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吴情
    比起美籍华人等群体,融入日本社会甚至获得日本国籍的人,并没有得到“日籍华人”类似的标签。可在某种程度上,这不仅仅是标签的问题。晚清以后,不少中国人来到日本,他们及其后裔经历了中日关系史上诸多重大时刻:甲午战争、日本侵华战争,中日建交,等等。从最初的乡土认同到当地认同到国族认同,他们游走在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融合之间,经历着中日关系带来的福利、紧张和剧痛。遥远故国和所在社区,他们不得不调和并重塑一种混杂的认同。10-18
  • 焦虑的上校
    在去往中华街凑春节热闹的路上读毕。作者所称的“第四条道路”,仿佛东亚问题的缩影,面对日本与其他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这一近乎无解的问题,似乎只能期待着建立新的更加广域的问题解决框架。然而在本书所考查之时间区间的50年后,即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时点上,日本众议院却在大年初一“献上”了针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决议。这一举动所预示着的“未来”,又是否将会给作为模范案例的横滨中华街社区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呢。02-02
  • 熊罴精的奥德赛
    阅读这本书,很契合近年来的一些工作,尤其是对接连介入的广东南海围田系统和闽浙两个海岛人居的思考;三江(浙苏赣)和闽粤这些沿海居民的世界范围播迁,提供了很多国家建构的元素,但真正巨大的驱动力,还是中国这个“祖国”持续生产和供给的。比较推荐一读。02-02
  • 陈钢
    构成独特人格模式的多重群体归属感并不总是显性的,当遇到必须区分自我和他者时,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便为彻底暴露,在极端情况下,过分执着于终极认同,甚至会导致精神失常,当一个人把他的多重社会关系简化到终极的单向度上时,其结果就是真实身份的毁灭。横滨华人的各种文化实践,削弱了国家做为个人终极归属的特性。02-18
  • 秋官司寇大司寇
    华商与买办们实则并不想在特殊时代下的国别之战与党派之争中站队,但政治自有力量将一切集体活动政治化。但无论如何,这片特殊的社区还是展现出了地方优于国家的设想。03-13
  • 南瓜zhang
    有点博士毕业论文的阅读感03-13
  • 星小兔
    角度选取的很好。比起在日朝鲜人的努力,印象最深的还是华人的派别之争,很有意思。02-10
  • 百器徒然
    整体读下来还不错,倒是谈不上多么深入。以横滨为观察点,审视横滨中华街的华人群体。集体认同,自我认同,血缘、国家、民族……在这些概念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家庭。面对两国关系的变动,他们的生活也被改变。甲午和抗战是两个重要节点,有人坚决回国,有人选择留下。特别是抗战阶段,留下的人选择了和日本人合作,当南京汪伪政权成立后,这种合作似乎更是师出有名,然而战后他们反复强调自己的迫不得已,如何理解他们的行为是个有趣的话题,看来随波逐流、两面下注永远是普通人的最优解。中国其实也有类似横滨的地方,像青岛、大连等地一度都是日本的殖民地,有很多日本人在这里出生成长,大量的中日混血家庭,有些日裔血统的人甚至选择加入中国军队。还有不少以日据时期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可惜翻译过来的不是很多。03-05
  • MrCondom
    紧紧围绕“身份认同”的主线,历史阶段的选取和微观资料的加持使得学术价值和阅读畅快感双双提升。p.s.当年到横滨玩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怎么全都是中国人在这儿购物。02-24
  • DengLuang
    国家、民族是虚幻空旷的概念,个人只会因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给自己贴上标签。02-27
  • 豆腐仔
    五星好评,在我看来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华人要从政治上法律上文化上融合日本这么一个单一性排他性极强的国家,很多时候都是在自我安慰罢了(包括抗战期间在日华人参加日军的行径),想必也响应了那句“做再多都感动不了你”的名言,倒是日本投降后的日籍华人分党籍分门派的几十年,其实就是两岸敌对年代的政治话语权争夺的延伸,也是华人史和中国史融合的又一个例证。当来自中国的斗争力量在80年代后趋于平静时,日籍华人再去追求日本的认同,却再也集合不起如在日朝鲜人那样强大的政治力量了,想必也有可能是因为华人不过于插手所在地政治吧。总的来说,海外华人的历史就是追求认同的历史,不仅是自我认同(一般需要两至三代人),更需要的是所在地的认同,但日本这个国家很是特殊,追求单一民族国家的认同,目前看来依然是很不现实的。02-08
  • 四处观望
    地方社会的互动与政治形势的发展,以及日本社会的排他性、外国人歧视背景下的横滨中华街华侨身份认同问题。从参考文献看作者达到了从日方史料探究该问题的极限,不太清楚从中方的侨民政策看能否有更多推进。03-09
  • 麦粒儿
    有意思。和前些天读的金钉、钢钉一起给想要写的故事织出背景。03-23
  • 龔文若
    横滨中华街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地方社区,“通过展示多民族社区在一个假定的单一民族国家中的生存能力,颠覆了国家空间优先于地方空间的假设”03-28
  • 公子熙
    一部关于横滨中华街的发展史与华人旅居史。中华街历经近八十年的发展已成规模,这里成为中国文化在日本的载体,成为仁人志士避难的港湾,成为先进思想传播的乐土。旅居华人的社会地位伴随着中日关系而发生变化,关系缓和时他们饱受嫉妒与歧视,两国冲突时他们遭遇袭击与杀戮。他们极力追求民族身份认同,对传统日本民族基础提出挑战。如今,“横滨人”成了他们新的身份,横滨中华街依旧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中日文化交融的见证。09-25
  • ラスカルちゃん
    10/8 两年前在台大写学年论文的时候,就想做1952年日本华侨分裂与族群认同问题,并在台侨三代同学的帮助下认识了陈天玺老师,后来因为田野调查与资料搜集比较困难最终放弃,读完此书后发现这个问题也只能写到这种程度了。横滨作为日本近代最早的通商口岸,成为了外国人口的旅居地,华侨亦成为当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日本“单一民族的神话”与中日关系的变化下,横滨华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地位不断改变,最终形成了浜っ子的新身份认同。横滨中华街脱离的原先华侨聚集地的标签,变成了当地重要的旅游胜地,每年十月“一中各表”成为一道不同的风景线。与横滨不同,神户华侨战后左倾支持北京政府,长崎也发生过国旗事件,对于日华还有很多可以讨论,陈天玺在东亚的离散中特别提到的台侨港侨也需要纳入其中。另外异化翻译感太重好不舒服。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