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Ηaitоng
    这个作者东拉西扯一大堆全是各种键政,对于当代艺术本身却没有多少通论性的讲解,看完还是不知道怎么理解当代艺术。叫当代艺术史或者当代艺术与资本主义可能更合适一点07-27
  • *光*
    并不适合作为通识读物05-13
  • 阿番
    中英双语的理论书是什么新奇的玩法。。。01-06
  • Covfefe
    全球化和意识形态对立终结后的世界。无国界艺术(中国的谷文达、徐冰、王广义、王栗、栗宪庭、侯翰如),艺术与经济(艺术鲜少谈及主题、语言和风格),艺术与自由贸易(艺术作为投资、洗钱工具,艺术市场的变化,拍卖行等)。鲍里斯·米哈伊洛夫《尘土之上》,王广义《伟大的资本主义系列》,徐冰《天书》。07-12
  • Rua
    主要是讲当代艺术的外部关系和外部因素,而不是它的主题、风格和语言,探讨了诸如:艺术的自主性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艺术与时尚、庸俗化的纠缠,全球性与地方主义、精英主义与大众文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等,尤其谈论了互联网对于艺术的影响,简洁又准确的介绍了当代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自身的状况已经困境。09-26
  • 巴拉巴拉小飞象
    在前期铺垫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尝试从某个个人的观点或单件作品引出主题,零碎,杂乱,不好把握。可以说是,用了一个蛮糟糕的方式,介绍了不少精彩的观点,带出了很多问题。这对一本100多页的导论类的书,也算是很成功了。05-28
  • 蓝皮
    这本书对当代艺术与自由主义经济关系的探讨很全面,有些观点更接近对当代艺术本质的追问。但作者叙述过于艰涩,可能导致读者得出混乱的结论。欣喜的是大部分观点符合我对当代艺术的思考和实践。为了保证理解其中的重要观点,我需要再次通读。04-06
  • 加勒比姐姐
    这本书深刻揭示了在现今经济结构下当代艺术与经济的紧密联系。不得不说,社会现代化一路走来,到了现在这个节点,当代的艺术与资本与消费主义的结合让我作呕。另一方面也问自己,资本,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以及科技有没有将艺术搬下神坛,将艺术平民化,使艺术参与到大众的生活当中,为普通人带来了对艺术的体验,对美的体验?好比从前只有教会人士掌握了知识和权威,印刷术的出现使普罗大众从此也过上了有阅读的智性生活。参看巴黎人民,上海民众,去博物馆看艺术展成为日常生活,司空见惯,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资本,科技和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福音?不过,普及是一方面,艺术不该被资本包装成一种高级生活方式去兜售。08-16
  • 阿兹卡班典狱长
    更加偏向社会学(不知道方法论算不算实在论),从新自由主义经济的背景出发,结合后现代主义消解,解释当下光怪陆离的艺术界:美术馆作为艺术中央银行有克服艺术泡沫的功能。它要求当代艺术这架批判机器必须有效地空转,来稳定市场,特定的市场会崩溃,艺术市场总体一如既往地会冷落,但总寄身于符号,而成为金融市场的稳定轴。在持续的危机中,投资者用艺术来将应该被纳税的钱,转换成存放在自由港的收藏、豪宅和皮包公司。全球的长期的量化宽松下,艺术的价值增长看起来比许多国家的GDP的前景都更要稳定。作者的左翼态度也非常明确,行文中能察觉到布尔迪厄的影响。p.s.读这本书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封面,当时只是觉得好美,后来学艺术概论学到后现代建筑的时候才认识到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才知道这是金泽21世纪美术馆。01-04
  • 橘子与莉
    “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现代艺术等许多概念均已约定俗成。但当代艺术在时间和内涵上都众说纷纭。”涉及到政治、经济、商业的书我很难有兴趣,而且这书写得有点散,像文献综述一样,不是针对当代艺术的很好的科普文。感觉可读性不强。07-17
  • 远方の夏
    从经济文化角度分析当前艺术,有点老套,不如同系列另一本写得简明。07-07
  • 完美祭
    2017-12-24 ~ 2017-12-2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