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99读书人
    更多媒体推荐:鲍德温不仅是一位历久弥新的作家,他的作品更是如同乔治·奥威尔一样,坚定而直接地向我们传递力量。——《洛杉矶时报》鲍德温动人的句子和冷静语调中有某种狂野,有某种不可思议的东西,就如同亨利·詹姆斯和《圣经》和哈莱姆相遇。——《纽约书评》鲍德温写作的并非是为了说服你。他凭一种超越你的力量写作。——塔那西斯·科茨 ,《在世界与我之间》作者06-26
  • 荷尔德森
    赶紧出他的小说!等不及了!从这本里的两篇文章完完全全感受到了他的魅力。如此清醒又有勇气的人。他在文字中表现出的智慧让我频频想到西蒙娜·薇依,相比他们,我日常思考和问题分析能力简直约等于零。这也正是读他们的必要性。以及,他们的文章读起来都太享受了。灵魂的敲打与按摩。08-16
  • 乞拉朋齐
    道理我都懂,但这么一本书为什么卖58块钱10-08
  • 「2020.27」翻译涩口08-19
  • 俞晓之
    揣了两月,东奔西跑也带着,薄,好读,不沉。喜欢书名,也喜欢内文,干净又热烈。想踏步上去,举一举杯。12-07
  • 朱尔赫斯
    “我并不是想把苦难悲情化——这方面适可而止即可,但不经历磨难的人永远不会成长,不会发现真正的自我。那些每天被迫从残暴的人性之恶中拯救它所试图摧毁的男子气概和身份的人,他们知道不管自己成功与否,都会获得世上任何学校、教会都无法教给他的人生要义。”现在,我们需要鲍德温的清醒和鼓励。07-28
  • WZM
    “我非常关心美国黑人如何在这个国家获得自由,但我同样关心他们的尊严,以及他们灵魂的健康,我坚决反对任何让他们以牙还牙得企图。”翻译一般,定价虚高。11-01
  • 恶鸟
    早课:读完鲍德温《下一次将是烈火》,吴琦翻译,精炼,薄薄一本,那些黑人解放运动中不为所知的暴力事件、信仰危机,看到书中说的,作为一个人,有时也作为一个流动的道德实体存续下去。这在道元的说法里,就是排列吾身,终成尽界。我们只是一个用来延续道德的实体,是一具承载佛性的皮囊,为之前和未来作为一个中继存在,不丧吾,不能齐物。于是我们在此,在圆弧的中心,困在一只世上前所未见的最炫目、珍贵、奇异的水轮中间。而上帝给诺亚以彩虹作为标记,不会再有洪水了,下一次将是烈火!这是书名来源,一首奴隶改写圣经的歌。08-14
  • 索马里
    【我并不是想把苦难悲情化——这方面适可而止即可,但不经历磨难的人永远不会成长,不会发现真正的自我。】 今年最重要的文集之一了。过两天把托尼·莫里森的文章和LARB的长文放上来。06-26
  • 攸川
    鲍德温看到种族歧视也在伤害白人,让美国精神蒙羞,只有解放黑人才能解放白人,角度刁钻。翻译下了功夫,然而不太通顺,完全没有体现出鲍德温的文采。08-11
  • 咸虾叶
    翻译得太差了。从装帧到定价,都极力想迎合话题上的沉重,然而实际体验,却是硬而大的封皮不好翻阅,译制的文字读起来涩口,像一场没有实际行为的行为艺术。08-09
  • 绝版_小伙队
    他的话像刀刻一样有力 扎在软弱的历史上 “也许我们人类所有问题的根源 都在于宁愿牺牲所有的生命之美 而将自己困在图腾 十字架 血祭 教堂 种族 军队 国家里 就是为了否认我们终将死去的事实 这个我们唯一拥有的事实” 07-27
  • Sequin
    以篇幅来说这个定价也太贵了,就两篇鲍德温的原文07-21
  • 儿童食品有益健
    我几乎是在意识到女性的弱势地位时,感同身受到黑人的不幸的。被打压者的痛苦本就相通。【谢谢Bowie的书单】ps,不知道调节标点的中文翻译,宛如毫无逻辑的局外人;而且这个翻译最有毒的一点是,每个句子都翻译得貌似通顺,但连起来却不知所云。失望地扣掉一星01-22
  • 云淡风不清
    这几天的地铁通勤读物~在挤得让人想到“动物凶猛”的六号线上,这把火却把我烧得心里宁静。这绝不只是一本与种族问题有关的历史文本,而是一本写给所有不甘活在一个不平等、不公义、不良善的世界上的人的书,写给过去、今天和未来仍然胸怀理想,心有火焰的人。“人们总是很难依据自己的认知去行动。因为行动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而承担义务就意味着危险。”希望自己,也希望更多人,能把认知化为信念,也变成行动。顺便说一句,很喜欢这个开本的小精装,精致却不致做作,可以一只手握住站着读毫无压力,设计也恰到好处,细节做得用心。07-30
  • 随心所欲
    作品是好作品,因为没法理解当时的黑人情况,看鲍德温的句子有些像是非理性的人身攻击感觉。扣两星给翻译。。这个翻译就和从翻译软件上抄来的一样,毕竟英语和中文逻辑语序不同好吗,好多从句就直接照搬翻译,不再翻回英文去都看不懂什么意思。08-13
  • Berlinka
    加缪之外,詹姆斯·鲍德温在这本随笔集里,用他那布道般如火的慷慨心灵为我们叙述了人之为人最根本的困局。书信是一个恰当的形式,他和白人,和黑人,和弱者,和狂热分子,和一切由于削弱了他人生命力量而自我被阉割的困境中的人对话。随笔写作的背景是20世纪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的时代,但鲍德温出色而挺拔地超越了对单一困局的质问,他从最隐秘的个人经验出发,指向国家,种族,阶级,乃至一切人类自我画地为牢的分层地狱。他用优美的艺术创作进行表白,试图刺穿束缚人类的迷网。在道路的尽头有爱。别人自由了,我们才能自由,这绝非自我殉道,而是一种人类艺术家清醒冷静的道德认知。值得读三遍。07-26
  • 57
    面对一本自己翻译的书,这感受太奇妙了,害怕面对错误,也害怕面对夸奖。因为勇气和荣耀全部属于作者,而译者只不过是他改变最深的那个人罢了。改写一句他在《另一个国家》里的话,他写这本书,正是因为他不害怕,不害怕黑暗的、陌生的、危险的、艰难的和深刻的东西。如果你知道他经历过怎样的人生,主动背负起怎样的包袱,就知道他这种无畏有多宝贵了。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