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阿猫
    舌头被阉割的女性,和整个社会一起书写的耻辱之书。03-13
  • 影随茵动
    读的气结、胸闷,是文学辜负了林奕含,还是林奕含溺死在了文学中?灵气美丽如猫的女子,不食烟火,遭遇了最不堪的命运,却沉溺于文字的假象,把自己再次推入火坑。真的希望从来没有这样一本书,真的希望面对人性的丑陋时,坚强一些,决绝一些,而不要如此无力。命运多是无情,只能逆流而上。01-16
  • 布袋头
    文字特别考究,很多细节都很震撼。人物塑造上,不管是李国华极端得坏,还是毛毛先生极端得痴情,都像是滤镜后面的世界。另外看了之后多明白了一点为什么青少年时期的创伤对人影响那么大,因为它可能会束缚住一个人的好奇心, 让一个青年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而是完全的沉浸在自己不能抵抗的自责和反思里。难以想象作者的父母读这本书时的心情12-31
  • 李避蛮
    由于与期望偏差太大扣一星。因为是为控诉和抽离情绪而写的书,在小说的文学性上未免有所削减。该书的主题确实十分具有意义:强奸、猥亵少女、老师的身份为犯罪带来的便利、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但有些失之大气,使用绮丽的句段使深邃凝练感尽失,而也未将华美升华到一种令人惊艳的程度,有时为比喻而比喻,为修辞而修辞,没有做到完全为小说整体服务,还有台语的语言风格让作品显得忸怩。情节不够流畅甚至混乱,且并非给人一种“出于痛苦才混乱”的感受,而有的是功底不扎实的印象。此外,用典太多且太直白显得刻凿和生硬。我们更应该把它当作社会去阅读,而非文学。04-05
  • Blavatsky
    很早就读过了,这书不适合从文学角度打分。结合最近徐钢的事,还是推荐没读过的都去读一读, “对他人的苦难多一点想象力”,即使生活从来不易。03-16
  • masquerade
    每句话都要停下来做比喻,虽然她说自己痛苦,但在我看来她从第一次开始只不过是快乐又负罪又无人可诉罢了,从第一次开始她既有拒绝的权利,为什么第二次又乖乖的跑下楼去找他“看作文”。李的花言巧语和卖弄学问,恰恰是骗不懂文的女孩最管用,房小姐自认才貌双全(实有卖弄之嫌),为何“上当”。因为不仅仅是“上当”,这里面有很大的自愿成分。而她不能接受的,只是发现李乃花丛浪子,所说所做皆为哄她上床。她怎能被轻贱至此?她是文学的、高贵的、美丽的、小资家庭的,她不甘心,她慢慢说服自己从同谋变成了被害者。这其中当然有太灰暗的社会问题需要反省,但并不是谁敢死谁就有理,死对于某些人来说恰是最轻松的事。04-06
  • 冬惊
    或许是因为成了社会热点,这本书的文学性被过誉。有一些比喻很新奇,但还有很多令人费解。父母的形象很苍白,大姐姐的形象也像琼瑶剧里出来的。作为处女作确实已经展现出作者的天赋,能写出来亦是勇气可嘉。中国这样的社会对房思琪这样的文学少女是异常残酷的,因此很多时候我觉得女人不爱文学也很好,毕竟中国文学(尤其旧文学)里面可少不了那种李国华喜欢的情趣。如果我有女儿,一定不让她沉湎于哀哀怨怨的旧文学。书里面竟然没有一个成功反抗的女性,大姐姐亦是靠女性美得到另一个男人的拯救,这不由让我思索台湾社会对女性的审美是怎样的。06-16
  • 秋里
    最后压垮房思琪的不是被自己敬仰的老师性侵,不是对父母对人性的失望,也不是对升学主义的失望,而是对艺术的失望。她不是无法想象一个饱读诗书,一个勤俭谦恭让的老师会性侵未成年学生,她是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人竟能坦荡荡地借文学之名行龌龊之事,她无法想象《红楼梦》对他来说只是四个字:娇喘微微。她无法接受所有从他嘴里吐出的美丽句子只是欲望的巧言令色。如果人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人还可以被什么拯救呢?03-27
  • 雪歌
    假设不知道作者的新闻,这也是一本很纯粹很优秀的文学作品01-16
  • Z某人
    “这些上了讲台才发现自己权力之大,且战且走到人生的中年的男老师们,要荡乱起来是多荡乱,仿佛要一次把前半生所有空旷的夜晚都填满。”01-14
  • 三风
    男人视角就是洛丽塔,女人视角就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种把文学或者学识当作自己猎艳武器的老男人,很常见。也许一开始,他们不自知,偶一发现屡试不爽。记得大学一老师上课时的调侃,最大的流氓就是美学专家。可是这种显然是假的专家,正如林奕含采访视频里讲述的,李国华就是一个想学胡兰成但没有成功的缩水的赝品。01-27
  • archimboldi
    他把文学推到在床上,在少女的身上得到极度虚荣膨胀的王冠,末了,他深情地说着那一句深谙于心已经贯彻二十多年的情话,慷慨到被自己感动。这只狡猾的狐狸躲在文学似真似幻语境里捅坏了文学洁白的床单。他没有罪,正如这世界上任何不曾犯罪的无罪者那样。他开心死了。我绝望死了。01-03
  • 贝克街221B
    前两天就读完了,我还是坚持原有的观点,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远大于文学意义,按文学性来说,这部作品真的算不上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过,读的过程中可以知道作者实际上阅读范围很广,思想很有深度,文学修养极高。作品优点明显:主题非常深刻,剖析了受害者心理,描写很克制,语言细腻,比喻新颖;只是缺点也明显:某些语句不通顺,有点作者自说自话的感觉。比喻的滥用造成词藻堆砌,反而引起反感,情节安排、叙述逻辑有些混乱,铺垫也不算成功,人称叙述角度不断变化有时会让读者疑惑,阅读体验其实不算很好。角色塑造方面个人认为伊纹比思琪成功。当然,这部作品很特殊,警醒了很多人,也让许多曾受侵害的人感同身受,如果用这些原因来评分,以上缺陷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有些人想用这些原因来抵消作品的缺陷也实在太不理智。02-21
  • 銀 光 閃 爍
    简体版终于体面问世了:「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12-26
  • 匡轶歌
    北影阿廖沙、侯亮平【被】销声匿迹;恋童癖许豪杰恢复微信公号实名,并反咬一口将不肯透露举报人信息的豆瓣告上法庭;北航博士罗茜茜时隔十二年实名举报教授陈小武曾对她及多名女生性骚扰——这些,是你朝反性暴力的实时进程,我们的#me too#远未成声势。这本书的出版告诉我们:不,你并没有选择,你不再可以假装世界上没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假装从未有小女孩遭受强暴;假装房思琪从不存在。因为这本书属于“文学”,但不单单属于文学,它是一个承受残暴性伤害的女生,为自己提前写就的悼文;因为强暴,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大的屠杀。读着林奕含的文字,一再想要哀叹“可惜”。但可惜这个词太傲慢、太冷酷了,终归是活人对她文学天才的掂量,对可能存在的所谓文学成就or损失的收支核算。而她经受的苦痛黑洞,这些,根本不足以抵偿。01-07
  • 阿返
    她懂得很多,说话也很深刻,但却有一种单纯感。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她是深刻和单纯的糅合体。她访谈时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能感受到痛,那是真实的;你能感受到美,那也是真实的。我都感受到了,甚至能够感受到她被折磨而无法解脱的心情,这是林奕含留给我们的遗言。12-26
  • 于北啊
    25岁生日这天把房思琪交付印厂,简体版2018年1月25号上市。做这本书的过程经历了很多,简体版的授权很不容易,感谢游击文化对我们的信任和配合。简体版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除了几处极个别的涉台词语外极少删减,性描写也基本保留,奕含写的克制而干净,实无删改之必要。感谢出版社老师对这本书的爱护,尊重了作者文字。感谢李银河戴锦华张悦然詹宏志蒋方舟等老师的郑重推荐。感谢很多人,为了房思琪和更多读者的相遇。这本书值得也应该被更多人看到,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目标。ps2020.07房思琪精装版出版,把在出版两年多里收到的建议做了用心调整。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