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电子书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1917年3月
反馈
书名
1917年3月
作者
威尔·英格伦
格式
EPUB,AZW3,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521742152
出版年
2022-7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页数
409
定价
78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历史
文学
豆瓣评论
单衫杏子红
路遥最喜欢柳青创业史的一句话,那就是““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其实把世界历史比作人生,关键处也就那么几步,这本书写的就是那几步中的一步。过去不了解的一段历史,仿佛身历其境。
08-05
sk小阿坤
对一战有兴趣的朋友读一读这本书!很精彩,很刺激!
09-06
贫穷的白痴
K17 596有点《弃长安》的味道
03-26
赶去冰山种花
比较应景的一句话:“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这样的想法:与其候敌来犯,不如御敌于国门之外”“1917年的教训告诉美国人,美国负有在境外拨乱反正的义务,以及随时随地保卫遭受威胁的民主价值观的高尚指责
08-02
⚡️
“一场重大的政府危机何尝不是一场大戏,需要大量舞台技巧。公众几乎感觉不到,在舞台两侧或幕后,一批演员正在等着登台亮相。他们同样感觉不到,直到这场戏落幕之前,有多少人正在那里候着,而说出正确的台词,又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一场牵动全球的战争何尝不是如此,普通人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就被轻易裹挟其中,却不被听闻。
03-02
潇潇雨
一代圣人威尔逊现形记……
02-27
心有猛虎
美国一战时参战的前前后后。
02-03
嗜睡症患者
试图把1917年前后美国和俄国的历史串起来。写得零碎了一点。
01-14
药罐子的日常
对于战争,几乎所有人都是深恶痛绝的,我们在过往的历史学习中多少都了解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但是这个三月,在历史上改变世界的一个月却教会了我们更多。当我们回看历史的时候,当我们拨开血腥的迷雾,我们就会发现在战争中有太多太多的决策在影响着人们的进程。
08-06
xtlt002
谁都是历史的过客!忘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既无聊又可恶——写给我心中的1917年3月。
07-12
鹤见孤山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那段历史
07-13
小镜子
之前只关注美国对于一战的影响及其事件。因为一战背景太过宏观,以至于对美国国内很多事都不太了解。本书从各个角度叙述了美国当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美国为何加入一战,本书给了完美地解释。
08-03
刮来的那个谁
对于历史,我们需要沉浸进去,设身处地去感悟,去共情。对于现实,我们必须抽离出来,在知晓细节的基础上去用宏观视角去观察,去判断,不能被繁杂信息和感觉迷惑,这样才能更明白的生活。每个人的现在都是历史。最后还是基辛格说的对——“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
09-15
自有我在
威尔的这一本书《1917年3月》用非常有画面感的故事,给我们讲述着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对于历史书上可能仅存一两句的事件有了更深切的理解,让历史回归历史真相,让真实展现历史应有的魅力。这一本由日记、回忆录、口述历史和报纸报道的梳理构成的真实历史,现在读来也就更有代入感、更有历史反思。
09-12
两块方糖
记录美国百姓在参加一战前经历了什么。很碎片化,看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在战与不战之间,还充斥着阶级、性别、种族等等的较量。
08-29
幸有我来风未孤
没有读到最后,其实并不能明了作者写书是有反战内核的,但这些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事件和言论呈现于此,确确实实让人可以相信到当时这些人在一战背景下的各有所求、踌躇满志和犹豫纠结。一战源于后起之秀德国和老牌强国英法的利益纠葛,萨拉热窝事件作为导火索,引燃了这些纠葛火药,让全世界的主要国家纷纷参与这场震惊世界的大战。战争是一场巨大的人为的灾难,不断提示着我们和平的可贵,而真正的和平需要存在于绝大部分人的言行举止之中,才能让这和平具有长期性和坚实性。坚持和平比拍脑袋战争更为艰难,需要你我,需要世上所有人来互相尊重和理解,这无疑比一方的主观发动战争要轻松的多。不过,爱好和平也不等于任人欺凌,在必要的时候,我也会支持战争,因为我也理解“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08-13
两次晕倒在厕所
一向喜欢这种用年代命名的历史写作,1453、1492、1588、1688、1789、1913、1914、1945这些年份都被作为标志性的历史图腾用于呈现历史的多重面向,一种需要极强驾驭能力的微观历史写作。《1917年3月》围绕一战中的俄国二月革命和美国参战两场几乎并行事件进行历史切片研究,作者对档案的详实梳理和对叙事的精密把握这份切片呈现出三棱镜反照下的绚丽效果。纽约的女权议员兰金卷入反战主战争论、莫斯科的康塔屈泽纳公爵夫人的不当华服、柏林的大使和记者门肯对德国的深深眷恋,还有大西洋的潜艇战、墨西哥的电报阴谋、欧洲的流亡革命家,一幅细节饱满的混乱世界全景素描。
08-09
起名字很难的
不容易读。尤其是对我这个没啥文化的人来说。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件事情背后的影响因素众多,宣传很重要,得学会开口学会说话。有目标,为了目标努力应该还挺有意思的吧。还有,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所以再自在些吧,很多事情不用在乎。
10-24
东林皆石
1、普利策奖获奖记者威尔·英格伦切片分析这个改变世界命运的月份(美国参战与俄国革命),讲述了众多历史参与者领袖军人和平主义者活动家革命者和反动者的个性思考行动与对未来的预测,展示了他们的成败得失如何构成我们复杂的现代世界的起源故事。2、微观个体叙述:“无论记录对象的身份是什么,他们首先都作为个体保有个性。个体性格与时代背景交相辉映,最终既放大了个体个性中的极端点,也助推了时代的变迁。具有关键作用个人性格的影响总是更为突出。微观叙述还能突出关键性小事的作用。许多重要决策当然是慎重思考和反复推敲的结果。但是真正按下按钮那一刻,又有很大概率受随机事件影响。无论人如何理性,总是避免不了感性影响。而这种影响下人的反应,最终作用于大事件,由此而生的巨大影响往往令人唏嘘…历史不是被决定的,而是被记录的”
11-05
zlib
看了几十页,看不下去了,啰嗦+琐碎,不适应这种书籍
10-28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