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马贤荣
    说句实话,没怎么读懂。也许只读懂关于聚落那篇。06-19
  • 赵小家
    当我不断学习 却发现自己越来越迷茫 当我见识的越多 却越觉得自己对于基本概念的缺乏最基本的掌握 于是回过头来 去学习最根本的东西 同样是对于一些概念的阐述 没了其上的意识形态的帽子 尽管有些章节因翻译而不甚通畅 然瑕不掩瑜 后面有关于聚落形态 管辖体制 传播与信息交流的部分 作为基础阐释尤其的精彩 前面的考古学史也算是厘清了英国和美国考古学的两大系统 05-23
  • 趴趴熊
    读得不太细,但也总算按照给自己的规定时间读完了。总的来说这些文章没有超过《考古学思想史》课讨论的范畴,不得不说她讲得真是好哎!从这批文章来看,族群的确是考古学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但令人沮丧的是,却未必是考古学材料能够解决的问题......学习如何提出自己的材料能处理的问题也是考古学不断在努力的事情。最后想说,20世纪真是考古学上群星闪烁的时代啊!也可能是我对现在的外国考古学界正在发生什么知之甚少......好想多看看呢01-20
  • 凈名疏
    两年前(?)的时候翻的是蒋祖棣版本的,当时由于对考古学理论完全空白加上翻译水平太烂,完全看不懂翻了几页就放下了。这次重看了陈淳版本的《时间与传统》,建议先看陈淳的一些考古学理论的著作,很多内容都是渊源于此书。如果实在不行了话,我觉得只看陈淳十几年前发表的《导读》就够了。03-14
  • 鹭岛小姐
    介绍了基本研究方法和各种流派差异,入门好书。作者属于没有什么才气,但是学养比较深厚的人。洋人的观点的抛出,都是根据案例来得出的有限定性的结论。但凡有谁提纲擎领一点儿就是翘楚得不行了,可见历史诚心要犒赏那些挣破思维模式的创新,哪怕只是那么一点儿。06-28
  • 蝶蝶不休
    不适合开窍用,自己琢磨吧12-16
  • 开司铃
    停止吧青年考古学生们,别再污名化传播论了。12-23
  • 雲軾
    经典之作,若是其中有益之处能成为吾国之共识,则考古繁盛之局面,当远盛今日。10-20
  • 单个一
    最近又看了一遍。对Trigger 越来越认同(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可能是因为赞同考古学是作为人文学科的考古学,而不是科学的考古学……所以才会那么喜欢他吧……08-27
  • 殷顽民
    91版译毁了很遗憾,那时国内确实急需这本书的方法和理论科普。20年后终有机会另起炉灶重译,今天再读,各篇无论深度和时效性已经不够看了06-03
  • 爱猫的浩子
    大三暑假硬啃过一遍,很多东西都忘记了,估计已经化在血肉里了。最近重读,发现不少有用且有意义的东西,Trigger提到的很多概念,当时不太理解,现在基本能理解了。此书不宜作为入门读物,其理论逻辑的连贯性是不如考古学思想史的。但对于研究考古学的考古学者,此书必读 。07-16
  • 溪云
    道行不够,消化困难。。。看来不能一上来就看大师名著-_-|||05-18
  • Theta
    还是找本英文版对读吧04-17
  • 废宅朋克少年遊
    (南大图书馆)粗略翻看一遍,尽管陈淳老师已经翻译的很好了,但是依然基本处于懵逼状态。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这辈子不可能放弃的,硬看又看不懂,只有看看译介后记,才能了解一下这样子,外国这些考古学家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看的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