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narumi
    我总是在模拟自己变老之后的状态。10-07
  • 雪落梅森
    61岁的巴恩斯“絮絮叨叨”地讲述他的家族史,其中夹杂着对“死亡”这一终极问题的碎片化、哲理性的思考。比起被阅读,对巴恩斯来说,这本书的意义更在于让他以“书写死亡”的方式完成“凝视墓穴”的仪式。尽管这种自我表达有时候因为“过载”而显得有些乏味琐碎,但还是很感谢巴恩斯先生能够以诚实的态度、幽默的笔调和古怪的联想向我们分享他和他的家人的故事。05-28
  • lmocha
    终于在五月的最后一天看完05-31
  • 茸茸
    我们只用生命的一半来观察别人和自己,而生命的另外一半被别人观察12-26
  • 袁小圆
    怕死吗?哎,没什么好怕的。01-28
  • 绝望的麦子
    一本对死亡的坦白书,并非形而上的哲思,而像在死亡边缘的上空滑翔,是在家族故事、名人轶事和虚构思索对死亡进行细细地打量,时不时穿插着冷峻的幽默。02-06
  • 囚鸟
    我着迷于巴恩斯着迷于死亡的样子02-19
  • 黎戈
    关于死亡的各种思考。07-08
  • 巍巍北洋
    好像只有古人的小八卦有点看头03-20
  • 译林出版社
    #巴恩斯# “我哥哥质疑记忆的根本真实性,而我质疑我们渲染记忆的方式。”01-17
  • 恶鸟
    书做的漂亮,阅读起来也很流畅,有点自传色彩06-27
  • malingcat
    非虚构作品,不是自传,亦非小说,哲思与描写,佚事与名言,典雅和幽默,家族史和个人史,全都混在一处。本书的主题是“死亡”——嘴上说着“没什么可怕的”,实则“怕得要死”。巴恩斯在十三四岁时有了死亡意识,但我猜,他真正像左拉那样听到“死亡闹铃”,应该是面对父母的衰老和死亡。60岁的他试图通过本书,缓解面对死亡的焦虑症,所以他侃侃而谈宗教、上帝、时间、自我与记忆。最后也没有什么新鲜的,小说家能运用的唯有文字,用文字证明“我也曾来过这里”。在本书里,再次邂逅“萨马拉约会”,这个古老的死神故事,曾让我非常释然。令我震动的是漫长的衰老过程,作者说:“我害怕像耄耋老人萨默塞特毛姆一样,在沙发后面把裤子一脱,将大便拉在地毯上。”老实说,谁不怕呢?在这个意义上,猝死也不错,老人应该有权决定自己的终结时间。11-29
  • 丛林宜歌
    进入老年的作家对于死亡的思考。凝视坟墓之作。 因为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才有了宗教和艺术,但两者能带来的慰藉也终究有限。人人都知道人类生命终将结束,就像太阳终有一日将煮沸海洋,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也会灰飞烟灭,但落到自己头上从来不会轻易。巴恩斯探寻了自己血亲们对于死亡的态度,遍访喜欢的作家艺术家们的墓地,把他们此生的最后一刻拿出来反复观看,细细检视,包括勒纳尔、龚古尔兄弟、毛姆、歌德、左拉、蒙田、司汤达、屠格涅夫、斯特拉文斯基,当然也少不了他此前作品中关注的那些人:福楼拜(《福楼拜的鹦鹉》)、肖斯塔科维奇(《时间的噪音》)、西贝柳斯(《柠檬桌子》)。可是,不到最后,谁又能说自己真正弄懂了死这件事?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