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焼きたてパン
    翻译就不能找一下引用里的中文原文么……用拗口的翻译体来写明时期的人说的话您不觉得别扭么……07-18
  • 氷恐竜介
    呃呃只看了第二章就找到一個翻譯錯誤 原文:They secured a firm place in society [...] and, unlike some religious associations that also had the welfare of the common people in mind, they generally won the legitimacy in the eyes of officialdom. 譯文:它和一些在官府眼中屬於合法的、考慮普通人的宗教組織還有所不同 05-13
  • 恶夫
    一般般,对善会起源的论述存疑,放生部分还有点意思……p92“高的攀龙”应为“高攀龙”,p353“哈维马斯”应为“哈贝马斯”。地图最好还是放前边吧,我这种历史白痴,要是不看地图还以为南直隶是河北南边呢……07-16
  • 一乘寺绿狗
    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施与别人帮助,在前近代,承担慈善工作的身份是多样化的绝不仅限于国家。只读了前两章,作者写的有点混乱,也没有试图去界定“慈善”的边界,就展现了“慈善”同晚明各种思想相勾连的可能性。05-14
  • 太一
    宋代士大夫行善重阴德。大半部书都在说祁彪佳。11-23
  • 子明
    之前匆匆一阅,这次专门为了写某篇文章,再细读。12-12
  • 小布
    虽然翻译不佳,文笔也有些枯燥,但是理清了还是很好的社会面向的个案研究。晚明慈善事业的来源有传统经典的激励,对个人形象的彰显,皇权的彰显等权力因素,但信仰力量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晚明士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更加强了他们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和对信仰的追求)。善会背后表现出地方共同体的自豪感,也可使得行善者得以进入公共社会的中心。官方对于善会的支持也帮助善会在更大范围内起到更大的作用,而善会处于上层和底层的中间位置也可能招致官方的干涉和制约。而到了清代,善会阻止迅速商业化和政治化,从而成为令人生厌的道德说教。07-03
  • 恐高的鸟
    不是我喜欢的题材,他虽然写得很认真,资料也充足,但不太好看。08-05
  • 优雅骑士
    晚明时期,随着精英阶层的边缘群体的等级日益分化以及家族之外社会连通性的不断增长,大规模的慈善活动得以此起彼伏的涌现出来。通过行善,当地精英的边缘群体能进入财富、公共关注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这就促使他们广泛参与到慈善事业之中,并在政府与地方之间以及公领域和私领域之间维持着有机的互动。清代随着商人话语权的提高和国家力量的介入,精英阶层的领导空间大为压缩,不再扮演主心骨的角色。同时,在晚明的慈善事业中,并不存在一个公私分明的公共领域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相互交易和协商才是社会主流,而为了使行事合法化,赢得合作,士绅在主导慈善事业的时候也需要援引官方在安民、安保上的权威,寻求官府的支持,这些均表明公共事务和公民社会的概念并不适用于后期帝国时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地方士绅填补官方权力真空的说法也难以成立12-05
  • YWF
    要把中国的慈善事业放到自身的历史和实践脉络中观察,晚明士绅主导的地方性慈善组织与活动具有跨地域 跨阶层性,更是一项具有理念反思和文化创新意义的长久事业。行善的意义,策略和思路的争议部分最有意思。慈善不仅是维持社会秩序,民众教化的手段,从更为细腻温情的角度来看,慈善更是士绅们实践所学,追寻信仰,获取人生价值的过程。这一视角反映出中国慈善具有内生的价值理念。另外,要基于具体的社会变化机制来解释晚明慈善出现的的新型组织和理念:边缘化的儒生阶层—商人阶层兴盛,以及上下关联的阶层网络——解释放生会 同善会 广仁会等组织特征。01-28
  • 朱颐钊
    在对问题意识的展开与对史料的解读上面,颇有可议之处。不过也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及相应的故事。03-18
  • soloye
    进入清初以后,商人逐渐取代知识精英,原因是由于国家的介入,留给知识精英善举的领导空间极为缩小,商人阶层得以进入并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没有明确提及的是,读书人在王朝初创时是受到严密监视的,特别是外族政权。04-26
  • 江海一蓑翁
    以流畅的故事体笔法,讲述了晚明时期江南地区掀起的慈善热潮。尽管写作方式是故事体,但作者的讲述都是建立在善会演说记录、管理细则、劝善故事、日记等第一手史料的征引和整合基础之上的。细节丰富,描述生动,有力挑战了西方之前关于中国没有慈善传统和慈善思想的学术偏见。07-22
  • 纪恩同学
    鉴于作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个书总免不了会有一些影响力,但写得真是很枯燥。。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