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土呆
    解惑了。以前的认知是,时间是度量单位,是变化的副产品,没有变化就不存在时间。后来到引力和时空弯曲那里就一直过不去,原来是没有把“我们谈论时间时到底在谈论什么”搞懂,这本书终于帮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06-26
  • 某四
    【2019084】怎么会有如此硬核又如此温柔的科普著作啊,写得跟散文诗似的……不断被发光的理论和精妙的比喻惊呆,读完发了好久的呆,然后一边团拢被震得稀碎的三观(碎了,真的碎了,随着“时间以不同的速度流逝”,“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分别并不存在”,“共同的当下并不存在”这些对我来说太过“新颖”的结论而碎成了粉末),一边不停慨叹宇宙的浩瀚与时间的性感,恍然大悟原来《爱因斯坦的梦》和《你一生的故事》并不是瞎编的!【喂】讲“时间的重建”的章节确实不太好懂,作者甚至建议那些觉得“难读”的读者直接跳过其中两章……但整体是非常“好读”的,常有些旁逸斜出的迷人抒情。卡洛·罗韦利也刷新了我对科学工作者的刻板认知,总体感觉,不读普鲁斯特的贺拉斯迷不是好物理学家……他讲出了“世界由亲吻的网络构成,而非石头”这种话哎!07-29
  • 安提戈涅
    本学年最后一期读书会的书目。每次读科普,都有天地一宽之感。文哲中有大量关于时间哲学的探讨,但是如果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时间,就会发现人文学科的时间认知基本上都是经验主义式的,也就是《时间的秩序》中提到的亚里士多德或者奥古斯丁的那种理解。物理学对时间的理解是反日常与反经验的,本书从热力学定律与量子力学两个角度来介绍时间,得出了时间是“分立的”、非绵延的、“现在”是不存在的、组成世界的是事件而非物等等颠覆人文学科认知的结论,这使得读者具备了双重视野来理解世界。表面上看,人文与科学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但实际上,物理学通过熵等概念揭示的宇宙从固定到流动性、从确定性向模糊性和混乱性的变化,与文人领域的发现一样:在二十世纪的文学与哲学中,发现模糊、不确定与断裂,其实也形成了一种新的认识论共识。07-12
  • 支离疏
    本书与我的期待存在尴尬的偏差,是我尴尬,不是书尴尬,书很厉害,但我白痴,对数学、物理真的是毫无天赋,只能用主观的、偏浪漫的、注定存在大量误解的想象和臆测去努力理解。作者博学广识,诗歌典故信手拈来,在艰辛深奥的时间科学之旅中让我可以抓着喘几口气。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世界是由事件组成的,而不是由物体组成。这句话可以嚼好久好久。09-17
  • malingcat
    不敢说全读懂了,但读懂的部分过于震撼,让我想起金刚经来。这是一种哲学。07-22
  • inocin18
    语言依然充满诗意,阅读近乎朝圣,最后一章更是读得我时哭时笑,活像傻b(最后一章我指的是the source of time,不是the sister of sleep,which我读得totally confused,有点像last words...)。有冗余之处(因为他知道的太多,想说的话兜不住)但还是带给我阵阵眩晕。试想一下,一个人一辈子用最生硬的方法研究时空,最后悟出宇宙在自己身上,通透的那一刻清风拂过,星河降临于身。07-07
  • blueshadow
    诗,哲学,物理,在顶端汇合在一起。这就是宇宙自洽的美学,时间的秩序。09-30
  • 浩哥爱读书
    敲下这行字的自己,已经算过去的自己了。07-19
  • danyboy
    物理学与哲学结合的实在精妙,笔触又是如此的感性多情,用典丰而不滥,隐而不显,是近期读到的最好看的书,有些段落反复把玩,不忍释卷,如关于“存在和生成”的表达。或许是得益于译者,与以往科普译作很不同的是,词句十分流畅,意义清晰。书分为逻辑严密的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现有物理学的定论解构了常人观念里的“时间”,道理虽不新鲜,但讲法清晰易懂,毫不晦涩;第二部分则是通过物理学推论沉思不考虑“时间”要素的世界本质,作者赞同的是圈论而非弦论;第三部分则就“人类何以产生时间这个概念”进行断想,大胆推测,立论的基础是大家熟悉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最后一章做了自我总结。总之,这是一本对“时间”足以解惑并启发对人、存在、生活、信仰等基本问题沉思的书。08-07
  • 文东子
    表面上似乎是一本小书,实际上要读懂、读完,需要的知识储备和注意力都比较多,看到评论中有人提及这本比《时间简史》更容易理解,我想这可能因为作者更多地在讲述“可以如何看”,而非“为什么那样看”,也就是说,比较倾向于概念,而非论述。所以虽然这是一本非常非常精彩优美的书,但还是更适合对当代物理描述的世界有一定印象(至少读过一两本科普)的读者,也就是说读过《时间简史》之类的书。而它最难得的一点是没有局限于一种科学的角度,而是有着深深地人文情怀,科学成为了人文的一部分,在最后作者谈及理性的价值和情感作为终极诉求的存在时,二者的区分和对立消解了。07-10
  • 企鹅兰登中国
    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非未来?时间“流逝”意味着什么?是我们存在于时间之内,还是时间存在于我们之中?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韦利在最新力作《时间的秩序》中,用诗意的文字邀请我们思考这一亘古难题——时间的本质。05-29
  • 私享史
    为了避免对作者做出不公允的评价,我特地看了这一本,它实际上相当于《七堂课》的升级扩写版,其中的科学含量属于正常的科普作品之列,内容也具有正常的可读性。相比之下,几无干货的《七堂课》应该降为两星。以及再一次地,我不喜欢这种理科生硬凹文艺范儿的科普风格,科学的诗意体现在科学本身的魅力,而不是文学生造的玄虚。论科学家的文笔,比本书作者水平高的多得去了,只是他们不靠文学修辞在科普作品中刻意自证文笔,质朴的文笔也能写出生动的文学。本书读者应该警惕,哪些辞藻是情真意切,哪些辞藻是无病呻吟,而不是被一句类似“我是谁”的空头发问就弄得神魂颠倒,那会有倒向民科三板斧的危险。09-08
  • 小瓜
    时间是个谜题,但我们早已习惯不去想太多。可光是想想时差这回事,都觉得时间只怕真的是人类为了方便而指定,它才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客观存在。读《七堂极简物理课》时就被那句话颠覆:只有在发生热量损失的时候,时间才有了方向。这本《时间的秩序》颠覆得更彻底,但我们也因此更了解时间的本质了。06-07
  • 柚子
    这本书让我明白的最有用的事情也许是:为什么做比想更重要,因为做一件事是比单纯在脑子里想它熵更高的一种状态,而且通过做,我们与周围互动的过程确认了自己的时间与存在。08-20
  • 拔刀诀
    看完就觉得人类是宇宙中的文盲,因为无法认识世界的本质,只好创造一些浅显易懂的符号代替真正的知识。06-24
  • nociw
    我天天都喜欢躺着,才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我的头倾向于待在时间流逝更慢的地方XD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