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秩序的沦陷
举报
书名
秩序的沦陷
作者
卜正民
格式
AZW3,MOBI,EPUB
评分
7.8
ISBN书号
9787100112758
出版年
2015-1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页数
338
定价
29.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历史
地理
豆瓣评论
麦德
作者选材太好了,几乎是瞄准了一个空白。不过,也许正是因为相关史料太少,所以对这段与侵略者“合作”历史的研究才难以开展。总体来说这本书很不错,但作者在某些问题上的三观我接受不了,比如游击队的反抗引来更大规模的屠杀、为日军指出国民党伤兵的人是帮助了其他老百姓等等。
02-26
大甜甜~~
能在有限的史料空间和论述空间中灵活转身,卜正民带给我很讶异的一种感觉。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古代史学者,没想到写这样的书也能得心应手。事实上,这本抗战“早期史”基本就可以宣判整场战争的结局了,无论是在最崇高的道义层面,还是在最细微的金钱层面,日本的侵华战争都是一场无法自圆其说的战争,都是一场沾染了太多鲜血的战争。它的失败是注定的。
11-22
深渊大饭店
最大的提醒是,在殖民的初期和殖民者合作太难捞到好处,感情光谱最亲殖民者的一方日子也极为如履薄冰,和台湾的中后期历史情境差距太大,以抗战为框架一起讨论两岸的问题,还是太困难了。就本书而言还属于基础工作,档案多理出线索不易,但也确实枯燥了些,除关键词外的收获似乎少了点,不过本书还是驳论性质浓,头尾两章谈立场很不错,具体研究还有待学界推进。
02-12
猫不许
通敌也好,合作也罢,这种共谋一旦发生,就无可避免地会走向内卷化的政治格局。这大概是整本从表及里写的都是含糊矛盾的书里,作者比较确信的意思了吧……
04-26
SydneyCarton
标题隐晦了,其实写的是沦陷区的“合作”,直接对准传统意义上的汉奸,拿五个样本研究“合作方式”。
11-14
老戴
有意思的研究,更多角度的评判
12-07
Tacher
本书关注的是长三角早期占领过程,作者通过五个案例分别说明了日方从战中向占领转化过程中,地方社会与日方人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中有恢复政府职能的艰难,占领政府收益上的困境等日方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有中方人员在沦陷中寻求共谋与竞争权力的纷争。作者希望打破基于文化的道德准则判断,挖掘一些模棱两可的东西,比如在未知战争前景的情况下,如何去评估当事人的行动选择。作为合作政府中的同谋者,存在着多重目的,可以是出于社会地位的考虑,也可以是出于个人安全、经济利益的原因。作为相反面的抵抗者,同样存在着简单口号下的复杂,有时甚至会带来更负面的报复性后果。在充斥着民族、政治、道德、人道评判的战争中,资料的缺乏和立场的复杂使研究常常飘忽不定,本书也未能组织出清晰的占领图景。个人有限经验是,非官方史料的确论调差距很大。
12-23
大眼狗
1.沦陷区基层傀儡政权的建立和普通民众的观感与生活,实在是中国抗战史一座得之不易的金矿;2.作者在书中反复引用同一史料,可以看到资料引证的遗憾,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抗战记录中喧嚣与沉默,显白与空白之间的张力,这种集体记忆与失忆恰恰是当今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热点;3.傀儡政权里面的合作具有多样性的面目,在完全投靠和坚决抵抗之间有巨大的灰色空间,作者对此的描述力求客观而不作惊人语,难得。
02-03
小波福娃
材料薄弱也怪不得作者啊
05-10
安提戈涅
看了太久,拉拉杂杂地也暗示出这本书对我吸引力不大,只不过在习惯敦促下必须看完。研究的角度依然是中国学那种刁钻又趣味盎然的角度,只是许多结论太弱了,有不言自明的常识之感。
06-11
倪雪君
陈子善(中国现代文学史专家):对于抗战,海内外已有篇幅浩瀚的学术研究成果。《秩序的沦陷》独辟蹊径,选取了一个新的长期以来为人所忽视所遗忘的角度,探讨江南沦陷区的复杂、隐晦且多层次多方向的政治与社会状况。此书的关注点不在于沦陷区里占领者的残暴,也不在于沦陷区里抗争者的英勇,而在于沦陷区里与占领者有多种形式合作的合作者的历史。作者爬梳大量中、英、日文档案和当时的文字记载,对抗战初期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五个江南大城市里各类地方头面人物出于各种目的与日伪政府合作的历史做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抗战初期这些城市秩序如何维持以及生活其间的一部分人的心态、处境与选择,在此书中都得到了颇为清晰的呈现,从而指示了一个比我们的想象远为暧昧复杂的战时江南社会。
11-03
氓之蚩蚩
中日战争的“灰色地带”与边缘人物,也提出了合作加剧国家政权内卷化、消解地方精英对乡村基层影响的解释。历史学家过多向上看熟悉的通敌或抵抗的大树,却不见脚下那些模糊不清的灌木丛!
11-30
韧勉
视野挺好,想要深入了解抗战时期的全貌势必要对沦陷区百姓的日常生活有所研究,沦陷区商业的发展是否与伪政府的政策具有相关性。不过可以预见的结果与史料所见类似,愿意出任“官员”的人大多是为自身利益所图,而非为“忠诚”、或为“曲线救国”,也是因此造成了各类人士在此地区的郁郁不乐。
01-31
Deetz
研究的空白之一,受到材料留存的限制,五个案例并不是非常丰满。更为遗憾的是,作者急于将整本书拔高到历史编纂学的高度,反而使其失去了更好论述更加细微的理论讨论的可能。
11-18
曳尾于涂
作为大众读物,自然有那么点“拨乱反正”的意思,但作为学术著作还远远不够。作者除了告诉大家不要陷入抵抗/通敌的非此即彼境地,似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当作者说不要忘记在抵抗和通敌之外,还存在着边界模糊的一大群人时,他也最终表明,这些人不过是在档案中偶尔闪现又快速隐没的极少数“合作者”,与更为庞大的“沉默的大多数”并没有任何瓜葛。抵抗/通敌既是宣传/民族主义,也是血淋淋的现实;“合作”是现实紧迫性下的选择,但并不意味着无辜。资料太少,以致某些个人的“品性”足以改变写作的结论;书写有些琐碎,以致显得主旨含糊;材料之外的理论话语更是苍白。
02-21
恪彥
从本书的内容与结论来看,本书的出版似乎意味着,国内抗战史研究风向可能存在的一丝变化.本书通过对沦陷区生活史的相关考察,提出了对民族主义史学的部分商榷,而这其中恰好正是研究汉奸与伪政权的要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去否定现有抗战史学研究,也不意味着“翻案”或者“重写”.拓宽史学研究视野以及丰富抗战史学研究内容,或许正是当下最能直接汲取的…P.S.新年第一本书,哎,又添了一岁…
01-0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