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予秋
    范围实力和经济发展,为了读导读才来的,对福山作品成系统的论述,学习中06-27
  • 坐觀千江月
    书的第一部分提出了很好的理论,区分国家权力和国家能力,中间部分讨论组织建设问题,委托人和代理人问题,后半讨论国际事务与国家时似乎忘了第一部分,要能继续按第一部分的思路分析如何增强国家能力同时防止国家权力过度增长就完美了。09-01
  • 行动视讯头
    简单说就是建国、治国和护国。开篇讲建国方略,以区分国家的功能范围和执法力度为引子,谈了一堆转型案例的得失,结论除了突出制度之外,差不多等于说诸国转型背景千差万别,成果喜人与否基本要看历史的进程;其次讲治国规划,提出理解及构造现代公共行政体系可以参照但不能只靠RCT和组织行为学,并且结合这些讲了一下改革布局的轻重缓急(例:事情少而专的央行比较好改,类似于大清海关那样空降点专家就行,事情多而杂的教育和医疗就不好改);结束处肯定会给某些听众一种不对称感,毕竟讲的是美欧在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下怎么做到在绕过传统主权原则来先发制人的同时又避免搞出太多副作用,不太care第三世界听众有啥心理活动。02-18
  • prayer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没有进行讨论,这应该是最需要论证的01-04
  • 或者是znn
    一本很好读的小书 即使对政治和国家治理无兴趣的人也能收获些组织管理方面的讯息/但主要篇幅着墨于提出问题可能这种宏大的主题说来说去就一句话吧叫做“世界很复杂”/最获益的几个点:内生改革动力、文化和法制的互相补充、国家功能范围和国家执政能力坐标、活动的特定性和事务量坐标、国家合法性基础还有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国家代表的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界限问题02-28
  • 西峰秀色
    挺难读的,别看薄,挺催眠的。这书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摧毁一个旧世界,还要建立一个新世界,生硬的去将某种制度移植于某个国家,实践证明,收效甚微。一个国家的构建,权力向下渗透不强,官僚行政过于广泛,会变成只有勃勃雄心的弱国,而权力渗透过高,干预社会功能过于广泛,会变得效率低,腐败严重,合法性受质疑的国家政权。09-22
  • lavi
    结构略散优点是内容和观点比较新,基本讨论的是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国际格局 提供的多视角来对照当下的格局 会很有启发08-08
  • kederer
    2018018 导读比正文精彩系列02-23
  • 巧克力
    李强的导读我读进去了~写的非常好!04-09
  • 独角戏台
    自由与威权的选择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简单,人权与主权的次序也没有课本上那么明晰09-15
  • 骨小头
    老爸非常崇尚的政治学家,对于国家行政部门的四个象限划分标准非常实用,近几年鲜少做笔记,这个象限原封不动的摘抄下来了。05-17
  • Blade King
    区分范围与能力,构建小而强的国家,本书更集中的论述在能力方面,而范围主要就是听福山吹水了。10-23
  • 波鲁克吉娜
    我觉得李强的导论更好……而且不理解福山为什么竟然真的忽略了“国家与社会相互关系”这个维度上的讨论。06-09
  • 室内滂沱
    论述失败国家在战乱或倒台后被美国扶持出的全新国家都会产生那些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中间有一部分用公司组织原理来解读国家组织构建,从管理学角度值得看,但是公司组织概念能否完整套用到国家事务上还是很难说。后面从一些国情案例出发,搁下了前面所述的很多观点,让书显得还是太中规中矩了,提出概念和方法却未敢给出自己的判断。02-07
  • 朽木
    企业的构建与国家的构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要求企业成员不仅要服从等级结构中高于自己的权威,也要服从掌握这些专业知识的成员。10-02
  • fateface
    全书读完了,之前的评语要修改一下。李强的导读虽然好,但不是在福山讨论的语境里面。福山这本书写于2005年,对于现实政治的针对性其实非常强,是关于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后如何收场的问题。如何帮助【被美国占领的】弱国家加强国家能力,怎样做才能在既有主权国家框架里完成这个任务?这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所以国家-社会关系可以忽略不谈,因为必须是民主制的自由主义国家政制,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而是福山在那里喋喋不休提醒美国政客要注意在地适应性啊,别想着把美国体制完全照搬过去,行不通的啊。这本书在15年后的今天读更让人感慨吧,美国已经是赤裸裸的单边主义了,欧洲的去主权国家化倾向也受到英国脱欧的极大挑战。至于中国今天的崛起当年还不在福山的视野里面(他那时候只看到日本)。06-26
  • 维舟
    虽然是国际时事一个有针对性的分析,但仍相当有深度,对国家范围和制度能力的厘定很清晰,即便对历史问题而言也有启发。李强的长篇导读很有价值,说清楚了相关问题的学术脉络和福山在这个问题上的长处与不足。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