕绕千疮百孔,吃一口蜜糖灌一口穿肠毒药,看的这么透彻这么鞭辟入里。爱玲究竟是怎样的心才能写出这样的文
05-11
长眠
读到了女性独立自主的重要性。男女之间的情爱,折磨人,又往往没有好结果。这些故事的内核,到今天也不过时,仍然真实得刻骨。
04-21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