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本阿弥·光悦
    无边苦难,灵魂震颤. 依旧是擅长的犯罪心理,宗教赎罪,人性辩论,加入了尼采的超人学说和拿破仑特殊影响,结尾升华,宗教战胜罪恶,生活战胜理论,基本一直保持着主题,即这是不是罪?谁来惩罚?01-09
  • 南木
    很欣赏托和陀的人道怜悯心,上帝没有救俄国,马克思主义没有救苏联,现在呢?不晓得。11-20
  • 一颉
    仿佛一眼瞥见了俄罗斯那广袤无垠的大山大川。虱子与英雄,罪与罚,爱与皈依,权力的僭越。08-09
  • 青衫烈酒少年郎
    心理描写惊为天人,不过作为小说来看大段的对话和心理刻画还是显得过于繁琐。也许是翻译的原因,总觉得读起来很累。01-22
  • 泛舟夜闻
    俄罗斯人的名字看得我那叫一个头疼啊~~~08-23
  • 乎言懒语
    我知道你的伟大,只是用错方法,我愿陪你一世,共度劳役之苦,不辜负。我明明很想不一样,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头破血流,却安然如故。04-04
  • 信心不逆熊先生
    「一月第2-3周打卡书」小说结尾是这么写的:“可是一个新的故事,一个人逐渐再生的故事,一个他逐渐洗心革面、逐渐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一个熟悉新的、直到如今根本还没有人知道的现实的故事正在开始。”大学生主人公因为杀人而服役时,他开始接受了基督教,他突然意识到在这个貌似世界末日的地方,上帝好像突然显现了,不是通过某个理论或者奇迹,而是通过索尼雅的爱情,那平凡而伟大的柔情。他忽然意识到“难道现在她的信仰不能成为我的信仰吗?”。于是,“生活代替了理论”,他重生了,他们的脸上“已经闪烁着心的未来和充满再生和开始新生活的希望的曙光”。01-26
  • Juneau
    弱化。这种长度,甚至这种写法,都无法使每一个句子在它自己的位置上,也因此,我常常是在看“故事”。03-24
  • Kan
    这一遍太过注意情节了,日后二刷再补感想,没有出路的人才能深刻地体会到陀氏的精髓。01-11
  • [已注销]
    所以说不能没事老躺着想东西,想着想着就魔怔了。12-25
  • 一粒麦子
    搞不懂好在哪里。像戏剧多过像小说。书里个个感情激烈,言行夸张。次要人物都没什么立体感。很多人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底层人的描画真实细腻,我却觉得他们在书里像身不由己的演员,作者真的深刻了解、理解他们?《罪与罚》像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独白,记录他汹涌澎湃的内心世界。08-30
  • 萨拉热窝的兔
    每个人都是拉斯科尼尔科夫,拉斯科尼尔科夫是每个人,每个人都有罪。01-28
  • 水寞花仙
    “难道现在她的信仰不能成为我的信仰吗?”我猜到他那無神論的超前讓他在監獄裏備受歧視,猜到了自首后繼續他那陰鬱多思多慮的性格給他的孤獨,也猜到了他執拗的哲學觀在向自我贖罪自我解脫這條路上的阻礙,但我沒猜到陀氏給他安排的出路竟然是愛情。愛情竟然能有改宗換教的特異功能嗎?還有一點我於是明白了那些看不上拉斯柯爾尼科夫的想必是沒把書看完,如果看完就不難理解這個曾經像佐助一樣曾誤入歧途但其實是個善良暖男的本質了,也就明白他所說殺人根本不是罪,古今偉人都是原始積累的殺人犯了。要錯就錯在他消滅貧困造福人類的方法有些欠考慮。陀氏的心理學小說特點在這本書里登峰造極,就連淫棍斯維德里蓋洛芙和狡猾的偵查員波尔菲利都變得那麼可親可敬了。遺憾的是,女性全是阿廖沙附體,沒有一個是很壞的,這一點稍微扁平一些。04-07
  • 托马斯杨
    早在加缪、萨特之前,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已经在讨论“存在主义”了,作为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全方位讨论了个体存在与世界规则之间的关系。老陀通过写实的手法,设置了一个大场景,浓墨重彩描述了一个陋室落魄青年做了一件极端事件之后对自己、对朋友家人、对社会的心理变化与煎熬,其中很诡异陆离的point在于主人公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权力”的臆想:“自己到底是虱子还是人?那么,好吧,我是不是应该去杀个人去证明?”我觉得这就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开端,以及无疑这是我读过的最深刻的心理描写著作了。但有一点,只指出来,不做评论:基督教文化背景的著作,作者往往以宗教归宿做为最后的结尾,《罪与罚》就是其中一个,而且这种著作还挺多的。03-30
  • 臧舟壑
    借黑泽明的话来说,现在的青年想干编剧搞写作的,真该好好涉猎一下俄罗斯文学。然后回头再看看自己写的东西,基本都可以扔垃圾箱了。老陀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搬到现代荧幕也毫不过时,尤其是斯维德里盖洛夫这个人物,几乎有后现代的身影05-20