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Lagom
    折射百年历史变迁~ 愿岁月静好,浅笑安然。11-14
  • 好圆圆
    人的故事比建筑的故事更好看。10-17
  • Ch69
    一本很好的口述史。了解了网红大楼的住户过往,一波波回忆杀。文后还附有相应的活动文案,非常有心,可以作为类似活动的参考。 看后非常想了解沈仲章这位传奇老人的故事。要了解沈仲章老人的书友,同时推荐《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一书,老人小女沈亚明(第一位口述者)所著。10-16
  • 某羊
    从租界高档公寓到敌产、到房管局产业、到市场化的老洋楼,再到如今的网红化地标,武康大楼的身份变迁折射着近代上海的风云变幻。然而正如书名所呈现的,比作为蚌壳的建筑物更具价值的是其中的珍珠——来来往往的住客们:居民们各色的经历构成了他们的个人生命史,其中点滴的共同记忆记忆则汇聚成为大历史——一座城市的文明史与多元性即体现于此。除此之外,还有两点印象比较深刻:1.童明教授对于武康大楼“网红化”的乐见其成及其历史文化逻辑,蛮有启发性的,特别是在如今对“网红地标”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的情况下。2.后半部分相当完整地保留了武康大楼居民口述项目的工作记录及重要文件——虽然降低了可读性,但对入门者来说确实善莫大焉,毕竟你的老师也许会向你传授田野和口述史的经验,但他们通常不会手把手教你写相关的材料嘛~10-29
  • 流氓兔2024
    49年之前,老外业主置业倒闭把大楼卖给宋美龄的二小姐,之后就不断的易主,不断的更换主人,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算的到最好的保护,这里的百姓也是其乐融融也让这里的大家族故事有了一点点生机勃勃。武康大楼以前的名字很有特色,这属于法租界时期建设的建筑物10-29
  • anchor
    住在一栋大楼里的人,回望过去会有怎样的记忆,一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会左右他的记忆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这些对同一问题的相近或不同的回答中,内涵丰富,如同人生的万花筒。12-11
  • 我有话要说
    作为一个选题还是很不错的,但材料一点儿不处理也太糙了,非历史学者来做果然是不行。采访者甚至曾在提问中断言一句“档案是可靠的”,这发言太史盲了,无法忍受。另,沈亚明口述那一章中曾说“沈克基医院”,错了,当为“孙克基医院”,这个错没审出来,也离谱。04-20
  • 小茉莉
    修订版比原来的《住在武康大楼》更好。这样的书很珍贵。11-16
  • 我的心爱着世界
    虽然口述历史是一种新的形式,不过很多采访内容并无实质信息,对于一个非专业读者来说,感觉属于看完就算的水平07-06
  • 小茶
    基本搞清了武康大楼的产权问题,引申到上海法租界其他老房子,终于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没钱没名不上班,还能住市中心老洋房。09-14
  • 十九
    可读性不高,就是一栋普通的老楼罢了09-15
  • Jenny007
    武康大楼,作为当年法租界里的一座独特的“邬达克式”建筑,虽经历一个世纪的洗礼,但依旧老而不朽,熠熠生辉…本书以【在地居民口述史】的角度来呈现岁月在武康大楼留下的种种痕迹。丰富的多样化居民群体,也给建筑本身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底蕴。建筑就像人类一样。外在的模样仅是一副驱壳,这仰赖于周遭环境条件(如童明先生所讲的【场所精神,the spirit of place】)与建筑设计师的理念风格和技术水准。而其深具包容性与多样性的内涵才是这座建筑真正历久弥新的【灵魂】所在!其中,陈丹燕老师与童明先生、沙永杰先生的对谈格外吸睛。他们从建筑设计、人文理念、城市规划与经济回报性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讨论,让这本口述史更添学识与专业厚度。时代变迁…但武康大楼所蕴含的上海精神与上海的现代性却始终未变。07-03
  • 新京报书评周刊
    近百年来,武康大楼经历了民国、抗战、解放、新民主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大时代的风风雨雨,里面的住户就像轮船上的乘客,上上下下,来去匆匆。” 宋庆龄、孔二小姐、赵丹、王人美、巴金、郑君里、孙道临、秦怡、谢晋等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曾出入这座大楼。武康大楼不仅吸引了当时的文化演艺界名流,其中居民的身份也丰富多样。陈丹燕以上海为主题的系列创作,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持续20多年。复旦大学教授严锋曾说:“相较于单写上海历史、报告文学或写上海题材小说,陈丹燕的非虚构系列通过个人回忆、采访、回忆录、书信、照片等去拼贴重构出更合乎逻辑的想象,创造再现了一个上海的世界,将个体对上海的认识和记忆纳入到超时空的关系当中。”07-04
  • 我是一棵儿葱
    没读完,结构像工作报告,提不起兴趣03-08
  • hippy
    较差,太过碎片,不值得读。12-11
  • 那口虫
    城市里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商场!真的!!!12-27
  • 密叶猴耳环
    开篇就是沈家。不过这本书做得太粗糙了。历史可以口述,但文本尽可能精致,别通篇把采访的原因也陈述出来,因为整本书都是按这个思路编辑制作,开篇也写清楚了,就不要在个体采访中重复,还有很多无用的口语表述,比如“然后”之类的。感觉好啰嗦,有些篇章就是语音转出文字。不进行一些编辑加工吗?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