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虎皮茶烟
    其实不能算作一本城市规划的书,城市规划只是一种手法,而真正的关注点在于通过城市去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体制运作、权力民主等等,这就是为什么读起来像是乌托邦……可神奇的是,这个乌托邦居然实践了……05-09
  • 亚亚平宁
    新的时机赋予新的责任;时光使古老的好传统变得陌生;要想和真理并肩前进;就必须勇往直前努力攀登。──J.R.洛威尔06-03
  • Metaphor
    仔细想想,14年的新型城镇化、次年中央城市会议的宜居城市目标,无一不和田园城市理论联系紧密。一些文章认为现代城市规划是在该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的。在世界城市的发展历史中,霍华德所提倡的城乡一体化、区域范围内的人口合理布局、避免城市的无限扩张、人本主义下的城市用地布局等基本原则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城市地理界普遍认为中国多年的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增长是发展型政府导向、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全球资本流动合力的结果。一方面受益于国际资本扩张,造就经济空前的繁荣;另一方面,唯GDP论的后果也显而易见:地方政府竞争性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深度参与全球化分工导致工业品产能过剩、土地财政导致住房价格高涨,同时伴随的还有城乡发展资源分配不平等等问题。该形势与霍华德的时代背景相似,这也使得重温此书意义非凡吧08-22
  • 鱼钓一寸秋
    霍华德很天真,但是又并不12-04
  • 白白
    一个世纪前的社会实践。02-06
  • 陈小二
    像是另一个乌托邦一样,它寻求的是一种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结合。这个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很具体,无论是可见的形态或是潜在的机构制度安排,基本都简而全地概括了。然而,在这仅容纳32000人的理想城市里,我怎么看都觉得像小王子的玻璃罩,它的模型含义远远比现实含义来得长远而深刻。田园城市的起点太高了,每个个体都是向上且合力往同个方向,比如说“但是在这个城市的自由气氛里,那些怀有为社会谋福利之心的人始终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责任感从事试验,这种就会启发群众的良知并扩大群众的同情心。”虽然作者用了不少篇目去论述这种模式和共产主义甚至那些流产的空想主义之间的差别,但在我看来它本身的前提条件太多了,于现实生活它是一种理念而不是具体的实践形式。03-02
  • 虾米
    城市规划乌托邦。作者对“田园”城市的设想绝非等同于“花园”城市、“卫星”城市,而是汲取城市和乡村各自长处、摒弃其短的小型复合城市(人口约32000人,这在中国大概只能称之为镇),再由多个这样的城市形成城市带。这样的城市实行经济自给自足、土地无法自由买卖、文化差缺由其他城市补足,以及带点儿中世纪行业公会的色彩,在在表明其保守性格和偏狭格局(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今天的城建迥异于作者的初衷,国际资本往哪里走,人就往哪里走,走到的地方即是一座城,以及满城的金钱、机会和梦想。当然,还有随这些东西落空而来的幻灭。11-07
  • dromobabel
    anyway,金爷爷的译序还没读,也许比霍华德还好看~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