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拯救与逍遥
举报
书名
拯救与逍遥
作者
刘小枫
格式
EPUB,AZW3,MOBI
评分
8.7
ISBN书号
9787561786161
出版年
2011-9-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479
定价
58.0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思想
豆瓣评论
梵高公子
买回来想写比较诗学论文的,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决定还是默默退散了吧....sigh....圣诞公公请给我一个论文题目吧
12-24
boier
是否只有蒙拯救这一条路才是避免荒谬存在的唯一选择?
09-14
Octopus
现在看来也写得很好啊。据说1988年版有出现过“中止中华文化”这样的激烈主张,这版已经没有了……
11-20
МэрöЯänß
#无关内容# 这个版本的封面材质跟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卷)拆了封套之后一模一样,神奇高端洋气的墨绿色缎面啊!甚至内页也能联想到,每每翻开都觉得压力山大……你们能不能不要这么像!!
01-29
之然
刘小枫一家之言,受益匪浅。越往后越难读,前边东西文明比较还能依据常识来比附,但最后批判萨特虚无主义,就只能半信半疑了。
04-04
辽北大地范德彪
刘小枫这本书真的像刘再复所说的:让人着迷。他对西方思想下的功夫超过了当代诸多学人,虽然邓晓芒比他扎实,但没有他有灵性,谈哲学显得“讷”一些,小枫这本书有些当年李泽厚先生那些书的感觉:让人放不下手。
08-19
ОИЯИ
我坦然,我读不懂······
12-18
royalwyx
对小枫老师信教还是感到很开心。虽然还是哲学化,不易读懂,但字里行间信的润泽还是感动了我。//还是对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那里有感触。
10-23
蓝道_RANDALL
八九十年代的工科生读了此书,会下跪吧
01-12
苍穹之泪
本书最精彩的,无疑是书名,点明了中西精神冲突内核。书中金句太多,不得不感叹刘小枫实在才华横溢,尤其是他对儒家避谈人世无辜悲苦与 “根本欠缺”的诛心质问、对儒道出世入世两个“大秘密”的犀利讽刺、对道家因畏惧世间之恶而沉醉于审美假象的“技艺”的敏锐揭示、以及对禅宗混淆真伪善恶“难得糊涂”的严厉痛斥。而对他追寻的绝对价值和“挚爱”,我心向往之,又心存怀疑。书中言之凿凿,但语焉不详、自含悖论的地方也太多。我对“据说”超越自然、历史和理性的福音启示依然不太理解。我认为,问题在于,逍遥的最差情形固然是无情,而拯救的最差情形却是奴役,拯救真比逍遥更好/更少恶?至于本书对鲁迅的评价,据说后来刘小枫自己走上了一条更烂的路……看来走出一条新路,还需要更多想象力。更喜欢《走向十字架的真》。
10-22
若沫潺湲
此书颇具启发性,刘小枫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出发论述东西方思想价值判断的冲突和取舍。其整体论述具其自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但我认为最出彩也是最让我引发共鸣的一章还是绪论《诗人自杀的意义》,它是整本书的线索,是其精神主旨的揭示。它直言了如是的困境:“为了信念而活的诗人终于自杀了,虚无主义已侵入诗人的骨髓,所有传统的价值信念都进入了末日审判时代”。但同时这本书固也有不足,整本书宛若一部大型阅读理解,部分观念主观性过强。且《天问》一章的旁征博引让我觉得略显臃肿,大可精简一些。故我们大可以批判的观念去审视这本书,毕竟著书本就是作者抒发主观看法的方式,但书中提出的严峻的冲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诚是需我们不得不进行颇为沉重的思索:面对人生与生俱来的欠然应如何找寻绝对的精神?故何处为完满,何处为终结,何处为救赎?
05-20
陈毓秀
你觉得还能指望什么呢?
04-21
南渡
4.6 此书厚重而不艰涩,虽多有绕语,但不乏柔动与深刻的命运发问。书中所提文诗哲皆有所涉猎,儒释道耶的浸入,虚无主义的缠绕,信仰依托地悲剧呼告,都曾是我自身命运的挣扎与思渡。年轻时期的刘偏向于西方基督神学的拯救,文字不免情感化,属于非理性哲学的流溢。轻视了中国的古老文明的涵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韧性,读过德国古典哲学回过头来,此书学术价值较低。
11-26
风后
果然改动好大。。。要通过分析两个版本之间的不同来了解刘小枫的转向,工作量很大的。。
08-17
濒危嗜睡症患者
长话短说:1.很不忍打三颗星,但四星的定义是推荐,自己读完并不觉得是必读书。2.读书量惊人(尤其是本书初版于80年代),文笔非一般地好(很想拜读刘老师高考作文),但也极其啰嗦(修订本前言略矫情)。3.读每一页都惊叹于作者的学识,可谓学贯中西。作者对当代精英学生的吸引力远超刘军宁,非常容易理解。4.可惜无数涓涓细流最后未能汇成一条壮观的大河,因为缺乏整体论证框架,最后成为单独看很有价值的无数读书笔记。5.两面作战,左反倡导儒家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右反西方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心仪有道德谱系、超越精神和绝对价值的基督教。好奇作者现在怎么看基督教。6.但无论具体观点有无变化,我的感觉,刘老师这么多年的学术追求其实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对肤浅、庸俗和主流的不屑。别人津津乐道者,刘必唾弃之。
02-0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