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言不及我心
    2020-9-11(2020-110) 很有收获的一本薄薄的黑拱门,除第一章读来有些吃力之外,之后几章都渐入佳境,因为是演讲稿,非常易读易懂,作者也引用了很多真实事件。书名精神史没有错却未免有点浅显,对于了解这一时期的读者来讲,每一章都有浅尝辄止之感,不过对我来讲就是深入了解的敲门砖啦。09-23
  • 一桥阿尼玛
    锁国心性是剖析自我与拿来的一大视角,由此,特殊是出于普遍的扭曲,转向是迫于更多的转向。说左的怕是自己没读明白,或是这面镜子映出了自己的立场。12-05
  • 爬行钢炮
    就作者自称的研究命题(“转向学”,国家权力的特质及其如何行使强制力,和个人回应国家暴力时的思想变化)而言,十分散漫地谈论了一些历史,没有形成可靠的结论。但我个人蛮喜欢第八章,共产主义者转向极端国家主义的描述。在极少数反战声音对照之下,不得不打无意义之仗的日本主流实在是可悲的亡命之徒。01-26
  • 鬼腳七
    “史”有点勉强,应该叫《十五年战争期间日本知识分子面面观》。关于“转向”提供了非常多有意思的案例。08-25
  • 螃蟹的肩膀
    不能盲目迷信‘’黑拱门‘’05-17
  • 闷闷
    民众普遍支持大东亚战争,是日本左翼"转向"的重要原因,而民众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又是维新以来自上而下的灌输形成的。不谈影射当下的问题,单说对历史的解读,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视角。10-26
  • 太散了,鹤见俊辅的书都这样吗?09-14
  • 木下天一郎
    一本讲稿,不能苛求论述详尽。鹤见讲了很多极其生动和鲜活的例子,去描述昭和日本通过运用意识形态和政策工具等强制力量迫使个人、团体完成思想“转向”。日本在昭和初年之所以可以迫使知识分子“转向”,前近代残存的文化基因(比如锁国性)或许可以提供一种解释。在历经六七十年的发展以后,日本获得‘ 足以与西方思想体系相较量的文化自信’,把“传统”美化成为绝对的普遍真理,最终陷入战争无法自拔。而知识分子也在这种“普遍真理”的渲染里,放弃了信仰走向拥护暴政,这不是说他们是软弱的,而是一个时代价值、观念与知识信仰的形塑使然,这其中发生了许多的悲剧。阅读此书让我感到“转向”从不只是日本思想文化史的问题,现在中国每天都在上演着各式各样的“转向”。我们能抵抗得了吗?很难说。鹤见的建议是:在日常互动中保持宽容与正直。11-29
  • 与影牵手
    ★★★碎片式的理解。03-06
  • 吴志贞
    略失望,主要内容都浮于表面,摆出现象就匆匆进行后文,以史做为名不太好,总体框架还不错,有些内容的确让人耳目一新11-14
  • Ex
    初看没进入状态,读到“大东亚”和“朝鲜”部分渐觉有趣!鹤见俊辅可真敢写呀!驱散了我脑中的很多迷雾。借自长春市图书馆20200426-042704-27
  • Jerry
    荣格认为,无意识有两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此,他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日本知识分子的集体转向与希特勒纳粹时期德国国民的集体转向何其相似。而这又与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平庸之恶十分相关,两者作为解释体系,回答了许多社会尤其是战争来临之前国民的集体转向问题。因此,汉娜·阿伦特的这句话仍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恶是不曾思考过的东西。思考要达到某一深度,逼近其根源,而涉及恶的瞬间,那里什么也没有,带来思考的挫折,这就是“平庸之恶”。01-12
  • 欢乐分裂
    针对如此宏大的主题,承载体量显然远远不够,难免显得浮光掠影而流于碎片化,也因是讲稿之故而整体结构略松散;然其提出的种种概念其实颇富创见,尤其关于“转向”一说,考察“十五年战争”前后的具体事例,捋出其典型特征,“记述国家权力的特质及其如何行使强制力,个人回应国家暴力时的思想变化。”并指出:“转向本身在本质上是好是坏,不以这种定义来判断。”与其鲜明的反战态度,以及对日本“锁国性”的探究,作者的立场可算相当克制而公允。从国家机器到政治高层直至个人,无论被迫还是自愿,逐步走向超国家主义之路,背后皆有深层而长远的历史文化原因,放置于今日仍让人警醒——“转向”,或许随时都能发生。06-05
  • 悬浮的潜水艇
    比起被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所操弄,还是从生活的常识中获得正直正义的内涵来得更有益处。11-17
  • 成知默
    2019142:1931-1945年15年战争时期的日本精神状况,由鹤见俊辅在麦吉尔大学的讲课实录串联而成,但称之为“史”则稍显牵强,整体结构较为散乱,虽以“转向”作为战时日本总体精神面貌,但无论是历史上的锁国性特征与自卑感如何影响日本文化,还是日本如何从明治维新的自由开放转向战时的极端军国主义与超国家主义,以及知识分子的对抗与转向、普通民众的战时心态等方面的解读都太过浮光掠影,难以成其体系。史料过于粗疏,史论部分又太过泛泛而谈,无甚洞见。将天皇的权威与权力视为由宪法及其他所限定的限制君主的密教体系,以及将天皇视为具有无限的权威与权力的绝对君主的显教体系,两者的对照解读倒是有点意思。11-20
  • 理想国
    【那些值得再版的好书】鹤见俊辅的《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即将上架,老版孔夫子旧书网都卖两三百了,有一家竟然还卖900……再如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最初特价书店都有卖,一二十一本,现在都八九百了……不少绝版书,价格都很高了。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