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蜓飞
    文字之间还是有一股魅力在流转的,但想说的是: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是双向的,只从个体来看,或许也有许多可悲之处。但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民族所犯下的罪行,并非能靠这么些语句能洗淡的。这个民族,在这个时间段之中的一切,都不会因任何东西而变得可怜。05-02
  • 阿猫阿狗
    自说自话,淡淡的忧伤。一头一尾能连上,中间毫无关联也是够奇特的。看这种书真不如好好看一会《幽游白书》。12-20
  • 伤痛文学?绕来绕去散文体?年轻个十年或许还能读进去,现在嘛,眼睛在动,脑子完全不知道看的啥!曾几何时我好像也是这种不知所云,又絮絮叨叨极力想表达的写作方式……10-16
  • 小波
    「东海道」大概是迄今读川端写古典中最真切最动人的一本,比起「花未眠」那本散文收录的诸多对枕草子和源氏物语精准纤细的概括,这本是全身全灵的体悟和思考,朴素却深刻的夫子之道。 08-31
  • 可憐
    不知道第几遍读东海道了。“他想对自己的幻想俯伏跪拜。”04-16
  • 皇北都
    实在是川端康成老师的死忠粉才能读下去的作品。晦涩而晦暗,文字感觉难以下咽如鲠在喉,却意外与老师垂垂老矣的心境相配。感觉又遥远心中又有一些莫名的涌动,好像看到时光流逝却无能为力。12-13
  • 虾米
    《东海道》为古典行旅文学巡礼,其余三篇则是自传体小说,主题是虚无观,背景是川端幼时的个人体验和二战经历。在川端,虚无观有悲哀,但不悲观,更非绝望,反倒是悲观绝望的解毒剂,看淡世事无常,视死生为同一。《故园》中“我”常常梦见祖父去世,固然惊恐悲伤,可醒来时总有一种“净化”的幸福充溢身心——祖父不会再死上一次了。《感伤之塔》说人生浮萍,来去随缘,然“缘”毕竟厚实和加深了个人的时间维度,正是有缘人的生命中也流淌着“我”的时间,才成为“我”活下去的支点。即使仅仅以“一树之荫、一河之流式的一宿一饭之缘”而告终结,也未尝不可。《天授之子》总结道:“我的生活态度是不抵抗,所以没受大伤。形形色色的矛盾在我内心没有激烈的纠缠和斗争,所以一切听其自然而去。”12-01
  • 千夜
    读得时常lost……可能不当做小说来读好一些。01-31
  • 无异议
    《东海道》是川端的夫子自道,将作者对平安以来文学潮流和文人徘客的看法借主人公之口说出。川端对人每自谦记忆不强,但对于日本古典文学精神的领悟实在高明,且化入自己小说不着痕迹,确是非大手笔不能为。《感伤之塔》写川端自己和几位女读者的因缘。川端的性格十分适合当一个「妇女之友」,几十年间对读者耐心的倾听,足见其人之德。《故园》写由领养孩子而追思往事,自己幼年的孤儿氛围和祖父的不幸去世,是小小的童年自传。《天授之子》写自己一家去看望重病中的养女生母,也晕染了战后初期作者心中的悲哀和妻子多次不幸流产带来的哀痛。川端似乎自小对死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又完全不是不在乎生命,而是因为悲哀已极,因为对死亡变得麻木,这种心绪在战后似乎变得愈发强烈,直到三岛事件成为压垮川端的最后一根稻草。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