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光阴只方寸
    女性作家圆桌会之九·Anne Boyer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本书,一切内容在我看来都显得太过私人,个人体验造作到某种程度便可称之为文学,但这么说我一定会被批作漠视痛苦、冷眼旁观的过路人。urgh03-14
  • 西西弗斯的獭
    用细节和感受堆砌起来的对疼痛和疾病的阐释。从开始搜索你被命名的疾病(从此我们在象征自己之前首先象征着一种疾病)再到医疗决策,决定承受随之而来的损伤,为了身体更大的利益去牺牲一部分身体的小利益。但这不过是一种选择,选择从一种死亡的可能性(你被告知死亡概率以及统计数据)跳到另一种持久的疼痛之中(你被剖开,刺穿、注入,承受着术后并发症和副作用,你失去了语言、既往的生活,以及重获爱与艺术和愉悦的可能性)疼痛五花八门,在这种疼痛下,之前的生活将不复存在,除了被消耗,能顾得上的事所剩无几。 这本书也许才是人在承受疾病时的真实样貌,坚强和意志并不是病人应该具有的美德,也并不需要被赞颂。03-12
  • 连木木
    看过《疾病的隐喻》接上这本真的好棒。甚至某种程度上,我更喜欢这本。安妮不仅仅提供了以自身出发的隐喻和事实(这也是比桑塔格更吸引我的地方),也穿插了很多与乳腺癌相关的堪称灾难的社会处境(虽已不陌生但仍触目惊心)。这并不是一个绝对与女性相关的疾病,但是那些无疑更加加诸于女性之上的痛苦命题使得它与女性的命运紧密联结。“我们在群体性健康的虚饰下病着,又在让人揪心的病中世界里安然无恙”,从终极意义上而言每个人都是有病的人,世界也是有病的世界;而在虚伪的粉红丝带的旗帜下,乳腺癌患者们陷入进许多并没有被数据和已知事实体现出来的困境之中。安妮的表达能力让人惊叹,应该会找来原版再沉浸一下。03-17
  • 笔墨痕
    封面作品给这本书加分。作者的语言风格不是直白叙述,而是结合诗歌、散文、哲学等多种形式表达,比较有特色。02-10
  • Vegas.
    写得好好,太真实的描述患癌期间对死亡对资本主义社会对女性主义的思考,而且提到癌症患者一旦服从治疗就开始与社会环境关联,显出病态,这种病态流出又不得不被社会矫正为坚强、勇气和正能量。真实的吐露“我”的痛苦。03-12
  • 404befound
    没有一条通向存活的路径是清晰明了的。02-09
  • 文字如诗,读时需花费一些精力,文字里除了诗意还有对生的渴求和对癌症的愤懑,她极力想活下去,在确诊为最为凶险的一种癌症类型后,她对一切的看法都转变了,身体上的疼痛,什么是疼痛,虚假的治疗方法,陌生人对患者暧昧的眼光,患者间并非互相支持的态度,虚伪的粉丝带运动,以及癌症带来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摧残。我是震惊的,当看见她为患病之人呼喊他们的疲惫和痛苦即使被看见,也永远得不到重视和理解,也是无奈的,看见一个单身母亲在患病和检查期间不得不化妆修饰自己,为了保住一份工作,为了能“正常”生活。以及那些女护工和照顾者们,她们的劳动是否能得到重视?12-30
  • 这你也信我呀
    细腻的文字真实的感受,如哲学如诗歌。人面对疾病时是否被允许有除“乐观”外的第二种情绪?这几天在抖上刷到一位身患癌症的年轻女生抗癌失败去世,她就是一直以微笑面对治疗,当看到她生前微笑打气的视频时浮现出的是同情悲伤等情绪,但读这本书时在想,当病人以消极悲观情绪抵抗疾病时,是否还会获得旁观者的同情鼓励?以及我作为旁观者看到病人时是否将当他们当成了一个载体,将他们视为承载着我微不足道同情和警示自己生活习惯的符号?思考很多,想去读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01-09
  • 荃手
    和疾病的隐喻同一时期开始的 才发现还剩一点没读完 战线太长已经记不太清 但比那本要舒服点01-10
  • 二月二啊
    在疾病、疼痛和无人体会的孤独面前,能保持如此清醒的思考和深刻的洞察,并且还能用兼具诗意美感和理性思辨的文字记录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奇迹。03-07
  • Hobofficial
    虽然腰封上号称这是21世纪的《疾病的隐喻》,却更像哲思散文自传诗歌评论大杂烩,好超前的文字……但归根结底是非常好看的。第二节癌症大楼的诞生和才看过的《癌症楼》不谋而合,感受到了医学的进步和为最大化利益的高速床位流转带来的思考。文中的医学术语如作者所言真的查了PubMed,再加点遥远的联想,病中的呓语,疼痛的描述,好艰深。01-14
  • MO惯用手法
    原本以为是真实冷酷的看病日记,开篇就被作者的文采迷住了。作者很深度挖掘面对癌症时的内心。每一句话都感觉能看到当时确认患有几乎无法治愈的三阴性乳腺癌的作者的挣扎,面临如何活下去的艰难命题。而且作者更深的探讨了“医学造假”“粉丝带的前世今生”“疼痛”…相当全面的科普了乳腺癌的知识。大部分时间我都皱着眉头看完这无比详细的个人治病经历描述。01-18
  • 曾经太年轻
    前面太过于散文,难读。后面好读了些01-15
  • zdkj
    偏重于患者得癌症的心理感受03-13
  • 原来癌症是这样的,原来化疗是这样的,原来有那么多伤痛在当代隐而不见03-16
  • 赫恩曼尼
    诗人的炼字总让人惊叹,而在患病之后的哲思更是击中了我。当身体被癌细胞侵蚀,肉体和疼痛建立起不可割裂的紧密关系,一个不得不提前面对死亡的人被纳入公共医疗的范畴,原本独立自主、可掌控的生活分崩离析,一个人何以维系生存、如何思考、又怎样幸存,这一切都变成了一桩哲学难题。而作者的勇敢、冷静让她能在同病痛、虚弱、疲惫对抗的同时,写出这样坚韧又美丽的文字,真让人佩服。毕竟,写作本身多么耗费力气和精神啊。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