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哈哈哈,哼
    应该是很厉害的书,但是怎么就看不太懂呢?05-02
  • 陆沉
    悖论跟休谟对因果关系的反驳有些相似,对于规则的质疑。解决,按Kripke的说法:共同体中的一致性。基于同意和可检测性来判断他人是否遵从规则。这个回答将对规则的定义转变成了对遵从规则的描述。这大概就是真理的融贯论,基于已经拼好的拼图来判断未拼上的是否属于某个地方。克里普克的论证真是啰嗦。04-13
  • 阿偷
    最感兴趣的反而是维的这一句悖论可能引向的关于时间、无限性、记忆的思考。关于规则的规则最终的确认是不可能的。另外克里普克实在是太太太啰嗦了点11-16
  • 长风
    译注太用心了,非常受用12-21
  • 小亚基
    粗看,Kripke的大前提(维特根斯坦后期研究中数学哲学和心灵哲学的联系)是符合直觉而且很吸引人的,论证方法是我不感兴趣的,论证过程很怪感觉在朝歪了的方向走弧线,最终论点我看不出大毛病。但是评论说这一批评思路已经被否定了,待找到相关否定文献一并细看04-29
  • 人間待審核
    講得很清楚。拒斥私人語言並不是拒斥私人經驗,止是說對語言規則的檢驗需要有他者在場。雖然說克里普克的維特根斯坦解讀是「非正統的」,但他的分析和我第一遍讀《哲學研究》感覺很像。01-02
  • Nyx
    指称的不确定性,私人性因果关系的不可能性,冗余论,唯我论,休谟-利希滕贝格的无主体的感觉性语言11-27
  • echo韩
    着重在于哲学研究的一种内省式的考察,并非每一次言说都是一次黑暗中的跳跃,而依赖于一个暂时性的“交流共同体”。不知道克里普克的画风是不是一直都是这么啰嗦……09-18
  • Wenqian Li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写作常被人们视为非推论写作的例证,并且维氏自己似乎也认为,他缺乏推论性写作的能力。但是,Saul A.Kripke在《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一书中却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将维氏的写作归于他个人或对某种风格的偏好,而是应该认识到,这在某种程度上源于其著作的“实质”。11-20
  • 11111
    评论有人说“错得有水平”,确实。11-20
  • Kaiho
    对于这个被构造起来的怀疑论者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当前的心灵状态没有这样一种事实可以规定我将来应该怎么做”。克里普克的策略(他称之为怀疑论意义上的方案)倾向于放弃心灵表征与事实之间的自然关系(TLP中的思想),即承认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对应的事实,可以使得“某人使用+就意指加法规则”这样的陈述为真。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会有先天理由去说明以上的陈述应该怎样起作用,我们只能去发现在具体情况中该陈述如何被判定以及它的作用是什么。《哲学研究》中建议的语言图式,其基础不在于事实的成真条件,而是它的可辩护条件。一个真值函数如果被使用在语句上,那么它就成了语言游戏的基础成份,若继续追问其成真条件,就越界了。在这个意义上,克里普克将维特根斯坦式悖论的解决相关于“私人语言”的论证。最后,克里普克是真啰嗦。10-28
  • 佐为
    从PI201条悖论着手,克里普斯坦接受怀疑论者的强否定再给出一个怀疑论意义上的解决方案,即以可断定条件(在特定环境中在交流共同体内得到确证的遵守规则)来取代维氏早期的成真条件包括其他如趋势分析、简单性假说甚至古典经验主义色彩的伴随内省而来的感受质版本等对怀疑论者的无效反驳。对此悖论的解决也是对私人地遵守规则的否定。克里普克通过他理解的维特根斯坦确立了201条悖论在数学哲学和心灵哲学中的重要意义。03-07
  • 新月
    克里普克的论证很漂亮,翻译质量也是上乘。08-07
  • 陈仪宝
    第一遍看肯定是五星,之后看一遍掉一颗这样子… (与翻译无关01-22
  • Hier Tanze
    翻译十分精良,但克里普克有些啰嗦。反对他将规则置于共同体的一致同意之中。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