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一头蚂蚁
    非常好的一个捷径,对我来说08-13
  • 夏至长安
    一套口袋书,讲得通俗易懂又言之有物,很适合作为高中或者大一的入门读物~01-02
  • hanson
    回顾了当年学过的那些篇目,厘清了一些基本的谬误,增长了一些国民应知的常识。12-15
  • 猫咪大官人
    国学入门好物啊!!!04-01
  • 希米格
    我竟然十本都读完了~~01-19
  • 向北向北
    一整套总算读完。读这书不需要太多古典文化基础,学过初高中语文就够了。作为传统文化普及读物,这套书每一本都浅显易懂又不失深刻,抓住了经典的精髓。杨照文字也好,很适合高中生放假在家一气读完。08-21
  • 宋钊
    看完了三本,内容好,装帧更好,外出旅行必备佳品。08-08
  • 草垛儿
    非常好的导读,并且提供了非常好的看待经典的角度和历史背景08-17
  • 晓林子悦
    开本小得出乎意料,口袋袖珍本,排版也非常稀松,完全可以集合成一本。这10册248元的定价略坑啊~内容不错,简浅易懂,杨照的经典阅读推广做得很好,学习了。07-27
  • 王皖
    一周时间读完前六本,通过杨照深入浅出的领读,为我们展现了经典的魅力,尤其是对《诗经》、《论语》的导读,让人耳目一新。《庄子》玄乎,有点难懂。《战国策》精彩……05-12
  • 任仁忍
    欣赏杨照老师对待历史、对待经典的态度。对历史信息的质询有理有据,态度鲜明、语言平和。目前只看了《论语》 《老子》两本05-25
  • 不许无聊
    适合入门,特别说明是“选读”。每本书前面介绍此经典的背景知识,写了什么,我们读什么。后面通过选读,讲解读法。一般人重点看的是前面部分,后面做了解。04-29
  • 显微无间
    不建议青春期外的任何朋友阅读,作者以管窥天,以锥指地,颇有当代学人解读古人的风范05-05
  • bird
    十册拆开,只三五万言,这部庞然巨著就格外好读了。它是给读者提供一个阅读经典的方式,没有表音系统时的《诗经》,我们该怎样把诗文前后自然与人事结合起来?读孔孟不联系对话的语境,便当成真理来批判,这样是不是遮盖住了蚌壳里的瑰宝?强调经典的现实意义,古为今用,霸道且抹杀了流传下来的重要讯息。把经典放回历史,找到它们的位置。可惜历史中的文本又充斥着太多伪作篡改,抬高和贬损,解的深浅似乎都极易误入偏颇。所以我更着迷杨照在每册前一二章的总揽、不涉具体文意的分析思索,后面对段落的解读只好辩证有理细听,不明就里大眼一溜儿。待日后重读几章,大有裨益。01-18
  • hskeuvs1526584
    太好看了,太喜欢了,爱不释手,手不释卷,津津有味01-03
  • honema
    大部分人对中国经典文学的理解还停留在高中课本的水平,也就是说高考结束后汉语文的学习随之停滞了,导致结果是“国学大师”泛滥,国学被任意解读。杨照这套《经典里的中国》易读且对古典解读精深有趣,有助于消除当前风靡的国学乱象。03-23
  • Sylvia CHEN
    2016年阅读的最后一套书。个人非常喜欢杨照老师阅读经典的角度:经典并非遥不可及------孔子及其弟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和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以及诗经里的平民百姓,都是时代里有血有肉的人,其思想和言行,无不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以及所处阶级的思维方式。所以阅读经典,与其抱着必须从经典里获取对现世有用信息的心态,还不如敞开胸怀去了解经典里的人物,这样自然能发现经典的趣味性。非常认同杨老师的观点,以现世的需要去套用古人的思想,真的是狂妄至极。所以,这套小册子提供了一定的广度以及有所限制的深度(经典还是必须自己去阅读原文,而非去阅读别人解读经典的思维),让我对古代圣贤改观不少,而且还想继续深入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推荐给对经典古籍知之甚少的书友,或许这是我们爱上古籍的开始。12-31
  • 六月振羽
    之前有孩子(中学)问读经典从哪开始,我的建议是先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作导读。现在可以加上这一套。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