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阿波罗
    老生常谈,根子不变,诊断书再开也是白搭,至于病灶在哪儿,呵呵05-19
  • elimu
    kindle版5.99|不知道怎么评价好,干货。目前教育问题的形成花费了千年,想要解决的话,至少得好几代人百年以上的努力吧。对于教育部改革高考还是很赞同,但是按照现有的改革计划,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或者说是略微缓解) 还好自己高考完了…。走在稍微前端一点的路上。但是总不踏实。04-23
  • MONSTER
    有些文章还行,有些文章纯属不着边际闭门造车,中国式夸夸其谈的专家。10-29
  • Sisyphus
    若少年时看到这种书可能又会高潮一下,现在只觉得这些看似鞭辟入里的分析实则不过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自大,秉着一种“就蹭蹭不进去”的态度起一个十分唬人题目,说一些浮于表面的现象,一味的宣泄情绪解决不了结构上的问题,更改变不了社会,充其量只是为抱有同种焦虑的普通群众开一个精神高潮的口子。大众和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心和担忧可以理解,用加缪《西西弗神话》中的一句话就是,“对迷途于世的人而言,这忧虑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恐慌。但恐慌一旦意识到自身,便成为焦虑”,“千方百计使忧虑普遍化并使之越来越沉重时,烦恼便显现了”。08-05
  • greenhands
    鞭辟入里!强烈推荐!01-20
  • 殷克夏
    如果作者本人是一个科学家就更有说服力了;目前来说,只是一本高端一点的心灵鸡汤。04-06
  • 马小跳
    中信能出这种书,也是让人虎躯一震,真的是人不可貌相12-28
  • 骑士的蒙太奇
    可能是本年度看的最好的一本书。02-15
  • 万泉河名媛
    花了两天躺在跑步机上看完此书,并不觉得郑先生有特别的见地。现在在中国批判教育失败似乎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本身,而郑先生的书也就是为这种政治正确添砖。问题是全书行文非常松散,很多政策性建议都未完全想明白。最可笑的是解决分流问题,郑先生提供的思路是“接触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这样每家几个孩子都不必去走高考独木桥。问题是...这样走独木桥的人数还是一样多啊,如果不是更多的话。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开头对于素质教育从何而来的溯源,包括对于素质教育是个伪命题的讨论还是很有趣的,无奈此书还是烂尾了。另,感觉作者的精英历史观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这么重要的论题居然没有进行哲学讨论,只是一篇附录解决了,恐怕有点轻佻。12-29
  • 二赫
    有些地方发人深省,有些地方确实空洞苍白太过主观。整体来看还是值得一读。教育只是一个维度,其现代化无非还是从此维度抵达自由化罢了。03-02
  • 欲海奇男子
    本书的功绩和分量,并不在于其深刻程度,而在于,它是为数不多的、对教育领域有探讨兴趣的普通民众所能接触到的“入门”书,由此书的参考文献所迁发,读者可以极大拓展自身的探讨和思考所覆盖的范围,窃以为这才是本书最大的亮点。05-10
  • 韧勉
    一个好的社会学家一定是个能够旁征博引的扯淡的公共知识分子,郑也夫用他超强且专业的读书能力与超强的创造力创造出这本书,全书文笔流畅,每一章后面的参考书目外加个人的读书心得功力深厚,最后发现此书乃合格的中国的教育社会学专著。10-26
  • 囧才才
    通篇充斥了以下痕迹:当需要从“理性分析/情感宣泄”、“理解现实/批判现状”、“解释概念/堆积名词”、“讨论如何实现N+1/质问为何不达N+10”中做出选择时,作者似乎都选择了后者。08-12
  • Ray
    通读一遍,叹服不已,有力有理有据的好书,堪称典范。病象、病理、治疗策略三位一体,首尾贯通,虽于策略面稍弱,却也标示了路引。沉一沉,想一想,以期再读。04-12
  • GoodMorning
    这种全书都找不到连续的几页是没有嘈点的书真是神书啊,对郑也夫的崇敬之情一扫而空。国庆会写篇书评狠狠揭露这本书的无意义,不过想想还要在这种烂书上浪费生命就神伤。09-29
  • 河南
    郑老师帮助过书,为此永铭于心的同时,不敢启卷,恐有损心中至善感觉。夜中粗翻,大启神思,重其立意与锐气。他老立论,当年不喜妇女回家说,此时亦不全认为实盘可操作,但捉到问题和要害,敢言的力量已可使人起立,以示敬视。04-09
  • 在行
    1.学习(自学与复习,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法),2.精神世界或人格(知情意:①理智、情绪或情感、意志,②运动与呼吸、情感、励志),3.兴趣(好奇心,感兴趣与无趣(过度复习)),4.创造力09-01
  • 铁石心肠的西西
    对于分流一章的内容我不是很同意,你要在国家层面上去考虑如何进行社会管理,这个思路可以参考,但德国的分流10岁开始还是太早了,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就要决定自己以后的人生。书中的诊断是很深刻的,但落实到个体谁愿意成为国家管理控制的牺牲品?书中一以贯之的态度是对学生采取“自由自在”的方式,提供选择而不是强迫,一切都在这种态度中自然生长,初衷固然是好,但对人性还是过于乐观。书中的观点对于晚熟的人是尤其不客气的,因为作者的精英史观,也难怪他偏爱天资优越的学生了。关键是我们的小学中学教育并没有提供自我认知的途径,政治与教育结合的过于紧密以及家庭教育的缺位都给个体的自我认知设置了一定障碍,加之相抵抗的文化力量弱,又无宗教信仰,一切都长久的在混沌中几乎是最普遍的现象。12-31
  • 邝海炎
    郑也夫跟汪丁丁一样,谈中国问题多隔靴搔痒,但挠到痒也是本事,他们介绍的生物学知识挺启发人的。为何说毒品是“借来的激情”?因为艺术文学等激情享受需操练学习,要靠生产者的想象力去生产。而偷懒者没耐心学,只好通过毒品、开车、购物、看毛片等新奇渠道去刺激,这不是内生的激情。《当北京遇到西雅图》里,汤唯疯狂购物打发无聊,可结果怎样?仍然解决不了心理需求。按照西拖夫斯基的观点,这是一种无技巧的趣味刺激。人文教育最主要是训练消费技巧,为享受各种趣味刺激做准备。等你学到了珍本秘籍的鉴赏,哪天你见到珍本,你的想象力就会帮你与珍本建立切己联系,产生愉悦感。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