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娱乐何为
举报
书名
娱乐何为
作者
韩炳哲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7
ISBN书号
9787521704815
出版年
2019-6-1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页数
200
定价
38.0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哲学
文化
豆瓣评论
Zweig
其实读这种书有趣的点不是看他自己什么思想,而是看他对于以往哲学家探讨这个问题的思考。从基督教“受难”这一概念入手,受难是为了达到终极的娱乐,而娱乐在康德这里可以获得道德上的秩序稳固、获得胸腔的共鸣乃至身体的健康。在当下的信息娱乐社会,严肃性的藩篱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被突破了,那么就使得娱乐太唾手可得了,现实变成了娱乐的一部分,如果说有担心,那可能是担心这种唾手可得会导致受难精神的沉沦吧。
11-08
疏狂老鬼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娱乐的新思路,相比韩炳哲其他著作里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本书对于娱乐并未保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娱乐与西方的受难精神有微妙的共通,娱乐中包含着人构建自身的重要意义。
07-06
布丁的布
以为是像《娱乐至死》那一类的社会学书,没想到原来探讨的是哲学和美学啊!作者简明地阐述了康德、海德格尔、尼采等人的哲学观点,从不同维度表达世界的本质、实在和娱乐的区别。但作者自己的观点则穿插在其中,只是偶尔针对概念做略显直白草率的反驳。关于艺术的探讨很有趣,艺术是受难的,是时刻与现世的娱乐沉沦相对抗,但本身又在这种受难中享受了娱乐,艺术的终极目的被神学化,成了永远到不了的终点。书中提到卡夫卡,终于解释了为什么我看卡夫卡的书,总有一种拧巴 向死而生的来回扯动的微妙的痛苦感!
05-27
Thérèse
《娱乐至死》截然不同,用罗西尼和瓦格纳的对立,纽曼和劳申伯格的对比,将娱乐和受难精神的关系完全重新阐释了一遍。的确啊,叔本华等人推崇的在痛苦中达到的崇高与幸福,本身就是快乐的最终形式。
12-24
安东妮
@ lasha 艺术史零爪。介于我本人当时正在高反中受难再看他写受难真的实惨。看的时候在想21世纪可真让人目不暇接啊但我们的海德格尔怎么还没生出来。当然了都Trump-modern了我还期待着海德格尔也是搞搞笑笑
10-10
圆桌骑士
我不得不仔细思考艺术与娱乐的关系和界限。本以为此书与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同样是对当代娱乐性的批判,读来却知并非如此。韩炳哲将娱乐与存在的关系引向深入。不过此书更多的是韩炳哲对前人哲思的阐释,其自身论点较少。
07-05
崔娃
上班读完。只能看到别人的观点,作者对自己观点的阐释和展开始终不够有力。将受难的反面定义为娱乐这个前提也不能说服我
07-09
malingcat
对于以往“娱乐”思想的回顾与批判,关于海德格尔和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两节最好。
09-12
宝珠
2021.01.24 某种程度上瓦解了严肃艺术和消遣娱乐之间刻板的对立束缚。本书的大部分所指的“娱乐”并非现在我们接触的“娱乐”,它更接近于从各种形式的受难向日常世界转变的、一手摧毁了艺术受难性的最初的概念性的娱乐。确实有些难读,读了两遍写了笔记才捋清楚了逻辑。
01-24
AliceJ
探讨娱乐和人的关系。我们必须要经历它而不是听谁说的经验去了解它。这本开始不怎么讲人(通俗)话了。
07-24
尼不可
更像是从艺术评论出发的哲学思考历程 对娱乐与受难从矛盾到统一的论证颇为烧脑 相比之前几本 这本对读者的耐力和智力要求更高
07-14
见识城邦
娱乐充满当今世界每个角落,从手游到电视节目,这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交流方式。该怎么来理解这个现象?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受难精神转向娱乐精神又是如何发生的?韩炳哲分析了不同的娱乐形式,音乐,电影,俳句,绘画,媒介,文学,并讨论了康德、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劳森博格等人的相关理论。
07-08
百器徒然
我必须承认,我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深入阅读此书,虽然不过寥寥几万字,但是默认读者了解的内容得几十万字。
08-17
安德烈的乡愁
如果艺术意味着痛苦、受难,那么这个时代的艺术大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不过,受难主体是我们应该参考的坐标,创作主体的受难往往不等于受众的受难,喜剧乃至当今娱乐产业正是明证;如果说宗教艺术用一系列手段令信众服膺是痛苦的话,那只是非信众的视角。作者巧妙地以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结尾,饥饿艺术家表演的笼子被豹子所占据,它足够新奇,并且什么都吃。作者称“受难和娱乐归根结底是亲密无间的”,或许,“始终可以轮番登场”。娱乐会把我们死亡还是另一个向度呢?
07-1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