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鱼皮
    在余语中温老师的自我评价很中肯“我的书名卖了一个大噱头,内容却缺斤少两。”但还是提供了观察民族课题的新角度,读来有所得。04-09
  • 猫是我
    人类学的视角看民族历史 博弈的历史07-05
  • Leslie Shaw
    对彝族多了几分了解。10-08
  • 奥兹的铁皮人
    有延续,有变化,有进步,但还是有局限。05-31
  • 维舟
    虽未明确提及,但这里的“西南经验”所对话的其实是彝族如何构成一个“想像的共同体”,强调有着深厚“国家传统”的人群如何存续,其在近现代的反应是基于其历史传统的;但问题是,仅仅彝族精英的国家传统、历史记忆,加上近现代精英的努力,足够吗?试对比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等东欧族群的近代民族国家构建道路。何况到近代,当地彝族国家早已瓦解,“异域已化为旧疆”,那么这个国家传统何在?如何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倒不如说是他们在帝国之下的国家经验。在这些地方,作者似未梳理清楚。12-31
  • Tranquility
    这本“小书”可以算作是温春来老师对《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一书的延续。民初,西南非汉族群怎样想象与建构自己的族类身份以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西南“异域”又如何进入国家“版图”,这是本书论述的主要内容。“五族共和”框架曾深入人心,但并非没有异议,中央政府暧昧的民族政策,央地关系的微妙处理,西南“夷族”的身份认同尴尬与焦虑,青年精英的理想、彷徨与争取,现实政治环境与历史记忆、“国家传统”复杂交织。全书的问题意识清晰明确,意犹未尽之感…11-03
  • 豆洋燈
    一步跨千年是个多么可笑的用词,总是轻易落笔后才开始了解,并发现自己的无知。03-11
  • BD16578野菊花
    彝族的自主建构史。国家影响身份认同的另一种取向。提要:元明以来西南夷人(娄素)建立了诸“君长国”,在这一国家传统下(区分于《逃离统治的人们》中的无国家传统)使用彝文,并共享同一祖先传说,因此有着跨地区的族群认同(虽然各自认为的族名不同)。这一族群在民国以后着力建立族群共同体,共和国民族识别以后确立下的彝族,就是这一路径的终点。01-30
  • 冰糖花木鱼
    “五族共和”和民族同化论。故事的主体是在民国政府五族共和的框架下如何争取夷族人民的权利,可以一窥民国政局的混乱。作者也承认夷族下层阶级是历史失语的群体。04-06
  • 蠹甫
    口述材料與史料結合,勾勒民國時期的西南精英的政治和社會活動,展現了西南少數民族在構建族群在中華民族地位中的努力。當然,他們的活動並非只受近代思潮的影響,必須關注這些民族內在的歷史聯繫和身份認同。看這本書的時候,感覺是在等你回顧溫老史概的課程,仿佛就是他在講,他寫作的緣起、思路,文字如何打磨,那些主人公大都是他上課的例子。恍惚之間,他好像上課已經把這本書讀給我們聽了。現在想來,這時才看這本書,似有點晚了。。09-16
  • 申城少学汉
    这个书我要什么时候才有时间读完啊,sigh。。。书评不知道什么时候写出来。。。06-01
  • .
    其实不是一本所谓的“学术专著”。但是作者的思路把时代、主题、篇幅不一的几篇文章集结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对于西南民族的叙述。作者自如出入于史料与现实之间,那些珍贵的口述材料更是动人。缺少下层视角等不足,作者已经在后记里交代了,而且对于这样一本有温度又足够生动的历史著作,也不想多做苛责。温老师是我见过的最为温柔可爱的师长之一,文字亦如其人。不过掩卷沉思,民族与认同等问题,对我个人而言,仍觉无解。(评论中纠结在nation问题的朋友,显然既没有注意引号的用法,也没有领会到作者的思路…)03-07
  • 浥尘
    主流“五族共和”之外的执拗低音。中间二章故事讲述丰富但略输文采,首尾二章经验总结、理论概括清晰简练。中间对口述的偶尔感慨增添了历史的温度。而且口述文字保留了西南方言的特点,直接脑补方言口音,也是一乐~“哎呦,把他(蒋介石)捉来当娃子,要卖好多钱哦。”李仕安先生“消灭民族和宗教,就天下大同了”的境界,嗯…与马克思所见略同??12-05
  • 笃散散
    20190309-20190528-20190529如同作者自己所说,“书名卖了一个大噱头,内容却短斤少两”,感觉本书算作《从“异域”到“旧疆”》的一个附录较为合适。05-29
  • 优雅骑士
    如果说温老师前一部作品关注的是王朝国家如何进入具有自己政权、文字、礼仪以及政治法律传统的非汉族社会的问题,那么本书则主要探讨了具有“国家传统”的“夷”如何在近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浪潮中争取明确的民族身份与政治地位。从宋至清初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分布于云贵高原的“娄素”曾建立起大大小小的政权组织,他们具有共同的族源记忆,并被利用本族文字书写的文献固定下来。同时他们与四川凉山的“诺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改土归流以后,他们的身份意识仍未被摧毁。民国时期现实的政治环境与深植于过去的历史记忆深深影响了“夷族”的建构。“夷人”精英出于实际政治需要选择将汉文文献赋予他们的标签“夷”主体化并在地域上有所扩大,并将“白夷”等下层民众吸收进来,实现了从选择性共同体到普遍性共同体的转变,也影响到了建国以后的民族识别04-26
  • 抵门杠
    囫囵吞枣地翻完,其实也不长,就是本小书。收获如下:第一是内边疆的概念,和我很多年的想法契合,虽有不同。滇东黔西的一堆亚国家的政权,有助于对“边疆”这个概念重新理解。第二是古代王朝是“财政国家”,即以税收为基准和边界的政治主体,而现代民族国家则是以法理为基准的,这样现代化的进程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种政治主体的边界一致过程。第三,尽管作者一再强调认同,但我还是看得出来,黔西滇东的“彝”实际上和大小凉山原来的“彝”其实并非一回事。而作者为了他的观点要说他们是一回事这件事本身恰恰说明这是一场自民国伊始的民族认同运动,即安德森的共同体构建结果。第四,经历了一堆名词轰炸,我明白了黑白彝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五,本书成功调动起我对从1872年以来的贵州西部文化发展和近现代化的兴趣。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