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反馈
书名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作者
彼得·盖伊
格式
EPUB,AZW3,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44752633
出版年
2017-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页数
465
定价
69.00
装帧
精装
标签
历史
艺术
现代
豆瓣评论
西尔_fujimy
我以为的现代主义:主线、人物、主义的发展,文人墨客的琐事以及延伸书里面:他是犹太人很伟大,他不是犹太人,反犹太的垃圾,虽然反犹太是垃圾但是不能否认艺术造诣。美国是乌托邦是理想乡。不配,这本书不配提到王尔德跟波德莱尔我以为会很专业,直到我看到了的熟悉的电影产业,请问现代主义的电影只值得这点篇幅?请问电影的时代化、内心世界的探索呢?07年到现在书籍只到《大独裁者》,俄式的思考被吃了,法国和捷克的新浪潮只能存在批注啧啧啧
01-24
Galois
也许是同时在读Belting,我觉得Gay老这明显是在报菜名凑页数水综述啊...
02-07
戴莫卡
Peter Gay从19世纪40年代早期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捋了一便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福楼拜到贝克特到波普艺术和其他的艺术冒险,在这些岁月里,现代主义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集权政府的恶意抹杀,并一次又一次发现新的大师,运动的中心也从巴黎迁往纽约。但本书的框架很松散,不及John Berger, Will gompertz, Simon Schama这几位英国艺术评论家理论框架的逻辑性强。Peter Gay以大量的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做跌堆,让这本书变成一本无从查询的现代主义词典
03-29
晓林子悦
盖伊是跨界杂食阅读的典范。
08-03
Pakchenko
肤浅,庸俗,狂妄,傲慢,片面,自以为是的弗洛伊德信徒!这么厚一本书只有参考文献和插图勉强能看,要读哪怕是带着明显个人风格和立场的现代艺术论述,我为什么不去看詹明信?和他吵架好歹还有点内容,这种口水大部头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
01-06
零度倾斜
现代主义就是反抗平庸之恶。我站这个队! PS:又是职业病,抓到好多编校错误,一看出版社还是大名鼎鼎的译林……只能说现在出版社真的大不如前了
11-21
alain.proust
现代主义的两个特征——异端的诱惑和内心的挖掘——决定了其必须遭受不断推翻自身的命运,而除了文学、美术、音乐等更注重审美性的艺术之外,建筑作为一种基于实用性的、和社会生产活动强相关的、强势且外显的艺术门类,似乎更为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主义之既破又立,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者的纲领性文件中就发出了这样的宣言:“没有什么比正在搭建的房屋钢结构更美……(其)代表了我们对即将到来的一切充满热情。”不过彼得·盖伊在从宏观的历史维度做这样全景式的复盘,难免会顾此失彼地徘徊于那些藏掖着动人细节的微小褶皱之外不得而入,但矛盾的是,盖伊并非完全放弃这样的尝试,他已经走到类似对波德莱尔诗句中的明喻进行分析的这种地步了,却又见缝插针地塞满无关紧要的边角料,或是做跨步式跳跃略过若干证明,总令我感受到行文节奏上的失衡。
07-09
皮皮虾和米稀稀
资料汇编,没什么发人深省的观点...
08-19
雷诺阿的小玫瑰
盖伊对史料的掌握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对作品的解读还是缺乏新见和洞穿力。毕竟是历史学家而不是专门的艺术或文学学者的缘故吧。他时常提及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视角其实也没有为这部著作提供特别强有力的叙事框架。当然,这书可读性还是很强的,非常涨知识。
05-18
梦魇马戏团
前半本的列举真的无趣。最后一章终于与开头呼应,终于找到了论述脉络:作者所谓的现代主义的发展依仗的是自由、教育促进审美提高、以及经济生活的提升。这其实非常唯物,也难怪有人会觉得这本书浅薄了。结尾提到的三个审美阶层的模糊,大众决定中产审美的事情,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发生呢。
09-08
安提戈涅
唉,请Peter Gay不要再执迷于这种又厚又水的大部头了,对现代主义所谓“全景式的解读”显得如此业余和机械。没有一个灵魂般的核心观念提纲掣领,只是用教科书式的笔法分绘画、文学、建筑、音乐等几方面的现代主义成就,点缀一点陈旧的评断和无聊的八卦。有一些观点甚至是武断和可疑的,比如对现代主义者“自恋式”心理状态的描绘,这并不具有个殊性,也并不能标识出现代主义的特点,从十八世纪的浪漫主义开始,思维向内转的过程已经开始了,重要的是描绘出为什么“向内转”,盖伊始终没有抓住核心的问题:人类认识论与理解论在近代的巨大变化。对中产阶级的辩护倒是一以贯之的,《感官的教育》里他试图通过揭露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性爱日记来推翻人们对于中产阶级性压抑的传统认识,本书中则暗戳戳地表示,攻击中产阶级的福楼拜等人是在胡扯。
02-23
Peter Cat
说现代主义有两个首都:巴黎和维也纳,确实是不为过的。但对于我这个巴黎视角读者,本书作者日耳曼母语的背景是否有偏颇暂且不论,但巴黎部分多少是失之疏略。不过对于大陆,可能正好弥补了大家了解相对少的维也纳部分。作为概论,本书能把各类艺术都汇集在内,还是很了不起。
11-08
⠀
今天的革命者就是明天的经典大师
05-01
独自退场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些浪费这么好的装帧和纸张。盖伊以最不现代主义的方式撰写了一部现代主义史,他一个旁观者,确切地说是一个历史学家,一个回溯者。问题是,那个被称之为现代主义的东西已经彻底沦为历史了吗?以至于在历史学的全景式论述中,除了一堆大多已经知悉的素材和故事的集合,再也说不出哪怕一点新的东西?但又不能说他没有任何偏见而只是基础的展示,比如对犹太人的(过度?)关注,又比如宣称现代主义仰赖的不是哲学而是心理学,从而得以将弗洛伊德视作现代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基石。将对内心的关注列为现代主义的特质之一也不是不行,但很容易狭隘化。异端则被视为另一特质,因为他不区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当然也有足够的理由,但不区分最大的问题是导致最后宣布现代主义已死,现代主义只是一个时期,当然会过去,但先锋和反叛却不会。
01-09
宫默默
打分过高,没什么意思。列了点名字,说了点八卦。再补充点,这么本书,给人的启发,还不如苏桑 桑塔格在《论摄影》中的一句话:真正的现代主义并非严厉,而是一种充满垃圾的丰盛。
08-0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