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Toby Wilson
    一部社会主义实践史,从美学进入对文化革命的探讨10-29
  • 印斯茅斯渔夫
    朱羽老师对于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话语的细致梳理令人印象深刻。只不过对于文艺实践的讨论太过外在化了一些,比如对于新相声的讨论完全建立于文字层面,而未过多涉及更为重要的表演与互动环节。“革命的分心”机制的提出则意味着另一种解释路径的产生。11-12
  • LarryWho
    大概是对我即将结束的研究生这三年里帮助最大的一本书04-13
  • 索幻
    终于拜读完,阅读跨度确实长,收获也颇多。说起来豆瓣除了认识的人关注的最早便是“驴之羽”,也是偶然中的必然吧。首先是相互嵌套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突破口)的启发:“自然”的多重面向关联着社会主义实践如何将不稳定的“自发”自然赋予自觉的“常态”,“第二自然”的可能与不可能性,是否存在一种突破静观的说服—教导机制的“感性政治”?无法终结的“剩余”与瞬间的常态能否稳定?其次是催生了我初步的想法:作为经验的历史是否自然,在80年代点的转折中前三十年的“自然”发生了什么演变,又分享了何种共通的运作逻辑?全新的“治理”在当下如何可能,确实引人深思。后记仿佛目击朱羽老师在求学路上和一群大佬成长的图景,确实十年一剑啊。05-05
  • Monster
    很惭愧,或许是个人知识储备不足的原因,读起来感到有些不顺畅。不过方法论对我有很大启发。02-03
  • 在三个维度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发展主义的综合视域中,去考察“自然”的多重领域,表象,人的“内在自然”,以及作为日常化生活化的第二自然。理论厚实,分析精彩,文字稍精炼些会更好05-12
  • 蘆荻
    必須滿分,滿分,滿分!11-20
  • 远树
    导论雄心勃勃,收获也颇丰;之后的具体分析反而较为生硬,最后也没正面回答“前后两个三十年的‘断裂’与‘连续’的问题”。不过作为博论,真的算了不起,对自己的提醒也很深刻:要啃硬骨头,触碰大问题09-27
  • 紫曦
    虽然使用理论的方式(理论与文本材料、政治话语之间的连接)还有生硬和过度的地方,或者说几套术语关系在使用中需要再考量,但不得不说这种研究方式很值得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研究参照的标准,没有这个思考深度别来谈。12-24
  • 哭之笑之
    【藏书阁打卡】由“自然”切入社会主义,典型的西方问题迁移为本土问题。这种迁移当然是可行的,因为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西方化,但是不能简单地迁移,因为中国的现代化具体进程无疑是复杂的。朱羽显然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指出西方自然观(辩证唯物论、自然经济、西方批判理论)对“自然”意义的影响,一方面说明“自然”语词本身(自然而然)携带的本土意义影响,严格地基于本土事件(国画改造、《山乡巨变》、《朝阳沟》、美学讨论、大跃进、社会主义喜剧)的分析,还原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发展主义的复杂三元框架下的自然议题(“自然”表象、内在自然与第二自然)。相比于皮埃尔阿多《伊西斯的面纱》从赫拉克利特写到海德格尔,朱羽只把范围限制在中国1950-1960,无疑也是明智之举,展示了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论文)的思路。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