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阅微草堂
    有意思的书不见得有意义,有意义的书不见得有意思。10-21
  • 阿道克
    气候可以影响历史,无法创造历史。许老师这本书的一些结论是有点武断的07-25
  • 㺯春公子
    书中指出“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川期”分别对应于东西方历史繁荣时期与战乱灾变之时,正是恶劣气候导致的需求压力,造就了世界格局的动荡与规模战争,而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也决定了人类数量有规律增减、文明时序衰荣;指出达尔文进化论片面,不过作者时时自述似无必要04-12
  • eien99
    幸好没有买回家,看看就行了,还是深奥的05-13
  • MetalDudu
    稍显艰涩的文字,不像新知文库经常的有趣。2015080308-03
  • The 星星
    尽管拒绝承认,但我发现我爸几乎持有本书作者的一切观点,这让我不禁怀疑,两个老头子是不是私下有交集01-05
  • nolix
    文笔的覆盖面倒是略(铺散)了一些,元朝小冰川时期那段很有意思。04-06
  • 愧安
    “地质学家或许弄错了,物理学家通常懂得比较多”05-27
  • 甚小望远镜
    地质专家,史学票友。基本论点:冷暖交替,治乱循环。没有一个小冰期消灭不了的文明,如果有,就来两个小冰期。前2000年,前800年,400年,1600年各代表一个小冰期的最高峰。冷期和暖期在人类历史上基本五五开。冷期因生存(粮食减产的压力)而发动战争,暖期则因贪婪(人口膨胀的压力)而发动战争。作者认为两者的代表分别是匈奴和蒙古。但至于匈奴和蒙古究竟有什么区别,就语焉不详了。局部解释有力(如第三个小冰期最冷的十年促成了法国大革命),宏观解释就有些含糊矛盾之处。个别结论十分民科或是想当然耳,如大禹不曾治水,是刚好小冰期结束给他赶上了(207页),瞠目结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反而是宕开一笔的第五章,论证人类语言起源的同一性,以及汉语有曲折变化。翻译有点干涩,应该多加一些必要的译注。12-12
  • ly的读享生活
    作者说他写《气候创造历史》的目的是援引历史,主张近年来的全球暖化不是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是一种循环形态。我认为这个说法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很难成立。喜欢本书关于迁徙和人种变化这部分的论述。04-12
  • fanneyfly
    地质科学家眼中的“游牧-农耕”之争04-11
  • 我就是桐城道
    啼笑皆非,仅比王大有多喝了几点洋墨水而已。07-01
  • 糖糖candynight
    比较基础的科普,学科间交叉也有意思,就是读起来很像托福阅读。07-17
  • 久道
    作者是个左翼知识分子,他对自己青年时代的底色有交待。从其行文中也可见,他仍然批评“资本主义的残酷竞争”。左翼有两种,一种是为非理性、野蛮人辩护的浪漫派,一种是科学主义、唯理主义者。作者属于后者,因此将历史问题解读为科学中的环境研究。当然,书中很多内容还是蛮有趣,比如他论证欧洲人祖先有尼安德特人的血统,论证印欧文化迁徙的语言考古学证据等。视野、知识量、跨学科都有其过人之处。不过,将大量历史事件均视为环境气候变迁的结果,并最终规约于理性主义的“科学”结论,这在我看来,是无视历史丰富性的工具理性结果。09-12
  • 1997xhp
    本书观点:1、气候有其循环周期,非人类所能影响。2、人类文明史就是战争史;气候好时(温暖期)人类为贪婪而战,气候差时(小冰川期)人类为需求而战。3、寒冷期食物不足北人南征,温暖期南人逃避瘟疫北移(冬季22℃等温线)。10-01
  • 笑望江湖
    作者确实才思敏捷博览群书,有独创想法与学术勇气,在排外的欧洲学术界崭露头角也令人钦佩,但此君混迹欧美数十年,其著作却丝毫不具备西方学者的严谨与冷静(参见威廉·H·麦尼尔和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充满了一惊一乍的个人感慨和回忆(此人的任性和散漫完全不像瑞士学者),最雷人的是夹杂了好多儿童读物风格的卖萌对话,东拉西扯婆婆妈妈,严重影响了总体的学术风格和说服力(此书在德文亚马逊上也被多人差评)。其实此书信息量很大,叙述也引人入胜,第2、3、4和7章的古代迁移史尤其精彩,读完还是让人获益良多的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