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白模卡
    棒,这种松散形成的温和也让人着迷03-23
  • 小学生任赢赢
    补标。桥,似乎总在巴尔干文化中有着别一样的地位,标志着界限与相连。2019年冬天,从塞尔维亚乌日策到萨拉热窝的大巴,途径德里纳河,特意让司机停了车,看了看帕夏桥。08-27
  • 您老朋友王狗熊
    波斯尼亚三部曲里写的最好看的一部,以桥为核心讲了五百年巴尔干的动荡,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整个作品极其富于诗意。05-19
  • 隐璞
    波斯尼亚的历史太沉重了!一度不想看了!又坚持看完。战争摧毁的不仅是那座屹立了450多年的大桥,还是一个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坚持用劳动创造财富过好幸福生活的小人物的心。09-05
  • MrMs.PL
    翻译有点难受(我的问题07-08
  • 左唯
    一座桥串起数百年的编年史,像在读一千零一夜10-12
  • nowhereman1
    “德里纳河上的桥”见证了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边界上一座小城的百年沧桑,在巴尔干这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火药桶里,就算是如此边远角落里的芸芸众生,他们的生活与命运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历史洪流的裹挟,在大桥无言的注视下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史诗,在塞尔维亚大作家伊沃·安德里奇的笔下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09-04
  • 等待野蛮人
    不知道怎么说,不咸不淡地讲述几百年来的世事,这些故事都围绕着那座帕夏建的大桥。不知道怎么说,所有苦难悲欢都被大桥的雄浑消解了,当大桥被砸了后,小说也就结束了。09-04
  • 骷髅甜心
    发现大多数欧美文学评论(就我接触到的)都会把东南欧忽略掉。当然他们也很有理由,毕竟美国西欧的那些作品质量完全能撑得起他们的研究与批评,又不用等译介。但这终归是个很大的遗憾。现在想想,在欧美批评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东欧作家,应该就是米兰·昆德拉了……也难怪。04-04
  • 下手轻点儿
    刚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只是震惊于作者收放自如的笔力和精巧犀利的角度,此时此刻坐在东关清真大寺外,看着各地的游客拍照留念,小白帽和黑头巾于寺外的凳子上纳凉闲聊,孩子们也各自玩乐,突然明白,那座大桥和它的象征意义是永远不会过时的。08-01
  • 毛线
    整本书薄薄的三百多页,就写了一座边陲小镇里的一座桥,但堪称史诗。从奥斯曼土耳其到奥匈帝国,历经四百多年,桥上的人来来往往,河两岸的人家兴衰更替,唯有这座桥屹立不倒,直至一战的炮火将这座桥拦腰截断,也切断了东西方的联系。而在1918年到现在这一个世纪里,巴尔干的历史又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命运也格外让人唏嘘。简而言之,太牛逼了啊!03-29
  • Darcy
    由一本书去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看的时候反复查了多次地图,最后才在放大多倍后找到这个小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到维舍格勒,看安德里奇的博物馆和涂鸦,在这座大桥附近的店里喝咖啡。07-14
  • 窈窕妃
    非常好的书,看了很想流泪,横贯几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流淌着连绵精密的斑斓织物,那就是芸芸众生平淡又惊奇的生活,大千世界瞬息万变,唯有大桥如同文学艺术般见证永恒。跳河姑娘的故事,赌徒浪子回头的故事,被纨绔践踏取笑的失意人“独眼龙”在大桥上舞蹈“飞翔”的故事,坚强女子罗蒂卡从王熙凤式老板娘走到崩溃的故事……都在超现实的梦幻诗意里不断隐射呼应回旋,直至一曲哀悼逝去时代的挽歌奏响最高音,作者最后几章爆炸式的书写真的太酷了。整本书里接踵登场的人物都让我想起契诃夫的小说,许多景物描写又非常东方,甚至有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清新悠远,大气磅礴。12-13
  • 余小岛
    真史诗巨著。往小了说可以是巴尔干半岛地方编年史,往大了说无疑是人类命运发展史。正如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所说:“以史诗般的气魄从你祖囯的历史中找到了主题并且描绘了人类的命运”。整部小说叙事跨度极大,从十六世纪中叶默罕穆德帕夏,到1914年一战爆发,前后四百年。纷杂世事,喜怒哀乐,兴亡祸福,宛如过眼云烟,唯一屹立不倒的只有这座德里纳河上的大桥,亘古不变,连绵不绝。所以整部小说也没有绝对的人物主角,随着时代变迁,人物不一,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以大桥相连接。这座大桥不仅连通了德里纳河两岸的东西方文化,更是见证了巴尔干半岛四百年的兴亡。本书只写到了一战为止,安德里奇也1975年去世,不知他看到这块土地后来的波黑战争,南斯拉夫解体,以及如今的难民问题,又该作何想了。09-07
  • 书香溢门
    与其说这是一部结构散漫的小说,我更愿意称之为带有历史性纪传性的虚构的长篇散文。围绕着一座古老的石拱大桥从建成到毁坏的过程,展示了夹杂在三个国家之间的饱受战争催残的小城历史,塑造了上百个性格迥异、命运多蹇的小城人物,构成了一部巴尔干地区小城的史诗02-25
  • Berlinka
    “桥”是理解巴尔干文化的秘钥,如何理解巴尔干这块血与泪之地,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可以超越安德里奇了。他的文学是历史,历史也是文学。他的人道主义带有一种经过理性淬炼的激情,帕夏桥横跨着德里纳河的东西,一边是东方,一边是西方,直到界限全都消失,一片混沌,桥也消失,人也消失,只有德里纳河潺潺流淌,巴尔干的眼泪。千百年来陷入宗教漩涡的斯拉夫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只是献祭给上苍的黑羊,他们激情四溢地牺牲,又笑又哭地死去。04-11
  • 郑奉常论隋炀帝
    作者是塞尔维亚文学的代表人物,成就和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是一个级别的。不光是塞尔维亚,俄罗斯、英美、法德等不同阵营的国家一致公认其辉煌的文学成就。放到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和提名作家,都属于第一梯队。10-09
  • 巴伐利亞酒神
    维谢格拉德曾在电影里让德国人的装甲师铩羽而归,而故事却发生在这之前的那四百年,从默罕穆德帕夏的时代一直到1914年的无情炮火。那蛇一样转圈的德里纳河,不仅仅分割了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也成为东方和西方的边界。河流孕育了城邦,那座巍然屹立的十一孔大桥,伴随着维谢格拉德从小村落发展为市镇,从土耳其苏丹直到奥匈帝国时代。只有那大桥,才是一个永恒的旁观者;而城门,是一座不会谢幕的梦剧场,承载着塞尔维亚人、土耳其穆斯林、犹太人、茨冈人的眼泪与乡愁……说不清的悲欢离合,道不尽的人和事,在安德里奇大气恢弘的笔触下,像那海浪退潮后的水草那般,浮浮沉沉。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