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微夫
    当家族成为西方意义上的社团。。。11-01
  • 孔飞刀大叫兽
    家族组织、赋役制度、地方财政03-18
  • 亲爱的欧阳毛毛
    因为记性差,对引经据典的叙述方式并不感冒,印象深刻的还是分析思路和结论部分,以及文后彩蛋(可以读很多遍!)。借用文末的一句评价:社会经济史,文化的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学结构功能主义的有机结合。略有遗憾的是没有横向比较05-07
  • 日格洞人
    很清晰,厘清“家-族”概念与动态关系的好帮手。Michael Szonyi序中对于理论来源的整理也不错。02-21
  • .
    绝对的经典。虽然我不喜欢模型和结构,但是从理想模型到历史过程,这本书确实写的很好,而且很好读。(宋怡明真是一个好学生,不仅翻译了老师的书,还把本书的意义拔高到世界以及其他学科去了。)01-28
  • 韦达柯
    在这部严谨的学术作品前,暴露出了自己的无知。作者所提出的家族组织的架构,以及社会变迁的历史视角令人颇有启发。08-07
  • 2011年八月,福建08-21
  • 木羽
    嗯..怎么说呢..当然是很好的研究可是一点都不好玩07-21
  • 鶴少爺
    四点六七星吧,很扎实,条理很清晰,第一章文献综述可以当做中国宗族入门来读。但是家族和社会变迁关系这一章,就像很多论文一样,前面的功夫做得很好,一到需要分析的时候,一下弱掉了……07-27
  • 优雅骑士
    宗族研究的经典之作!宗族组织的兴起与发展是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变化的产物。传统家庭结构的周期性裂变促使人们寻找更为持久和稳定的协作方式,明清时期宗法伦理的庶民化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以及财产关系的共有化趋向推动了更为稳固的家族组织即宗族的普遍发展。血缘关系是宗族组织的基础,无论是继承式、依附式还是合同式宗族,本质上都是以血缘为纽带。但是这个血缘本身是否虚构是否真实其实并不重要,这也使得宗族组织的构建充满了灵活性。因此,宗族组织并不单纯是家庭的放大版。族产则是宗族组织维系和转变的主要动力。族产的迅速发展和权益分配的股份化使得宗族组织逐渐突破血缘与地缘逐渐演变成为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实体。宗族成员内部的贫富分化和族产股份的分割和转让不仅引起了宗族内部经济关系的变动,而且还导致了宗族组织的改组和变形12-15
  • 南池子
    《从民俗研究历史——我对历史人类学的理解》06-21
  • 风间隼
    将“宗族类型”置换成“家庭和宗族的发育”问题,更为符合宗族发展的实情,继承、依附、合同三种类型归纳得很好,最后一种展开了包容其他社会组织的可能。对宗法伦理庶民化、基层社会自治化和财产关系公有化三个趋势的总结也很有见地。要说缺点,大概是过分夸大了宗法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性。07-12
  • 流惜子
    博士论文要能写成这样,答辩当天晚上猝死我都可以接受06-03
  • 白鹇
    一天读完,酣畅淋漓,感觉当代学者里让我觉得读完还要再做一遍读书笔记的人不多了。04-21
  • 小嘎豆
    讀完了之後更加覺得大多數二代弟子們的研究都在給老師做注而已06-25
  • Sarcophagus
    前半部聚焦类型析分,结构繁而不乱,后半部侧重过程发展,脉络把握精准。王铭铭批评欠缺文化维度可由此后附二弥补,赵世瑜杨念群等批评囿于区位特色则凸显于结论由闽台直扩全国。英译序出色可惜专名屡见不一。附一例示史料开拓,附三等同个人学述,附二统揽全局,值得一读再读。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