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尼米兹的小企业
    实际上松村润、神田信夫两人动笔很少,这本书应该上是冈田英弘的个人著作,代表他自己的非汉中心主义、游牧本位史观,说是明清,其实更应该是元清,和他的另一本书《从蒙古到大清》一样,否认清朝对明朝的继承,强调正统的继承顺序是在元朝和清朝两者之间,全史就更谈不上了,还没国内出版的一些明清简史的内容全面,不过新清史本身的思维影响便来自于他的著作,满洲本位、反汉化论在冈田的书籍里都能找到,日本冈田英弘才是美国新清史学派的源头思想,算是不错的新清史思想著作。至于这书的问题,我倒不像译者说的那样该著作反对中国的领土法理,种花民族论;我对你国土鳖就一直反感,自古以来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论我不感冒,问题最大的是不是把近代民族国家代入古代秦制王朝了来以论代史?元明清三朝算不上民族国家,统治者身份决定不了古代政权属性12-09
  • 风之影
    日本学者关于明清历史的作品,其中大部分只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表述历史过程,对于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也较少,看得出更具普及读物的意味。不过,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对于满洲历史和蒙古历史有着完整的表述,这在之前的很多国内类似作品里倒是比较少见。书中对于明清时期边疆的历史描述比较详细,尤其是对于蒙古西藏以及西北部分的描述,较为全面,给人启发不少。不过少数名族名字难记,更替频繁,还真需要下一番功夫来整理。除此之外,这本书对于具有一定历史基础的人来说,阅读起来毫不费力,通俗直接,可做历史普及读物……02-18
  • 络绎很无聊地
    科普读物有趣好读,翻译好认真,尤其对比刚看完的中国1945。08-27
  • 斌斌
    也只写到嘉庆帝。。。07-10
  • Fenng
    甲骨文丛书里较差的一本。装帧也一般。01-28
  • holly2007
    说理透彻,文风一新,远非国内强不知以为知的学术专书所能比。译注精彩,颇可一观。韩林儿乃张无忌原型吧。继承忽必烈蒙古世界性帝国的机会,永乐帝争取过,葛尔丹争取过,康熙至乾隆争取到东亚半壁江山,最后被俄国人抢走了。06-18
  • fatman
    简史而不是全史。蒙,西藏的部分不错,明清部分比较简单。装帧不错,多加半星。06-07
  • 東寫西讀
    本书与众多同类书籍最大的区别就是,就是将中国观念的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内陆十三省,而是将传统汉民族的统治区域扩充到内亚视角,明清中国治理不仅仅在黄河长江流域,而是整个东北亚、蒙古草原、中亚世界,构成了今天中国的疆域的基础。03-02
  • 落葉知秋可烹茶
    不止是明清史,说到朝鲜 越南 暹罗的时候作者的思路依旧很清楚,500年的东亚史很细致全面,是同类中的翘楚。作者的有个核心是很多国内学者不敢承认或者说是没有感知到的,元明清是一脉相承的,明朝并无汉人皇朝的特征,由此之后对南方的苛责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只是一只不知反抗只知下蛋的母鸡。04-07
  • 韬子@Tower
    几位研究中国史的日本学者,高度概括和精准着力的一部极简中国明清史。没有冗长的叙述,关键词带动的行文风格,寥寥笔墨就大致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脉络。演化到现在变成贬义词的“支那”一词全书均采用这个老旧词汇,但是能过审出版也算是有点意料之外。全书是碎片拼图模式的写作,并没有那种来得端庄堂皇的气势,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梳理得较为规范。尽管观点不能完全苟同,但仍然对三位笔者的写作功力和对浩瀚历史长河中的重点的那种精确把握,肃然起敬。这种极简史的写作对功力要求极高,专业和业余跨界的功力,高下立现。推荐。以上。31/9603-22
  • 万有引力之后
    标题是明清全史,写到嘉庆就结束啦?开玩笑吗?大概作者写这本书也是希望以通俗的方式给日本群众做一些简单科普吧……09-02
  • 鎮長
    書名改成:《東亞視角下的明、清史》可能會更合適?從整個“支那”與周邊鄰國的互動看待這四百年的變遷是不錯的視角,對於被本國觀點局限了的人來說可以有極大的補充。只是可惜篇幅不長,所以很多都只能說個頭,當作啟蒙入門的教材綽綽有餘吧。02-13
  • weictsai
    書評參見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6250908-02
  • 松雨轩
    三点印象:高度概括力,寥寥几笔,轮廓清晰;精准把握清朝的内亚性格,新清史拾其唾余,满蒙藏关系梳理尤为通透,康熙葛尔丹之战很出彩;关注个人意志受时代氛围和历史惯性之牵制,如明太祖屠戮功臣实受新官僚和诸王集团清洗红巾系的驱动,朝鲜李成桂出身辽东女真,努尔哈赤八旗不改明代卫所本色等。07-27
  • 珀斯
    全球史视野看待中国历史在世界史上的变革,发展,演化。日本新京都学派的作品会持续关注。跨文本,多语种,重新看待元清异族政权与内亚文化发展。06-01
  • bookbug
    名为明清全史,其实更像简史。只不过日本学者的视角更加多元化一些,对支那和中华的区别、中日朝关系的演进等有着特别的观点, 尤其是很多地方都点出了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根本其实更多还是政治诉求,比如达赖与班禅的起源明明是格鲁派的政治主张,而非藏传佛教本身的宗教信仰,这一点至今很多人未必了解10-26
  • 木下天一郎
    明清通史中的“便当式”著作,以历代皇帝的统治为主要线索大致梳理了明清四百多年中国由“支那”进而为“中国”的历史,其中于蒙古史和满族史叙述颇详,体现作者们的研究上的成果。末章“紫禁城的黄昏”仿佛恢弘的画卷于末端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在书中作者称中国为“支那”,其实说的还是“中国本部”,不知道为何改称前者,私以为此词容易令中国的一般读者产生情绪波动。05-29
  • 轩羊羊
    略读,都是历史书上耳熟能详的东西,甲骨文引进的日本作品整体水平一般06-02
  • 121kk
    甲骨文应对得起自己的品牌,鲤译丛及最近几本日本人写的书,很无趣·。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