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Cano
    第一部分对于各种心理状态的机械性分析实在有点…不过可能是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不过第二章开始非常有意思,如何将空间不仅理解为一种物质的空间,更理解为一个处理“同时发生”的域。而由此出发揭示出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空间性的,这中间的过程是我觉得本书的精华和最有意思的部分。而第三部分关于自由意志的探讨看得比较潦草,但和第一部分一样涉及到许多同时代的科学发展,但相比第一部分,更接续了哲学史的部分。(btw 对于自我意识的问题可能跟康德真不直接冲突)05-06
  • 里相玉
    指出质量和数量/广延和绵延/时间和空间的混淆,“自由乃是具体自我对于它所做动作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被界说的,恰恰因为我们是乃是自由的。……无论从哪方面要求对自由加以解释,归根结底是提问:‘时间能被空间表示出来吗?’如果你在处理已经过去的时间,我们的回答是不能。自由动作发生于正在进行的时间内,而不发生于已过去的时间内。”这书就像是哲学界的“拉奥孔”05-21
  • 常陆茉子
    翻译比较老了,排版也是早期图书式的。我会更建议读英文版的,实在不行对着GPT翻译着去看。另外是柏格森在很多地方的论证其实不够详实,并且因为科学/心理学的二维影响显得这本书所讨论问题的方式不够严谨(因为今天的科学/心理学已经截然不同),但是驳斥康德时间观很精彩,因为时间是在“三维的物理空间中定义的”,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总是通过一个“外物”来获得理解,因此结合罗萨的主观时间矛盾来看,绵延(内在的真正的时间流)的说法是可取的,甚至只有在直观到这种绵延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时间之于我们是什么,搞懂了这点,它就是《追忆似水年华》的一本哲学导论了。05-15
  • LoveYumi
    尽管按书名是只想讨论意识的直接材料,但是由于缺乏对意识逐层构造的意识,把仅处于所谓的“直接材料”层次的意识等同于真正的“时间”和自我是很不恰当的,顶多说不停地流逝的意识材料这一状态是符合时间性的,但仅有这个意识几乎不成其为意识,柏格森需要依赖一种形而上学的设定以便将这样一种意识流设定为独特的实体:它不能通过客观化测量的方式被研究,它也不同于符合因果律的物体,它是绝对自由的;同时在此可见当时活力论思潮的影响,认为存在着某种深层的意识支撑着可以观察到的表层的意识或自我。柏格森对自由意志的解释我认为不能令人满意,他始终无法说明,甚至没有面对这一问题:为什么自由不能仅仅是一种意识的假象。而只是凭借设定似乎是将一般的观念扭转过来,但怎么保证意识不过是物质运动的随附现象呢?而且他所谓的无法预测未来不是原09-12
  • 未注销
    有点晦涩但是论题很有意思,以后有空再重读应该印象会更深刻,这本断断续续也读了一个月04-19
  • 晴耕雨读
    趁着写论文啃一直想看得书10-16
  • 木荷
    又是物理又是几何数学的,时间和空间混淆的过程。机械论和动力,还有心理学。很薄,可看了好几天,吸收很少,可能很多观点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在谈论“时间”方面,还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更能引起共鸣,放到现在的语境也好理解。也可能是我还不懂柏格森吧,无法进入他的生命哲学。07-10
  • 逃逸线重度依赖
    在我们之内的绵延是什么呢?它是一种性质式的众多体,跟数目没有丝毫相像的地方;它是一种有机体式的演化,而这演化尚未成为一种正在增长中的数量;它是一种纯粹的多样性,其中没有彼此判然有别的性质。简言之,内在绵延的各瞬间并不是外于彼此的。10-08
  • 戒逋
    粗读。通过“绵延”这一概念揭示心理状态的不可分解、不可还原,进而否定了心理学的机械论(心理物理学)解释。疑点在于这种否定能否进一步推导出“自由意志”的存在(自由意志究竟为何物)。02-02
  • Sandy
    这本书中的观点和我自己的有些思考和感悟竟然不谋而合,惊喜之余更多的是系统性的辩证式的厘清很多模糊混乱的事物关系。绵延的陆续出现互相渗透,完全不被意识到的基本自我,不可被清晰界定充分表达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有一个不被外界所知也无需外界所知的独立的意识世界和内心生活,掌握住真正的自我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11-30
  • 烧仓房
    不是一种思想,而只是一种话术罢了。我这水平都能总结出这位带思想家的写作套路:“XX有两种,一种是科学的,理性的;而另一种是绵延的,无限的,纯粹的,不可把握的,这后一种才是真正的XX”找上五六十个词这么一凑就是一本书了。本质上就是一种无聊的话术和造句游戏,除了能造出很多灌水bullshit文字,实在看不出什么思想性。简直是废话文学鼻祖。毫无主旨思想的癔症乱语堆砌完美满足了文青不求甚解的装逼欲望,故意不把话说清楚,本质上是满足某种神秘主义的堆砌浪漫词藻的话术,是畅销书而不是哲学。连“绵延”是什么都不先说清楚,就一直不停地抛出这个看起来很唬人的大词——技能:在使用“绵延”这个词造句的时间里,我柏格森是无敌的。就是没话说硬扯,“如果你懂了,那你就完了”。07-26
  • Ammonoid
    布迪厄在《实践感》中对萨特的批判同样适用于此处的柏格森。柏格森将空间表征和绵延分别视为自我的表层和深层,却在处理前者时把社会化约为语言。这样,不论在时间层面还是自由意志的层面,自我意识的绵延并没有接受社会绵延的考验。当然,反过来布迪厄对生命哲学的重视到底有多少呢?我们不能说惯习就是社会绵延加诸于主体之上的效果,因为布迪厄对因果性的质疑和偶然性的肯定,相比柏格森显得有些含糊。期待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的进一步展开,不过要等明年了。05-22
  • Constantine
    读得非常艰苦,看来我还是没有哲学的脑子。05-17
  • 陈美芳˙Ꙫ˙
    在伯格森看来,实体不是通过脑子的复杂构思所能达到的;在直接的经验里,实体显得是不息的川流,是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只有直觉以及同情的内省才可掌握它。我们的种种概念把实体这不断的川流分裂为许多外于彼此的片段;这些概念在多方面促进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主要有利于种种实践目的。他指出数量上的差异只适用于有大小的东西,只适用于空间;他又指出强度自身完全是质量性的。这个在开展着的众多体就是绵延;绵延是先后无别的陆续出现,是一堆因素的互相渗透,而这些因素是那样地各式各样,以致过去的状态无法重新出现。他指出纯一性的、可被测量的时间是人为的一个概念,这概念的构成乃是由于空间这个观念侵犯到纯绵延的领域里。主张决定论者和反对决定论者都曾事先把绵延跟广度,陆续出现跟同时发生,质量跟数量,混淆在一起。02-22
  • 紫月
    √ 不知道为什么混入了一个奇怪的书目(本来没在阅读路径里的)。总之好像看完了,能用的部分应该没有太漏。感受得出来后来哪些人受了影响的样子。梅洛庞蒂,德勒兹。而萨特对柏格森到底批评了什么... 虽然有些聊法显得很陈旧,但是考虑一下时代局限性,也真是先驱了。第一章没看头,好像看结论就够了。11-12
  • 吾垠
    还做什么社会学,只能最终将时间还原为空间,捕捉理智下社会中的观念与行为,还是要当文学家才能在一刻不停的、活生生的绵延里用直觉贴近自由嘛!10-23
  • abitobssesed
    柏格森创造性意志,与尼采权力意志如出一辙。但写得精神力冲溢。康德认为时间与空间是我们直觉体验中同样重要的形态。但柏格森认为它们根本不同。人类的时间不是均质的,也不是自然科学的时间。对应于时间与空间,人类具有直觉和理智两种认识能力。理智作用于实践,纯粹直观作用于哲学,因此人们更常用理智。用理性来解释生命本质是毫无意义的,无论是机械论还是目的论。生命的运动在于脱离机械原则,向更高的冒险和更自由的形式发展。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